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Zara時隔十年試水美妝市場 快時尚巨頭遇寒冬

新京報訊(記者 張澤炎)12月12日,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母公司Inditex SA公布了2018年前三季度初步業績數據。由於2018年前九個月該集團銷售額增長持續放緩至3%,財報公布後,Inditex股價應聲大跌4.4%。

值得注意的是,12月5日,Inditex旗下的主力品牌Zara發布首個唇膏系列Zara Ultimatte,這是自該品牌2007年推出雙色眼影盤後正式進軍美妝市場。目前,該系列僅在社交媒體平台、手機APP和官網上發售,中國市場尚未上市。

時隔十年後,以“快”著稱的Zara才慢慢試水美妝市場,一舉一動似乎都在暗示著快時尚行業的趨勢變化。

銷售增長乏力,過冬的Inditex能否回春

雙十二當天,Inditex發布了其截至10月31日的2018年前三季度初步業績數據。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該集團銷售額為184億歐元,同比增長3%,與2018年上半年3%的增速基本持平,與去年同期錄得的10%增長速度差距較大。

此外,報告期內Inditex淨利潤為24億歐元,同比增長4%,去年同期為6%。可見,近兩年Inditex集團的業務增長放緩趨勢較為明顯。目前,Inditex在全球擁有7422家門市,與上個季度相比減少了34家。

公開資料顯示,Inditex成立於1975年,主要經營業務為服裝、鞋帽、眼鏡、香水、飾品等產品的設計、生產及銷售。該集團旗下擁有快消品牌Zara、Bershka、Pull&Bear、Massimo Dutti、Stradivarius、Oysho、Uterque及Zara HOME等八大品牌。憑借Zara的風靡流行與全球擴張,Inditex逐漸超越H&M、GAP等時裝零售巨頭,成為世界最大的時裝集團公司。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Inditex集團位列第408位。值得一提的是,該集團的創始人Amancio Ortega曾在2016年擊敗了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

Zara是Inditex的第一個品牌。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Zara仍是Inditex銷售增長的領頭羊,佔總收入比例超過三分之二。截至目前,Zara已經在美國開設了100家店鋪,在紐約開設了第十二家店鋪。此外,Zara還在中國、比利時、巴黎、捷克、法國、日本等地不斷擴張。

不過,Zara的業績也在放緩。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在報告期內,Zara的銷售額為79.1億歐元,同比增長2.2%,而去年同期為11%。

報告期內銷售額增速的放緩,RBC歐洲公司分析師Richard Chamberlain分析與今年全球冬季氣象過於溫暖有關。不過,Inditex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Pablo Isla表示,儘管銷售環境複雜多變,但Inditex憑借自身豐富的品牌矩陣和商業模式還是得以繼續增長。

此前法國興業銀行的分析師Anne Critchlow曾表示,若Inditex想要實現年增長目標,就應該在聖誕節推出更多的促銷活動。對此,Pablo Isla表示,為了維持盈利能力的增長,Inditex旗下品牌將會進一步削減促銷力度。受此影響,集團下半年預期銷售增幅約為3%,不及市場預期。

彭博社報導稱Inditex堅持不減價是導致其前三季度收入增幅減緩的重要原因。而路透社則更為尖銳地表示,目前全球服裝零售市場面臨重大的結構性挑戰,Inditex集團已經不能穩坐市場最佳的寶座,其近7500家的門市已經成為了該公司增長的龐大包袱。

Inditex並不顯著的增長速度也令投資者們大為失望。在財報發布後,該公司股價應聲下跌4.4%。業內人士表示,Inditex公司收入增長可能會在2018年創下四年以來的新低,不過明年Inditex的收入增長可能會回到兩位數。

經營陷被動局面 快時尚巨頭們日子“難挨”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從2016年起,Inditex的經營情況就陷入了較為被動的局面,毛利率連續四年出現下降。目前,Inditex的毛利潤率已經從2013年巔峰時期的59.8%降至目前的58%。2018年第一財季,Inditex集團收入增幅從去年同期的14%斷崖式下降至2%。Pablo Isla坦言,受匯率波動、實體零售門市租金不斷上漲的影響,集團的盈利能力正在受到打擊。

