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是否時常覺得自己貧血了?

播放GIF

頭暈就是貧血?

雖然貧血的確會導致頭暈眼花,但往往還會伴隨其他癥狀,其中最早出現的癥狀有乏力、睏倦;而最常見、最突出的體征是面色蒼白。

貧血通過食補能補回嗎?

很多人一聽到貧血,就想到食補,的確,對於因造血原料缺乏導致的貧血患者,如缺鐵性貧血,通過進補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鴨血等可以輔助改善貧血;但對於其他原因,如紅細胞破壞過多或丟失過多造成的貧血則無改善效果。因此,想要治好貧血,還是要檢查清楚病因,對症下藥。

貧血造成的頭暈與體位的改變並無多大關係。

頭暈的「罪魁禍首」可能是

短暫的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主要是由於人在蹲著或坐著時,腰和腿長時間曲折,血管受壓,導致血液不能上下流通,而人突然站起後,下肢血管受壓情況突然解除,全身血液迅速流向腰部、腿部,導致暫時性的大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的感覺。

引發體位性低血壓的誘因

①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系統逐漸硬化,大血管彈性纖維減少,心臟快速泵血以補償血壓下降的功能也逐漸減弱,因而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概率變高。

②藥物影響

一些常用藥如利尿劑、抗高血壓葯、硝酸脂類製劑、抗抑鬱葯、血管擴張劑等都可能引起老年患者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建議:確定是因藥物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一定要及時與醫生溝通,減少劑量或更換藥品。

③疾病因素

帕金森病、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腦乾和脊髓損傷、糖尿病等疾病也是導致直立性低血壓的病因之一。

④長期臥床

長期臥床會導致血液循環減慢,肌肉力量減弱,站立時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是常有的事。

⑤炎熱環境

氣象的炎熱或剛洗完熱水澡,容易使血管擴張、機體脫水,在體位變動時則更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建議:浴水不宜過熱,浴時不宜過長;炎熱氣象外出時,避免大量出汗,並及時補充水分。

⑥飽餐後

當人們進餐之後,血液會集中於內臟,這時人體的循環血量會降低,如果突然起立或者發生其他體位劇變,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建議:為避免體位性低血壓,每餐不宜吃得過飽,並且餐後適當休息再站立活動,這樣不會讓體位有過於劇烈的變化。

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個實用的小妙法,

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味龍眼方

龍眼肉5枚,蓮子、芡實各20 克。

製法

將上藥共洗凈,放人鐵鍋內,加水煮爛即可。

用法

睡前1次服下。每晚1劑。

主治

缺鐵性貧血之心悸、失眠

荔枝湯

荔枝乾、大棗各7 枚。

製法

水煎。

用法

每日1劑,日服2次。

主治

失血性貧血。

花生湯

花生仁(連紅衣)250 克,大棗5枚,龍眼肉12 克。

製法

大棗去核,與花生、龍眼一起置砂鍋中加水煮爛即可。

用法

每日1劑,1次食下。

主治

貧血明顯者用之。

大棗黑豆散

大棗500 克(去核),黑豆250克,黑礬(硫酸亞鐵)60 克。

製法

大棗煮熟,黑豆碾面,加入黑礬,共搗爛如泥為丸。

用法

每次服3 克,1日2~3次。

主治

有利於血紅蛋白合成。用於缺鐵性、失血性貧血的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