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發燒多少度需吃退燒藥?一份「退燒用藥指南」給你答案

與你分享執業藥師及備考相關資訊。

春夏交替,氣溫反覆不定,冷熱溫差容易讓人感冒發燒。發燒看似是個小毛病,吃退燒藥就能緩解。實際上,退燒藥常被用錯,很可能傷害肝腎,引起一系列不良後果。

用藥前,必須要知道的3個問題

一般發熱超過38.5℃,才可用退燒藥物,38.5℃以下的發熱,多屬於身體免疫功能可應對的範疇,不必吃退燒藥,物理降溫即可。

物理降溫的技巧

物理降溫擦拭的水溫:太燙會給身體增加熱量,太涼又會使血管收縮,都不利於降溫。因此,最佳水溫是與體溫接近,以用手腕內側試水覺得不燙為原則。

擦拭部位:自上而下,擦拭脖子、腋窩、肘窩、腹股溝、膕窩等部位,這些地方血管豐富,降溫效果較好。

提示:發燒分為體溫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如果冷得打寒戰,說明正處於體溫上升期,此時應注意保暖,不宜用物理降溫。

02

多久吃一次退燒藥?

目前最常用的退燒藥主要有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布洛芬等,多數在2小時內起效,平均起效時間為服藥後1小時左右。一般每6~8小時服1次,最短用藥間隔為4小時,一天不超過4次。用得太勤,可能引起肝腎損傷。

03

退燒藥需要吃多久?

一般情況下,布洛芬等退燒藥不宜連續使用超過3天。感冒引起的體溫升高通常持續2~3天,超過3天,病情可能變得複雜,最好到醫院就診。

3種退燒藥已淘汰

電視、手機等電器用太久需要淘汰換新,藥品和用藥知識也是如此。特別是一些退燒藥在使用中發現安全性存在問題,有的國家已經禁用,國內也不推薦患者將其作為首選葯。

上世紀20年代,安乃近開始作為退燒藥使用,1977年美國正式禁用,並將該葯從市場上撤出。目前世界範圍內30餘個國家禁用此葯。

這主要是因為它可能引起一些嚴重後果,如致命性粒細胞減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蕁麻疹、剝脫性皮炎等皮膚病。

目前在國內,安乃近也不作為首選退燒藥。

去痛片、APC片、氨非咖片(PPC片)都含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

1938年,美國把它從合法藥品目錄中取消。丹麥從20世紀30年代起禁用該葯。現行的美國和歐洲藥典、日本藥局方已查找不到此葯。

1922年~1934年,氨基比林曾流行於歐洲、美國。但使用過程中陸續發現,服用此葯的病人發生了口腔炎、咽喉痛等癥狀,後證明其能引起嚴重的粒細胞減少症,導致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感染。

非那西丁也曾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退燒藥。1953年後,歐洲許多國家發現腎病患者大量增加,調查後證實與服用非那西丁有關。

尼美舒利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上市之初用於治療慢性關節炎、疼痛和退燒。但近年來,全球已有多起與尼美舒利有關的重度肝臟損害的不良反應報導。

建議12歲以下兒童不要使用,且應在至少一種其他抗炎葯治療失敗的情況下使用,僅限於治療慢性關節炎的疼痛、手術和急性創傷後疼痛、原發性痛經等疾病。

退燒藥這樣用更安全

感冒發燒時,醫生和家人常囑咐我們多喝水。在吃退燒藥時,更應該多喝水。

由於服藥退燒時常伴發汗,所以要多喝水,必要時可適當飲用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有助於出汗散熱,達到退熱的目的。

補充水分,防止體液丟失過多,造成脫水。

多喝水能防退燒藥傷肝腎。

藥物主要在肝代謝,經腎排泄,對肝腎有一定的損害作用,尤其是大量或長期使用時更容易發生。大量服用撲熱息痛時,對肝臟的損傷較為明顯,適當多喝水可加速藥物的排出,減輕肝腎負擔。

服藥時推薦飲水量不少於200毫升,而多喝水是指一天總飲水量達到2~2.5升,不宜喝得過多。

布洛芬退燒作用較強,但會導致大量出汗,不適用於有脫水癥狀者,腎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02

不混用

大多數情況下,使用1種退燒藥就能緩解病情,同時用多種會增大不良反應的風險。一旦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也會增加鑒別難度。

03

記得停葯

體溫降到38.5℃以下時,機體的自身免疫保護機制得到恢復,此時停葯可減少藥物對身體的損傷。

04

不要同時服用蜂蜜

感冒了多半會發燒、咳嗽,蜂蜜因具有止咳、平喘等作用,常被用來緩解咳嗽。但需注意,退燒藥和蜂蜜最好不要同時吃。

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是最常見的退燒藥,蜂蜜偏酸性,並含有一些酶類,可引起撲熱息痛水解,導致其療效降低甚至失效,並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

如因治療需要,可遵醫囑,將兩者間隔4~6小時服用。

此外,止咳祛痰的中成藥如蛇膽川貝枇杷膏等中也含蜂蜜,服用時最好與退燒藥間隔2小時以上。但是,這類葯蜂蜜含量較少,對退燒藥的影響有限,使用前諮詢醫生即可,不必過分擔心。

本期
藥學智囊團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臨床藥學教研室主任 吳玉波

知名科普作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 冀連梅

遼寧省人民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 王 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