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印紀傳媒增速放緩 涉嫌依賴會計估計變更增厚利潤

  6月27日,印紀傳媒(002143.SZ)發布《關於應收款項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下稱“會計變更公告”)。公告顯示,此次會計估計變更後可以少應收账款計提壞账準備,增厚利潤,也有利於公司市值管理和後續的資本運作。

  上市公司認為,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收入不斷增長,公司應收款項相應增加;但公司主要客戶均為知名企業,應收款項風險可控,壞账率較低。為匹配公司發展規模及特性,真實反映公司經營業績和價值,為投資者提供更可靠、更準確的會計資訊,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情況,結合監管要求,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目前的實際情況,公司對應收款項會計估計變更。

  簡單概括起來,印紀傳媒改變會計變更是因為:公司業績好,客戶信譽好,在同行的會計政策中不是最激進的,應收款項的會計估計變更風險可控,且符合監管要求。

  不過,新浪財經發現,印紀傳媒2017年的營收是負增長,且應收账款規模在逐漸增大,回款周期也將變長,公司此次會計估計變更果真合理嗎?

  業績增長放緩,回款周期將變長

  印紀傳媒原是一家豬肉食品綜合加工企業。2014年,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並置入印紀傳媒100%股份,公司主營發生重大轉變,成為品牌管理、廣告創製、品牌推廣、品牌公關、娛樂行銷等整合行銷為主兼營影視劇的投資、製作、發行及衍生的上市公司。 

  年報顯示,印紀傳媒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21.88 億元,同比下降12.69%;2018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3.18億元,同比增長僅0.01%。

  從細分行業來看,印紀傳媒影視及衍生業務的收入在迅速增長,2015-2017年的收入分別為3.05億元、9.42億元和12.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209.22%和32.21%。

  而其他業務的營收基本是負增長狀態。

  品牌推廣業務2015-2017年的收入分別為11.5億元、12.33億元和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24%、7.21%和-48.06%;品牌公關業務2015-2017年的收入分別為1.83億元、1.24億元和0.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6%、-32.62%和-33.47%;品牌管理業務2015-2017年的收入分別為1.05億元、0.91億元和0.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5%、-12.71%和-16.59%;廣告創製業務2015-2017年的收入分別為1.12億元、0.89億元和0.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16%、-20.74%和-23.54%。

  從以上數據可分析得出,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影視及衍生業務,其他業務的收入下降趨勢短時間短時間內難有較大改觀。

  由於影視劇發行收款滯後於收入的確認,回款周期較長,客戶結算付款程式複雜,會造成以前年度的應收账款尚未收回,當年又有新的應收账款產生。也就是說,影視業務收入佔比越高,應收账款的規模則會增長更迅速。

  在公司整體營業收入放緩、應收账款規模增加的情況下,公司應當遵循穩健性原則,對壞帳損失的可能性預先進行估計和計提壞账準備,至少不能將會計政策變得更激進。

  而印紀傳媒應收款項的會計估計變更變得更寬鬆。在變更前,公司將應收款項的账齡分為“1-6個月、6-12個月、1-2年、2-3年和3年以上”5個階段,壞账計提比例分別為“1%、5%、10%、50%和100%”變更後,將應收款項的账齡結構劃為“0-6個月、7—12個月、1-2年、2-3年、3-4年、4-5年、5年以上”7階段,計提比例分別是“1%、1%、5%、20%、50%、100%和100%。如下圖:

  Figure 1 變更前應收账款壞账計提比例

  Figure 2 變更後應收账款壞账計提比例

  會計變更增厚利潤

  不難發現,此次變更,印紀傳媒7-12個月账齡的應收账款將少計提4%的壞账準備;1-2年账齡的應收账款將少計提5%的壞账準備;2-3年的應收款項將少計提30%的壞账準備,3-4年的應收账款將少計提50%的壞账準備。

  年報顯示,2017年末,公司應收账款账面餘額為23.3 億元,公司計提壞账準備1.75億元,整體壞账比例為7.50%。其中,1-6個月、6-12個月、1-2年、2-3年和3年以上的應收账款餘額分別為13.46億元、2.91億元、5.51億元、1.01億元和0.41億元,分別佔總應收款的57.75%、12.51%、23.64%、4.33%和1.77%,提取的壞账準備分別為0.13億元、0.15億元、0.55億元、0.5億元和0.41億元。

  如果印紀傳媒在2017年就採用變更後的應收款項壞账計提政策,則可少計提7000萬元左右的壞账準備。公司第一季度報顯示,公司账面上的應收账款為22.53億元,比2017年年末的21.55億元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增長,如果公司的2018年的應收账款規模與第一季度持平,則公司可減少7000萬元左右的壞账準備,從而增厚當期利潤。

  對比同行公司,印紀傳媒應收款項壞账計提政策並不是最激進的。在這次會計估計變更中,印紀傳媒將省廣股份(002400.SZ)、藍色游標(3000058.SZ)、華誼兄弟(3000027.SZ)、歡瑞世紀(000892.SZ)、慈文傳媒(002343.SZ)、唐德影視(300426.SZ)、光線傳媒(300251.SZ)以及當代東方(000673.SZ)作為對比對象。

  上市公司認為變更後的壞账計提政策及計提比例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執行中的政策和比例基本相同,能夠更客觀、公正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新浪財經發現,印紀傳媒曾將華錄百納(300291.SZ)、中國電影(600977.SH)、華策影視(300133.SZ)、完美世界(002624.SZ)、和長城影視(002071.SZ)作為可對比的同行上市公司,上述幾家公司應收账款壞账計提比例如下:

  通過數據可以發現,印紀傳媒在會計估計變更後,账齡在1-2年的應收账款壞账計提比例在可對比同行上市公司中是最低的,巧的是,公司2017年末1—2年的應收账款餘額僅僅低於6個月以內的應收账款餘額,佔2017年年末總應收款的23.64%。

  當然,華誼兄弟、歡瑞世紀和唐德影視1-2年账齡的應收账款壞账計提比例與印紀傳媒相同,都是5%,但上述三家同行公司2-3年、3-4年以及4年以上账齡的應收账款壞账計提比例都要高於印紀傳媒。

  並且,華誼兄弟、歡瑞世紀和唐德影視2017年账齡1-2年的應收账款餘額佔總應收款的比例也比較低,分別為10.84%、9.89%和11.38%,皆低於印紀傳媒的23.64%。(文/鍾正)

責任編輯:高豔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