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周末六大證券、期貨交易所各有表態!這些提法值得關注

2018年,可以稱作為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的元年,對外開放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其中,原油期貨成功上市、鐵礦石和PTA成功引入境外投資者、《外商投資期貨管理辦法》正式頒布,行業對外開放的一系列政策正式落地。

12月1日-2日,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14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期貨在深圳召開。

國內六大期貨、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負責人就期貨及衍生品的對外開放、交易所海外布局以及服務實體經濟等熱門話題,作了交流和討論。

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

今年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並且“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步進行。

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薑岩表示,今年“引進來”的標誌性事件是3月26日原油期貨的成功上線掛牌。截至目前,原油期貨運轉情況良好,日均成交量達到單邊15萬手,持倉量達到平均3萬手以上,規模上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場。

5月4日,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成為市場又一個標誌性的國際化品種。

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王鳳海表示,早在2013年鐵礦石期貨推出時,大商所就進行了國際化布局。經過近7個月的運行,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實現了穩起步的目標。截至11月末,已有來自新加坡、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瑞士、阿聯酋、馬來西亞、香港、台灣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104家境外客戶開戶,有40家境外經紀機構參與業務委託,境外客戶單日成交量最高約6萬手。

鄭州商品交易所總經理熊軍表示,最重要的對外開放形式就是直接引入境外投資者。昨天PTA正式啟動引入境外交易者,第一天參與的客戶將近60個,成交量差不多2萬手,啟動首日取得不錯成效。

在海外布局方面,交易所也在同步進行。

“證監會已經批準我們在新加坡設辦事處,我們正在積極籌備,通過這個視窗進一步加大跟國際市場的聯繫。” 熊軍說。

相對於商品期貨,金融期貨對外開放相對於顯然慢了一步。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戎志平表示,衍生品本身既是投資者管理風險的工具,也是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必不可少的工具。境外投資者對進入國內衍生品市場的要求尤為迫切,因為在境外早已習慣在有衍生品的環境中投資。

服務實體經濟顯成效

證券期貨市場加快對外開放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服務。

王鳳海表示,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大商所近年來大力推動品種、工具創新和場外市場建設。2015年,大商所組織和支持相關期貨公司、保險公司,推出“保險+期貨”這一服務“三農”的新模式,引起各方的認可和重視,連續三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檔案。

“目前共計備案107個項目,其中“保險+期貨”項目87個、場外期權項目21個,涉及全國15個省區,現貨280萬噸,覆蓋約640萬畝土地,預計將為超過500個合作社、13萬個農戶提供風險管理服務。” 王鳳海說。

“服務實體經濟是期貨市場永恆的話題,是我們的生存之本。交易所方面,應該讓品種的定價更有效率,保證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保證更的好流動性、更低的交易成本、更便捷的交易手段;同時,企業應該考慮如何更好利用期貨市場,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熊軍說。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是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紹統認為,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組成部分,將與資本市場現有各層級的市場協同,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服務於科技創新。

從服務實體企業的角度出發,應該結合科創企業的特點和需求,增強發行上市制度的包容性,支持擁有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比較高、屬於高新技術產業或者戰略新興產業,並且達到一定條件的科創企業上市。

相對於科創板,深交所在推動中小企業和科技企業發展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王紅認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是資本市場的初心,深交所一直以來致力於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創新創業企業。截至目前,深交所有2130家上市公司,其中民營企業佔比達到80%,戰略新興產業的企業超過40%,創業板裡的民營企業的佔比更是鋼彈90%,為實體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王紅稱,下一步深交所推進創業板的改革,增強創業板覆蓋面、包容性,進一步優化創業板再融資的制度。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