快時尚目前普遍“過冬”。不僅僅是Inditex,瑞典快時尚巨頭H&M在2018上半年財報中顯示,截至2018年5月31日的前6個月內,H&M淨利潤大跌33%至72.7億瑞典克朗,大約8億美元;銷售額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錄得1140.1億瑞典克朗,大約126億美元。

此外,New Look計劃退出中國市場、Forever 21在11月初關閉了3家法國門市,並稱有計劃於明年1月全面退出法國、Topshop母公司Arcadia決定關閉其在英國500家店中三分之一業績不佳的店面等,預示著快時尚巨頭們的寒冬。

Zara推出唇膏系列 美妝市場已成“新風口”

對於Inditex集團來說,目前急需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而業績貢獻量最大的Zara也成為新布局的主要陣地。

12月5日,Zara有了大動作,發布了首個唇膏系列Zara Ultimatte,這是該品牌自2007年推出雙色眼影之後正式進入美妝市場。

該唇膏系列由曾與Dior、Armani等奢侈品牌合作並創立個人品牌的英國化妝師Pat McGrath主導設計,包括12種顏色的唇膏、8種液體啞光唇膏、3種紅色套裝和限量版套裝,價格從7.95歐元到19.95歐元不等。目前,該系列僅在社交媒體平台、手機APP和官網上發售,中國市場還未上市。

實際上,Zara早就開始試水其他領域。2016年,Zara旗下家居子品牌Zara Home曾推出香水系列,價格基本在20歐元左右。而Inditex旗下的其他產品實際上早就開始試水化妝品生意。其中,Stradivarius旗下設有專門彩妝線;Bershka在去年上半年也推出了美妝系列Beauty by Bershka,包含了彩妝、護膚及身體護理等100多種產品。

美妝市場已經成為了“新風口”,無論是高端奢侈品牌、明星網紅,還是大白兔等食品品牌,均對美妝市場摩拳擦掌。據普華永道4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美妝行業銷售額規模已經達到4120億歐元。2012年至2017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3.9%。同時,普華永道在報告中預測,全球美妝行業在未來還將進一步增長,未來年複合增長率將達5%,到2021年時,年銷售額規模將超過5000億歐元。

此外,市場研究機構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服飾和鞋履市場同比增長4%至1.7兆美元。對比可知,美妝市場增速已經超過了服飾市場。

業內人士:Zara推出彩妝意在製造新鮮感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美妝市場看起來“可口”,但想要分一杯羹其實並不容易。從目前Zara美妝的定價上看,該品牌走的是平價化妝品路線。但實際上,平價化妝品並非無往不利。以美國美妝品牌e.l.f來說,該品牌第三季度銷售大幅下滑11%,品牌對此解釋稱主要受折扣管道收入減少影響;今年前三季度,e.l.f.銷售額同比增加60萬美元至1.889億美元,淨利潤則減少至2240萬美元。

從某種程度來講,素以“快時尚”著稱的Zara,在供應鏈、銷售管道上並不佔有優勢。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Zara幾乎隻分布在一二線等城市,這些市場的消費者對於高端美妝的接受度非常高。與在美妝界大獲成功的Kylie Cosmetics相比,Zara的“快時尚”並沒有多大優勢——網紅經濟的發展使得“快”起來的美妝生產商也開始增多,從產品設計到生產,最多可以不超過一周時間。因此,如果沒有特別的噱頭,或者說名人帶貨的刺激效應,那麽Zara美妝的路並不好走。尤其是現在,口紅等化妝品已經被賦予太多的社會意義,消費者更傾向於多掏點錢購買大牌口紅,而不是平價化妝品。

不過,針對Zara此舉,該業內人士表示,Zara推出美妝無論是在產品種類還是宣傳力度上,看起來並不積極。原因可能在於Zara知道自己在美妝業務上並不佔優勢,實際上沒有打算令彩妝成為現階段的止痛藥。現在看來,Zara推出彩妝的真正目的在於製造品牌新鮮感,而不是指望美妝業務賺錢。

新京報記者 張澤炎 編輯 梁緣 校對 李立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