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藍箭邁出中國民營航天第一步 商業化是未來方向

文/騰訊科技 白鑫

10月27日,是一個值得被中國民營航天值得紀念的日子,對於中國民營航天的領軍者藍箭來說,也是一個永遠需要被銘記的日子,當天下午16時藍箭的三級運載火箭“朱雀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了首飛,火箭發射後飛行正常,一二級工作正常,整流罩分離正常,三級出現異常。

藍箭CEO張昌武向在場的媒體公布這個消息後,大家一度不能接受這個結果,畢竟太期待藍箭能夠成功發射了。但航天事業就是有它特殊的一面,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哪怕有一點點的飛行姿態異常都會導致最後無法達成目標。

但藍箭這次發射的意義遠不止最後能否送衛星入軌,藍箭航天是國內第一個拿到中國民營運載火箭發射許可證的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將三級運載火箭豎立起來的民營公司,是國內最早取得行業全部準入資質的民營火箭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完成運載火箭發射的公司。能力鏈條、供應鏈條、體系鏈條、發射鏈條,四個鏈條已全部打通。實際上,“朱雀一號”運載火箭在發射之前,他的使命已經全部完成。

國內民營航天邁出第一步

藍箭航天成立於2015年6月,是中國唯一一家具備液體燃料運載火箭研發能力的民營企業,聚焦於中小型的商業航天應用市場,主要研製液氧甲烷航天發動機及液氧甲烷火箭。該公司在北京、西安建有兩個研發中心,在湖州建有智能製造基地,擁有170餘名火箭總體、動力等研發人員。

成立於2016年10月的星際榮耀,在今年4月首飛“雙曲線一號S”,這枚被稱為中國首枚上天的民營固體驗證火箭從提出、設計、製造到發射,在60天內完成,堪稱“火箭速度”。一個多月後,民營航天科技公司零壹太空發射了“重慶兩江之星”探空火箭,這枚火箭被稱為中國首枚民營自主研究的火箭。9月5日,星際榮耀的商業亞軌道探空火箭“雙曲線一號”搭載3顆立方體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進行亞軌道驗證飛行。兩天后,零壹太空官微稱,“重慶兩江之星”商用亞軌道火箭成功發射。

可以看出,國內民營航天還處於起步階段,但藍箭是其中的佼佼者,無論是最先在酒泉發射運載火箭還是對於液氧甲烷火箭的研究方面,藍箭的經營理念也是先進的,對於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上都有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案。在SpaceX 和藍色起源已經成功實現民營火箭的商業化後,藍箭能邁出中國民營航天的第一步,為日後走向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藍箭官方也表示:“未來,藍箭航天將繼續前行,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依然會向著心中的星辰大海進發。”

國際民營航天的商業化

今年是商業航天的大年,先是馬斯克的SpaceX宣布日本富豪前澤友作成為其首位環月旅行的遊客,本月初,維珍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也宣布維珍銀河將在幾周內進行首次載人太空旅行,緊接著貝索斯的藍色起源獲得了美國軍方5億美元的合約。可以看出,在商業航天領域,英美由於布局時間早、技術成熟和資金充足等優勢,走在了前列。

今年4月,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表示,計劃在今年年底將乘客送到太空。藍色起源計劃發射一枚搭載乘客太空艙的助推火箭,升空60英裡,進入亞軌道太空。太空艙與火箭分離後的4分鐘內,乘客將體驗到失重狀態。他們可以解開安全帶,在機艙內漂浮,鳥瞰地球。隨後,太空艙將回落至大氣層,在降落傘的協助下緩慢下降,整個行程約持續11分鐘。一張藍色起源號票價超過20萬美元,每分鐘價格超過1.8萬美元。今年7月,藍色起源宣布,已開始計劃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人類定居點,並且在未來五年之內率先開始月球登陸任務。貝索斯表示,在太空探索領域,人類也需要互聯網在過去25年中所展現的活力。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夠推動太空探索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SpaceX因為有馬斯克這樣一個高調的老闆而備受關注,在SpaceX和藍色起源的火箭創新競爭中,SpaceX已經遙遙領先。馬斯克長官的SpaceX公司,已經多次重複使用火箭進行了發射,大幅降低了發射成本,SpaceX也從美國宇航局獲得了向國際太空站運輸物資的合約。SpaceX公司正在研發下一代的大推力火箭和飛船。馬斯克還有著令人震驚的夢想,那就是探索火星,並把人類送到火星上居住。這一使命的一個前提,就是要把火箭發射的成本降到更低。

維珍銀河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近日也表示,維珍銀河將在數周之內開啟首次太空旅行,把乘客送到大氣層外。維珍銀河的太空船“聯合體號”(VSS Unity)由宇宙飛船二號和運載飛機“白騎士二號”組成,其中宇宙飛船二號可以搭載6名乘客和兩名機組人員。聯合體號升到9英裡高空後,宇宙飛船二號將與白騎士二號分離,在自帶的火箭引擎推動下繼續飛行50英裡,進入亞軌道太空。乘客會經歷4到5分鐘的失重狀態,然後飛船重返大氣層,整個旅行約耗時兩個半小時。維珍銀河的太空之旅售價不菲,一張票要25萬美元左右,目前已售出600余張。當被問及是否有足夠的信心讓人們買票時,理查德·布蘭森表示,“如果負擔得起,10個人中有8個人都願意去太空。想成為宇航員並進入太空的人有很多,我們需要生產盡可能多的宇宙飛船來滿足這種需求。”他還認為,宇宙飛船的票價最終會降到5萬美元左右。布蘭森現已開始接受宇航員訓練,將在幾個月後親自進入太空。

國外民營航天業的先進商業化經驗也為國內民營航天企業指明了方向,關鍵是國內民營航空也能否像中國互聯網企業一樣,利用自身優勢實現彎道超車,走出中國獨有的商業航天創新模式。

民營航天的大航海時代

如果說冷戰時代,美蘇在航天領域的軍備競賽是航天業的1.0時代,今天民營航天的大發展就是航天業的2.0時代。不像1.0時代,美蘇為打敗對手,傾國家之力不計成本,今天的2.0時代,以馬斯克、貝索斯這些出身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精英看中的則是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和高技術的實現航天夢想。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如同當年大航海時代,對於新大陸的探索是一樣的。正如貝索斯所說:“我們能夠迎接太空探索一個新時代的到來,我們需要重複利用的太空運輸工具。”可重複利用的火箭就如同大航海時代的航船,有了它才能載著更多的太空探索家們實現夢想。

軍備競賽式的太空競爭畢竟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遠,民營航天更像是大航海時代中的那些貿易公司,他們有著強烈的利益驅使,也更具開拓和創新精神。民營航天不缺大航海時代湧現的英雄,缺的是全民參與。只有降低門檻,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也能走進發射場、走進太空艙甚至走進太空,民營航天的大航海時代、大繁榮時代才能真正來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