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請告訴我:12年了,為何楊永信依舊陰魂不散?

最近有一個人回到了公眾的視野,他叫楊永信。

2006年,楊永信創辦了臨沂網戒中心,採用極端非人道的電擊手段“治療”網癮少年,採用近似於洗腦的管理方式“教育”被父母送進來的青少年。

2009年,央視記者柴靜對網監中心進行探訪,推出《網癮之戒》新聞專題,當時並未引起過大關注。

2016年,由於網絡上對其事件的廣泛傳播,公眾開始關注這個人,把他和他的網戒中心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一時間,網絡上罵聲一片,迫於輿論,臨沂網戒中心暫停收人和電擊治療。

一段時間後,楊永信在公眾視野中淡了出去。直到前一段時間,一段臨沂第四人民醫院十三號治療室裡傳來陣陣慘叫聲的影片被曝光,人們才意識到,楊永信的惡行從未停止過。

12年,一直有家長把孩子推向深淵

都說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但從2006年到2018年,整整12年來,楊永信的網戒中心從未停止運轉,反而生命已愈發頑強,不得不叫人倒吸一口涼氣。

一個巴掌拍不響,楊永信的強大不僅僅來自於他的錢和權,更來自於無數家長的簇擁與支持——他們就像楊永信的信徒,堅持維護著能“拯救”他們孩子的唯一的光。

這些家長明知道著網戒中心一切的所作所為,卻趨之若鶩地把自己的孩子推向這絕望的深淵。更有甚者,有些家長會主動提出給自己的孩子進行電擊治療。

若問起這份殘忍的緣由,家長們的回答大概會異口同聲:都是為了孩子好。

為了孩子的什麽好呢?被送到網戒中心的理由遠遠不僅限於網癮,叛逆、自卑自閉、晚婚、同性戀,甚至是高考填報志願時違背父母的意願,都是被送進網戒中心的理由。

說來說去,最根本的理由只有一個:我的孩子不聽我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天下更多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他們不會因為和孩子有仇才親手把孩子送到網戒中心遭受酷刑。

但這份愛是錯誤的。

父母期望孩子成為更好的人,但在他們眼中,自己認同的是唯一的好。

頑固和無知讓他們的愛讓他們將孩子的主觀意願視為叛逆視為墮落,然後以為孩子好的名義將他們推向惡魔。

如果問起家長他們也很無奈:我按照我的準則生活了幾十年了,我不認為我的想法有什麽錯的,我的孩子的行為卻無時無刻不在挑戰我的想法,一定是他們錯了。

錯了,就要改;要改,就要懲罰。

更可怕的是,那些從網戒中心出來的孩子,還是當初的他們嗎?

他們的主觀意志被痛苦和絕望抹除了,他們的大腦被灌進了家長們期待中的觀念。於是他們像流水線上的產品一樣“出廠”了,幾十年後,他們也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回這座工廠。

於是社會的對“好”的定義向唯一的標準固化著,當上一代試圖對下一代同化著,成了網戒中心這樣的機構的養料,卻成了社會思想進步的枷鎖。

家長不去思考對於孩子而言什麽是好的,什麽是壞的,判斷力低劣到把楊永信這樣的魔鬼奉為神明。他們只會把自己所習慣的準則奉為絕對正確,去捆綁自己的下一代,甚至在把這種思維的禁錮傳承給下一代。

我們不得不捫心自問:這個社會的思辨氛圍怎麽了?

泛娛樂化時代,思辨氛圍逐漸退化

不僅僅是那一些家長,這個社會確實面臨著思辨的嚴重缺失。

2014年,以辯論為主要形式的網絡綜藝《奇葩說》誕生了。

一眾辯手湧入這檔節目,試圖將辯論中的思辨以更輕鬆的形式帶給觀眾。

但娛樂節目無法逃脫閱聽人喜好的限制。

很少有人喜歡看周玄毅那樣充滿哲學和邏輯的思考,反而大家愛看的是肖曉一樣用表演來嘩眾取寵的姿態。

選手們也學聰明了,探討真理永遠不如迎合觀眾。於是他們放棄了認真的思考,反而讓每一次發言像極了各種行銷號的推文。

從第一季到第五季,《奇葩說》愈發地在向情緒化和表演化演變的趨勢中淪陷了。

《奇葩說》用這種手段留住了觀眾,但這不是辯論啊

辯論的核心是思辨,是從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是在邏輯的推導中看清現象後的本質,是用理性揭示這個大千世界。

辯論這種形式在綜藝性中淪陷了,當選手們打著辯手的名義做著演員的工作,這檔節目中所謂的“辯論”早已有名無實了。

辯手們心裡的那份信念,永遠無法傳遞到大眾的心裡:

為遠離無知與麻木,為免於恐懼與匱乏,為自由,及平等。

資訊時代,思想從未真正多元

21世紀,互聯網將人們從以往獲取資訊的途徑單一而重複的生活中解放了出來,社會理應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可惜多元的只是形式,思想卻始終單一。

楊永信死灰複燃的背後,是一群家長的頑固與麻木,是思維的僵化讓他們和他們的孩子陷入了悲劇的輪回。

這是一出響亮的警鍾,如果社會的思辨氛圍沒有提升,我們將永遠這樣的循環中一步步迷失。

而思辨的缺失遠遠不體現在楊永信網戒中心這樣極端的惡劣事件中。

“未經過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蘇格拉底如是說。

思辨不應當僅僅存在於學術的探究中,更應當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但是,當所有的前任都被歸類為渣男渣女;

當女性只會用“直男”形容男性,男性只會用“求生欲”處理男女關係;

當在人們眼中,橘貓都要胖得像豬,程式員都要穿著格子衫;

當考試的成績成為評判一名學生的唯一標準;

當大批的影視劇按照相同的模板去拍攝,卻依然在市場中屹立不倒;

當於歡案中同一群人先讚美著犯人的義勇,新消息曝光後又說是黑吃黑死有余辜;

當部分人僅僅因為移民,在李詠先生過世之際辱罵其為賣國賊……

這時我們已經沒有理由不去反思:現在這個社會的思辨氛圍,是不是還不夠?

135編輯器

THE END

如果對生活不加思考,對是非善惡不加評判,只會淪陷在思想的固化中,只能用定式思維去看待這個世界。

但我們期望不再千篇一律,我們憧憬生活的多彩,世界的多元。我們希望社會更少的成見,更多的包容,我們向往充滿智慧的社會。

或許還來得及將大腦從懶惰中解救,還來得及多問一些為什麽,還來得及對眼前的一切認真的思考。

這不僅關乎你我,也關乎世界的明天。

今夜,我們將開始一個全新的實驗。

來,掃描這個神秘二維碼,你將得到阿辯論特有的“v積分”。

把這個紅包頁進一步分享出去,你可以得到更多“v積分”。

阿辯論將和其他大v一起pk,看誰支持者最多?

24小時內v積分最多的朋友,請與我們聯繫,有獎勵!

來吧,現在領取阿辯論的粉絲積分,為阿辯論打call!

全新辯論訓練社交平台——桃李約辯!

想要結識更多辯論好友

請點擊“桃李辯”即興約辯火熱進行中

你從來沒玩過的賽製

你從來沒見過的對手

還有豐厚獎品、高額獎金等著你

桃李約辯QQ群:683754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