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暑過後,一日熱三分,做好「三防」「四養」,少生病,更健康!

小暑過後,一日熱三分,即將進入「三伏」天,高溫、高濕氣象將頻繁出現。


中醫講「冬病夏治」,此時,是夏季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


小暑過後,做好「三防」「四養」,少生病,更健康!


小暑過後,做好「三防」


一:防暑濕


夏天溫度和濕度都高,此時,火邪和濕邪,組合起來侵害人體,就導致了中暑。


暑字,上面一個日,代表毒熱的太陽當頭照,下面也有一個日,代表被太陽烘烤灼熱的大地,中間的土,代表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小暑後,很容易傷害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然後又造成暑病。


暑濕偏盛,是小暑時期的氣候特點,此時養生重點為消暑寧心,去濕健脾。


所以,小暑過後,一定要注意防暑濕危害身體!



建議:


1、少吃太涼的東西

冰淇淋、冷飲、冰凍水果,吃起來那叫個爽,但夏季也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這個時候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


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可以暖胃、殺菌。



2、喝點祛濕茶


可以用龍鬚1g,蒲公英根0.4g,玉竹0.3g,玫瑰花0.3g,碾碎後,做成龍鬚玉竹茶,熱水沖泡代茶飲,可祛濕熱,排毒素!


蒲公英,擅長祛濕熱,可瀉火、利尿、除濕,改善濕熱所致噁心、舌苔發黃等症,並且,蒲公英有「尿床草」之效,有很好的利尿散結,排毒之效!


龍鬚,味甘、淡,歸膀胱、肝、膽經。利水、消腫、泄熱,可促進體內多餘水分代謝,減少頭髮皮膚出油,消除小腹贅肉等有效。


玉竹根,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玫瑰花性溫,可中和配方的寒性。


日常用其泡水喝,可以祛濕熱,排毒素,更健康!



3、吃點健脾粥


脾主運化,夏季多吃點健脾食物,可以幫助人體運化,排除更多的濕氣,有助人體健康!


堅持每天喝一碗薏米紅豆粥,有健脾祛濕、消水腫的作用。


做法:


將薏苡仁和赤小豆先泡幾個小時,然後放入鍋裡加入足量的水,燒開後熄火,讓薏苡仁和赤小豆在鍋裡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後再悶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二:防心火


小暑過後,氣象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此時,容易導致心火大!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所以,小暑過後,一定要注意防心火。



建議:


1、喝養心去火茶


材料:蓮子心3克,淡竹葉5片,甘草2克

做法:

1、將蓮子心、淡竹葉、甘草,洗凈,備用:

2、把三者共同放入杯中,加入沸水沖泡,加蓋悶3分鐘即可。


苦入心,蓮子心,味苦,入心經,可以發散心火,一向被認為是最好的化解心臟熱毒的食物。

淡竹葉則能夠清熱除煩、生津利尿,兩味同用,能增強蓮子芯的去火作用。


加上能夠調和百味的甘草,則能祛除心火,但同時又不會損傷人體的陽氣。



2、清飲食


夏季陽氣上升,食用過多油膩、易上火食物,會引發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症。


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


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



3、調情志


氣象漸熱,「暑易傷心」,高溫氣象易使人「心躁」。


因此,應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氣和、心情舒暢,通泄自如,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炎熱的氣象難免使人心情煩躁,但這時若能保持笑口常開,恬淡虛無,不僅有利於改善血管功能,還能協調人體各臟器,使其保持正常狀態。



三:防中暑


小暑後,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


過了小暑後,氣象炎熱,強烈陽光的照射過久,紅外線易使人的大腦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很容易發生中暑。


此外,外界氣溫高,空氣中濕度大,汗液蒸發困難,體內熱量積蓄過多,以及出汗過多,也會導致體內水和鹽大量排出,一旦得不到及時補充時,同樣可能中暑。



對策:


1、多喝水、常喝綠豆湯


氣象熱,體溫上升,大量流汗,導致體內大量水分和鹽分流失,這時應及時補充水分,多喝水

如果,需要在高溫的環境裡,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至少每小時喝 2~4 杯水(500~1 000 毫升),並且水溫不宜過高,飲水應少量多次。


還可以多喝點綠豆湯,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之效,經常喝點綠豆湯,可以解暑,預防中暑!



2、做好防護措施


夏季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


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隨身攜帶一些防暑降溫藥品


衣服也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等織物,少穿化纖品類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3、保持充足的睡眠


高溫的氣象,人的體力消耗較大,容易疲勞,所以,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使大腦和其他系統得到充分的休息,使新的一天精神飽滿,精力充沛,能有效防止中暑。


失眠的情況,日常可以用人蔘、百合、地節,蒲公英,苦蕎,五種搭配在一起,全部碾碎,做成人蔘地節茶,熱水沖泡代茶飲,可安神助眠


人蔘含有的人蔘皂甘,能強心氣、補肺氣。地節味甘多脂,養陰生津。


苦蕎清熱降火、改善微循環。百合入心經,可養心安神。蒲公英可清熱去火。


五種搭配在一起,可以養心、安神、助眠!



小暑過後,做好「四養」


1、神養


小暑過後,神養,是最為重要的。


由於氣象悶熱,人心火較旺,容易煩躁、心神不定,因而要「靜心、養心」。


這裡所說的「心」,並非心臟,而是指精神、情志


即:要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切忌發怒,以免以熱助熱,火上澆油。


睡眠時間在晚10點~11點,起床時間在早上6點~7點。午間在適當睡個午覺,一般半小時左右,就能保證一下午的精力了。



2、食養


小暑過後,飲食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


可吃些清熱解毒的涼苦食物,如西瓜、苦瓜、冬瓜和梨等。


忌油炸、辛辣及熱性食物。


多吃低脂、低鹽、多維生素且清淡的食物,也是夏季食養之道。



3、葯養


「葯食同源」,所以,葯養和食養,沒有太大的區別。


各種營養粥是不錯的選擇,綠豆百合粥,消暑止渴、生津利尿;白木耳粥,滋陰生津、潤肺養胃;此外,還有蓮子粥、紅小豆粥、胡蘿蔔粥和枸杞粥等。



4、行養


行養,也就是運動。


建議大家,每周做不少於5次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為宜,最佳鍛煉時間在早上的6點~7點


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以自己運動後的心率作為標準,即:年齡加上運動後的心率不大於170。


運動過後,不要立即喝冷飲降溫,否則易傷腸胃。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