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正雷太極書院】陳斌老師:養生≠養身?

Q1、養生≠養身?它們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養生古稱「道生」、「攝生」、「養性」等,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概括的說,養生除了養身之外,還強調了天人合一(自我與自然相容)、形神兼備(身體與精神的和諧統一)。將自然規律融於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起居飲食之中,是一種自古相傳的健康長壽之道。

Q2、太極拳的養生功效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具體表現有很多,現概括例舉如下幾點:

1、習練太極拳可以起到伸筋拔脈的效果。

最初的「筋」是指廣泛分布於身體各部分的經絡。太極拳能夠通經活絡。中國傳統的諺語「筋長一寸,壽延十年。」

拔脈:是指加深呼吸、拉長氣脈。太極拳強調腹式呼吸,呼吸還配合意念,這種呼吸鍛煉擴大了肺活量。俗話說「人活一口氣」就是這個道理。

2、習練太極拳讓人氣血運轉流暢,促進血液循環。

太極拳鍛煉要氣達梢節。人體從外形的四肢八節、筋骨皮到內在的五臟六腑、精氣神,都離不開血液的滋補潤澤。氣血通暢可以促進人體五臟六腑的自我調節和恢復,有利於精氣神的養成。

3、習練太極拳可以使汗腺通暢,保證了新陳代謝。

太極拳行功走架不分春夏秋冬,每每於身形的開合收放之中導引肌膚的膨縮和毛孔的張閉。比一般不練拳的人較好地保持了肌膚的純潔性和通透性。內分泌管道暢通,病毒垃圾不易滯留,故而小病不生、大病不長。

4、太極拳是一種對稱運動,彌補了人體機能後天不足。

太極拳的造型結構,是「有上即有下」,招式左右互換、身形上下互補、形成內外如一的對稱運動,周身上下對立統一、渾然一體,從而有效地強化了大腦的逆向調節功能,保持了人體運動的整體協調與平衡發展。

5、習練太極拳強調用意不用力,增強神經系統的敏感度。

形神兼備、用意不用力是太極拳的功法特點,功深藝高的老拳師即使到了晚年,也多是耳不聾、眼不花、腳不沉,其肌膚的敏感性仍異於常人。

6、運動適度,保持了人體能的中和態。

生命在於運動不錯,但超負荷的劇烈運動,無疑會使機體疲化早衰;而多靜少動者,往往消化不良,四肢乏力,精神萎靡,病氣易侵。運動適度、動靜相間的運動才能保持人體的中和態,太極拳就是這樣一種運動。

7、長氣致柔,習練太極拳增加了身體內外的柔韌性,防止了骨質、關節、韌帶、體內臟腑的老化。

太極拳所有招式動作,無不在劃弧走圓中完成。這種螺旋運動的內含,其實就在於強化周身筋、骨、皮及其內臟各部器官的彈性,亦即柔韌性。

8、習練太極拳可以將人導向一種松、靜、空、靈,陶冶超然脫俗的心境。

太極拳的鍛煉過程就是調節心性的過程。行功走架時,身心各部講究松、靜、空、靈,舉手投足、身形變換貴在順其自然。長期練太極拳後,會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恬淡安然,不為七情、六欲所困擾。

Q3、都說太極拳可以養生,其科學依據是什麼?

我參加了美國舉行的世界太極拳論壇,外國學者對太極拳的科學性研究從數量和品質上都遠遠超出了國人的想像。由於科學本身就是以實驗研究為依據的,因此請允許我以科學實驗的舉例來回答。

舉例1:美國加州大學生物醫學院院長林欣教授(美國衛生部相輔及替代療法顧問委員會專家)自2002年起研究太極拳運動對身體的保健和康復作用,家父——陳氏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陳正雷老師應邀協助了林欣教授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太極等身心運動,可以通過對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進行有意識的調節、平衡,從而給習練者帶來身心的雙重放鬆。

舉例2:美國老年協會曾對太極拳做了研究,分兩組老人,一組練健身房的器械,天天練肌肉;另外一組練太極拳。結果練下來一對比,練拳的這組,平衡功能好,腦子反應快,走路不摔跤,骨折減少50%。最後美國人得出一個結論,太極拳比現代化的器械效果好得多。

舉例3:《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刊登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纖維性肌痛患者練太極拳可大大緩解慢性疼痛。塔夫斯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通過對66名參試纖維性肌痛患者進行「太極拳組」和「健身班組」對比實驗發現,79%的太極拳練習者切實感到病痛減輕。相比之下,只有39%的「健康教育」課程學員認為他們的癥狀有所好轉。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的科學家認為,太極拳幾乎沒有缺點,沒有任何副作用,學習費用與其他鍛煉方式相比也是很經濟的,應該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據統計,2006年全美共有230萬人修習太極拳,至2014年全球已有3億人在習練太極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