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茶的資格是好茶!


說起老茶,必談普洱。普洱茶已經顛覆了茶葉「以新為貴」的傳統觀念。先不管老茶緣何而火,老茶本身是有很多優點的。老茶存放的年份、乾茶的活性以及沖泡後的陳韻,讓品飲者欣賞歲月沉澱的藝術,為投資者開闢盈利的疆土。

不過老茶的好,老一定是建立在它是好茶的基礎上。本文瀟瀟為茶友分享:只有今天的好茶,才可能成就將來真正的老茶。


普洱老茶的魅力

老茶受追捧,自有其獨特的魅力。首先,從老茶本身具備的品飲價值方面來說,老茶存放的年份、乾茶的活性以及沖泡後的陳韻,帶給品飲者與「新」茶完全有別的感受,讓其欣賞歲月沉澱的藝術。

其次,老茶又具備收藏的價值,為投資者開闢了一個新的盈利點。再者,品飲者認為:「茶越放越有內容」,所以當老茶盛行之時,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茶、了解茶、品飲茶,這無疑促進了茶葉消費的增長。這就是老茶的魅力所在,老茶的優勢。

今天的好茶,才是將來的老茶

不論老茶是因商業炒作而曇花一現,還是因消費需求會天長日久,老茶的價值一定是建立在它是好茶的基礎上。


1.好生態

「沒有好生態,就種不出好茶。」

好茶首先產自好產區,山清水秀,雲深霧繞,遠離汙染。好茶的生長環境有一些生態標準,比如海拔、溫度、空氣等。

相對的高海拔,才能提供最利茶生長的各種氣候條件。海拔高,氣壓低,空氣稀薄,蒸騰作用強,使茶葉代謝增強,產生更豐富的芳香物質。

還在不斷開荒僻壤,破壞環境,遍植茶樹,一味追求面積大、產量高為產業發展方向的產茶區的茶青只能淪為各類明星茶品的原料,試問價值幾何?


2.好工藝

古雲「采之時,造之精」,從茶葉原料的老嫩標準,採摘的時間,製茶師對茶葉所採用的最適宜茶性的加工方法,是茶葉能否成為一款好茶的關鍵。

林林總總的加工工藝,都是針對茶葉的苦、麻、澀、酸、辣等不良口感,運用「最恰當」工藝進行改良。

在方便茶的儲運之外最大程度地保持茶的天然香氣、色澤、條形,以及彌補茶的口味缺憾,也是在茶的口感、有效成分和未來的時間之間尋求新的配置平衡。


3.好存放

老茶存放有著嚴格的溫濕度標準與衛生條件,茶葉容易吸味,存放處若有異味,便會鑽入茶葉中,被喝出雜味。

若是溫濕度控制不好,霉斑、餿味等情況也會在老茶身上顯現,看著都不敢下手泡。

中國太大,南北溫差,東西海拔差異都直接決定了茶葉存放的結果,與其花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在如何辨別老茶,一次又一次地「交學費」上,不如從現在開始為十年、二十年後的自己存些可以放心的老茶。


4.好市場

老茶頻遭炒作是消費者缺乏理性消費的表現,也是國人「逢漲必買」心理的體現。

無論多貴的茶最終目的是「喝」的,許多條條框框的收藏理念其實未必合理。

如果市場釋放出了一些需求信號,某些品種自然會熱起來,卻未必符合口感的標準。

真正的老茶註定稀有且價格高昂,所以它只能是少數人的消費品。普通消費者無需跟風炒作,行業的良性發展和理性的消費理念才能避免「老茶」成為商場上曇花一現的犧牲品。

老茶熱,是歷史的偶然也是必然。

社會的發展、物質的豐富、市場的變換,我們的感知已經很難不被這個紛亂複雜的世界所影響,保持自我豐富的感官知覺與理性思考判斷是多麼難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