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至吃餃子?醫生推薦:吃三食,喝兩水,做一事,少生病,更健康

今天是冬至,你有沒有吃餃子呢?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可能很多節日都需要吃餃子,但冬至吃餃子卻是有講究的。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祛寒嬌耳湯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裡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

麵皮包好後,樣子象耳朵,又因為功效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至今很多地方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在傳誦。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時節要到了,此時,正是各種疾病高發的時候,確實要多注意。

當然,想要在冬至時節少生病、更健康,光靠吃餃子是不行的,還要吃三食,喝兩水,做一事!

吃三食

羊肉:護陽

氣象寒冷,陽氣蟄伏,此時吃些羊肉的話,可以起到一定的暖身護陽的功效。

羊肉自身就是屬於一種溫補性質的食材,食用之後更是能起到一定驅寒的功效,針對於一些體制寒涼或是經常手腳冰涼的人群更是應該經常食用一些羊肉來幫助改善病症。

羊肉也能起到一定的開胃健脾補腎壯陽的功效,對於一些體制比較虛弱的人群而言可以經常食用,在冬季的時候食用更是有很明顯的提升健康的功效。

此外,一些貧血或是氣血循環不好的人群,也可以經常食用一些羊肉來幫助改善癥狀。

白菜:滋陰

氣象寒冷的時候,空氣也比較乾燥,燥氣傷陰,所以,食用些白菜滋陰降燥正適宜。

白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可以起到很好的潤腸通便、潤膚養顏的作用,並能在一 定程度上預防血栓形成、降低血壓,所以冬季宜多吃白菜。

在選購白菜時應注意,最好選擇新鮮、嫩綠、較緊密、結實的為佳;有蟲害,鬆散、莖粗糙、葉子乾癟發黃、帶土過多、發育不良的白菜不宜挑選。

洋蔥:養血管

氣象寒冷的時候,是心腦血管病高發的時候。此時吃些洋蔥,能起到不錯的養血管、防病作用。

洋蔥含有環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於血栓的溶解。很多外國人也特別愛吃洋蔥,他們經常用洋蔥搭配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以解油膩。

此外,洋蔥含有至少三種抗發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可以使哮喘的發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

喝兩水

黃花郎根茶水:消炎殺菌抗病毒

天一冷,似乎空氣都流動的慢了,人體循環減慢,抵抗力也容易下降,所以,冬天感冒的人很多。經常喝一杯黃花郎根茶水,可以幫助我們消炎殺菌抗病毒,對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都有幫助。

黃花郎根對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卡他球菌均有顯著的抑製作用。

大量研究證實,黃花郎根具有顯著的抗炎活性。而且,它是一種中草藥,用它來抵抗炎症比抗生素更安全,對人體無害。

將黃花郎根泡水代茶飲,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預防感冒,還可以有效緩解感冒期間出現的咽痛、痰黃、鼻子出熱氣、發熱等症。

蒲公英青汁水:清腸通便促減脂

天一冷,人就想吃更多來補充熱量,吃的多,吃的油膩,腸胃負擔就重。經常喝一杯蒲公英青汁水,可以幫助我們補充膳食纖維,起到清腸通便促減脂的作用。

將蒲公英葉和大麥苗磨成粉末狀,混合在一起,做成青汁包,每天沖水喝,一方面,補充膳食纖維,潤腸通便;一方面,可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脂質代謝,可起到減脂降脂的作用。

此外,膳食纖維在腸道內與澱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織在一起,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還可起到降低血糖作用。

做一事

適度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氣象寒冷,很多人喜歡緊閉門窗,這樣是能保暖,但會導致空氣品質下降,人會更容易生病,所以,即便是寒冷的冬至以後,也應適度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正常來看我們每次呼吸出的空氣並不多,但是,從長時間上說,每個小時每個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22升,早晨室內的二氧化碳含量是比較高的,這時候應該開窗通風。

上午8:30-10:30之間是開窗通風的好時段,因為這時候外界的氣溫已經在逐漸的升高,一些有害的氣體和汙染也因為陽光的出現逐漸散去。

下午2-4點也是非常適合開窗通風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中,空氣中的汙染也是比較低的,而且下午2點應該是地表溫度最高的時候,這時候開窗通風也非常的合適。

開窗的時間控制在15-30分鐘左右即可,主要是保證室內的空氣流通。


註: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