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火燒了七匹狼倉庫 曾經的“夾克之王”現在還好嗎?

  大火燒了男人們最愛的七匹狼,曾經的“夾克之王”現在還好嗎?

  作者 | 韓蕾

  來源 | 野馬財經

  “男人不止一面”,七匹狼集團除了賣衣服,也做投資、還做房地產。

  變色夾克、雙面夾克、分體夾克棉衣、立領夾克、格調夾克……

  要是這些七匹狼(002029.SZ)的服裝樣式你能認識三個以上,那麽年齡就暴露得差不多了。

  近日,深受爸爸輩喜愛的男裝品牌“火了”,不是因為銷量有多驚人,而是一場大火把七匹狼的倉庫給燒了。 

  來源:《海峽都市報(閩南版)》

  據當地媒體報導,8月6日晚上11點左右,七匹狼位於晉江的B2倉庫車間發生火災事故。當時,大火熊熊燃燒,約有20輛消防車進行了緊急撲救。工廠的一位女工在接受採訪時稱,“聽說裡面的衣服一件一兩千元”。

  隨後,七匹狼在公告中稱,火災未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主要受損資產均已投保。至於保費是否能覆蓋損失,七匹狼相關人員對野馬財經表示,“現場還在清理中”。

  有意思的是,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在研究了七匹狼集團及其上市子公司七匹狼的業務數據後發現,曾經“與狼共舞”的“夾克之王”早就不是當年的模樣……

  夾克之王

  直到今天,男士們在整理自己的衣櫥時,或多或少能找到一件七匹狼的夾克。

  這個在年輕人心中多少帶點“土味”的品牌,也一度有著輝煌的時光。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大多數人的品牌意識還停留在感性層面,覺得就是衣服上的一個標,想不明白有鱷魚的憑什麽比沒有的貴那麽多。

  七匹狼創始人周少雄率先意識到了品牌價值,決定自己造個商標。

  在齊秦的“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垠的曠野中”,他找到了靈感。按照閩南話,狼和“人”諧音,加上當時創業的正好七個人(不是葫蘆娃),於是“七匹狼”應運而生了。

  光有商標還不行,想要打開市場,好的產品必不可少。

  當時,七匹狼運用國內科技含量最高的設計與原材料製作了變色夾克。這款夾克就像“蒙娜麗莎的微笑”,會隨著光線和觀察角度發生變化。

  在人們迫切需要改頭換面的1991年,變色夾克一經推出便紅遍大江南北。 

  然而,哪裡有爆款哪裡就會有山寨。其余的廠家看到“胸口繡個狼,價格就暴漲”,可不齊刷刷的一擁而上。除了直接仿造外,什麽“狼人”、“八隻狗”都陸陸續續在市面上售賣,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周少雄一看,自己辛辛苦苦設計出產品,錢都被別人賺了,這怎麽行!緊接著,七匹狼在全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打假行動,把仿冒者都告上了法庭。“無心插柳柳成蔭”,這一告,便上了報紙的頭條,不知道這個品牌的人也被“強製”普及了一波。 

  借著這股東風,七匹狼又設計出了分體茄克棉衣。外套是外套、內膽是內膽,不知道多少人打著“一年四季都能穿,省錢!”的幌子買了這件衣服。

  到1995年,雙面夾克問世。“男人不止一面”的廣告詞,說到了每個男人的的心坎兒裡。

  就這樣,憑借著17年夾克銷量遙遙領先的成績,七匹狼不但穩坐“夾克之王”的寶座,還在2004年成為福建首家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服裝企業。

  實業+投資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夾克也不可能一直流行。

  公司上市以來連續多年保持利潤上漲的七匹狼,在2012年創下5.61億元的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巔峰後,該項指標就不斷下滑。

  歷年年報顯示,2013年-2016年,七匹狼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3.79億元、2.88億元、2.73億元和2.67億元。 

