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金融市場再迎裡程碑 原油期貨上市釋四重利好

  中國金融市場再迎裡程碑 原油期貨上市釋四重利好

  (經濟觀察)中國金融市場再迎裡程碑 原油期貨上市釋四重利好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夏賓)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副主席薑洋、方星海26日齊聚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共同見證中國原油期貨在交易中心的正式掛牌上市。

  劉士余在致辭中說:“中國原油期貨從醞釀到今天正式上線,歷經17年。”

  17年的籌備與探索,原油期貨成了中國第一個國際化的期貨品種,被市場看作是近年來繼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A股納入MSCI等之後的又一個中國金融市場的裡程碑,專家及業內人士看重其將釋放的多重利好。

  一是為國際平台補“缺口”。

  申萬巨集源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表示,上述交易中心設在上海自貿區,而自貿區是對外資開放的,由此為外資方便參與中國原油期貨交易打下基礎,中國原油期貨的國際化也就有了可靠保證。

  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中新社記者,中國原油期貨有“三化”特點,即交易國際化、交割國際化和結算環節國際化,更加方便境內外交易者高效參與。

  薑洋在此前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國家從中東地區進口原油的價格,比歐美國家在同一地區購買同品質原油要高,這對於亞太國家是一件很吃虧的事情。

  在薑洋看來,推出中國原油期貨的意義之一就是彌補現有國際原油定價體系的缺口,建立反映中國及亞太市場供求關係的原油定價基準。“這不僅對中國,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都是一件好事。”

  二是淨價交易有魅力。

  按通常規則,原油期貨和其他商品期貨一樣,在交易過程中要收取相應稅費,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交易成本,也使得所形成的原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在進行比較時顯得較為麻煩。

  “中國原油期貨的一大特色就是不含‘兩稅’,計價為不含關稅、增值稅的淨價,這對投資者來說有很大魅力。”宋清輝表示,淨價交易的舉措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稅收政策變化對交易價格的影響。

  桂浩明指出,中國原油期貨實行淨價交易有助於使得交易變得較為簡潔、流暢,從而提高其流動性,吸引各類投資者積極參與。

  三是保稅交割顯優勢。

  桂浩明表示,由於中國原油期貨的交易場所是設在自由貿易區內,自貿區兼具保稅區的各項功能,可實現中國原油期貨的保稅交割。同時,能夠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參與者的資金使用效率,從而在與海外其他原油期貨市場的競爭中具備一定的優勢。

  四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薑洋認為,隨著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市場逐步成熟、吸引力的增加,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在國際性的原油期貨交易中,實行人民幣計價,更是一項有重大意義的實踐。”桂浩明指出,由於原油期貨交易具有全球性,因此通過人民幣計價將推動本幣的國際化,擴大本幣在原油定價中的影響力,有利於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更加公平地進行,對各國來說都將是一個多贏的結果。(完)

責任編輯:關海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