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感冒的6個真相!80%的人都進入誤區,感冒了你該這樣做

一感冒就要立即吃藥?錯!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吃藥,多喝水,多休息,一周左右即可自愈。因為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就是感冒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並逐漸恢復痊癒,並不需特殊治療。如果體溫不超過38.5℃,沒有頭痛或者渾身酸痛癥狀就不屬於流行性感冒,不必急著用藥;要根據癥狀選用對應有效成分的感冒藥;大部分感冒藥含有解熱鎮痛葯,如果服用種類混雜,可能導致藥物過量。

感冒點滴好得快?未必!感冒點滴不一定好得快。點滴主要作用是緩解或減輕感冒的疼痛感,讓患者身體保持足夠的水分,有體力對抗感冒病毒。過分依賴點滴,不僅不能縮短病程,反而存在過敏反應以及靜脈炎等風險。

感冒要捂汗?未必!捂汗並不適合於所有感冒,只是對初期的風寒感冒有一定的效果,風寒感冒的表現就是怕冷、不出汗、發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痰清稀色白等。不過,要是捂過度了也會適得其反。因為感冒的時候,很多人會沒有胃口,進食減少,體質也較弱,大量出汗很容易引起脫水和虛脫,反而使得抵抗力降低,加重病情。所以,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注意空氣流通,適當多喝白開水。

小心著涼,別凍感冒了?未必!感冒是由病毒、細菌感染引發的。頭髮沒吹乾就出門、天冷穿的少並不會直接導致你感冒,但低溫或者著涼確實可能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使感冒病毒有機可乘。

感冒了,吃點抗生素好得快?未必!抗生素只能用來對抗細菌;流感和90%的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只有0.5%~2%的普通感冒可能繼發細菌感染;除非繼發細菌感染,要遵醫囑抗生素,否則抗生素不僅對治療感冒無效,還可能產生額外的副作用風險。

感冒「抗一抗」就過去?錯!如果發高燒或癥狀嚴重,較長時間感冒不痊癒,不要一直靠吃藥緩解,要及時就醫,否則可能會掩飾肺炎等併發症的出現,延誤治療。如有持續高燒、頭痛、較嚴重的肌肉酸痛、明顯虛脫感、胸部不適等癥狀,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流感,需及時就醫;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等患者來說,一旦發現癥狀加重,要及時就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