  來源:東財choice

  究其原因,七匹狼在2013年年報中寫到,巨集觀經濟和消費者信心指數仍處於低位運行,終端消費不景氣;商業模式品牌以及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帶來了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快速變革。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七匹狼不再走擴張之路,據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統計,2013年、2014年,七匹狼關店數量合計超過一千家。

  面對如此局面,幾十年風雨兼程的“大狼”周少雄無法坐以待斃。

  2014年,七匹狼將原有對外授權的針紡類商標收回,開始自己製作男士內衣、內褲、 襪子及針紡產品;2015年,公司正式宣布將由“純實業”轉化為“實業+投資”的運營方式。

  來源:東財choice(點擊放大)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自2015年起,七匹狼先後進行了多次並購,領域涉及時尚、金融、媒體等各個方面,被投資公司包括老佛爺旗下的KLGC、前海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現代數位控股有限公司等企業。

  隨著行業回暖,七匹狼的改革略見成效,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0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3.16億元,較上年分別上升16.87%和18.48%。 

  但仔細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男士內衣、內褲、襪子等產品為七匹狼貢獻了超過11億營收,佔比36.34%。而曾經火爆一時的夾克,常年佔比不到10%。

  與上市公司七匹狼相比,七匹狼集團的轉型則顯得更為激烈。

  據《福建七匹狼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下稱:說明書),七匹狼集團2014-2016年及 2017年1-9月,服裝板塊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 22.7億元、23.9億元、25.7億元和20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 70.50%、 67.12%、53.11%和 38.67%,呈下降態勢。 

  房地產板塊主營業務收入則呈現較快增長,2014-2016年及 2017年1-9月,地產板塊收入佔七匹狼集團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3.77%、10.34%、42.48%和 58.29%。 

  因此,不少媒體開始發問“七匹狼集團到底是做男裝的,還是做地產的?”

  除此之外,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七匹狼集團還十分熱衷於投資金融企業,興業銀行國泰君安、陽光保險、匯鑫小貸……隨便掰著指頭一數,集團就已經拿下了銀行、券商、保險等多張金融牌照。另外,周少雄還是馬雲的雲鋒基金發起人之一。

  做回“老本行”

  其實,在男裝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做投資、搞房地產的周少雄並不是一個人。

  上圖為周少雄

  在金融圈裡,杉杉股份(600884.SH)鄭永剛被稱為“殼王”。他曾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宣稱“請稱呼我為金融家”;雅戈爾(600177.SH)李如成也不甘示弱,靠著炒股和房地產,在資本市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可不知什麽時候起,這三位中國男裝行業領跑者都做了同一個決定——回歸主業。

  2018年6月,從杉杉股份分拆出的服裝業務公司杉杉品牌(1749.HK)成功登陸港交所;而在2年前,李如成就曾公開宣布,要用五年時間再造一個雅戈爾。

  而在今年4月的紡織服裝產業共享大會上,周少雄也直言,“經過三十年的發展,七匹狼在走過許多彎路之後,認識到只有做回自己的老本行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七匹狼也做投資、也做金融,起初也是嘗試,但後來發現自己根本就不是乾這行的。”周少雄對《閩商報》坦言,現在除了紡織服裝產業這個老本行之外,其他所有業務都交給專業團隊來操作和負責,比如投資,七匹狼與雲峰基金合作,這個基金是馬雲和虞鋒做的,“自己既然不懂,那還不如交給既懂又有資源的團隊負責”。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就回歸主業聯繫了七匹狼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實業是根本,投資還是會繼續做下去”。

  至於為什麽此前轉型的男裝品牌都選擇回歸主業,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分析,“一方面,國家現在的政策都是在扶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所以回歸實體,對於這些製造業品牌來說,有著很多好處和優勢;另一方面,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現在做金融或者做投資的機會都在減少。那麽與其在金融領域冒高風險,不如回歸實體經濟,說不定會取得更好的收獲”。

  “另外,阿里和騰訊都在紛紛布局新零售行業。從整個新金融或者新零售的角度來看,未來會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所以男裝品牌的回歸也就有著必然的一些可能性。”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