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學研聯動:中國學者發起CAR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獲重要進展

665633097_meitu_1.jpg

由我國學者發起的新型CART細胞治療技術在腫瘤治療領域傳來振奮的好消息: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發布消息稱,由瑞金醫院等醫院,採用南京傳奇公司CART技術治療了17例複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獲得顯著療效,二期上市前臨床研究已獲國家葯監局批準開展。這是長三角生物醫藥領域產學研聯動的一大成果。

近日,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上海瑞金醫院與南京傳奇公司合作,聯合上海長征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在權威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的雙表位CART治療複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探索性臨床試驗」學術論文。

該論文是一項由研究者發起的多中心探索性I期臨床試驗結果。由上海瑞金醫院聯合上海長征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血液科,採用南京傳奇公司研發的針對BCMA抗原的雙表位CART細胞 (LCAR-B38M),治療了17例複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結果為:總反應率為88.2%,至隨訪截點,17例患者的中位隨訪時間為417天,總體生存率為63.5%,無進展生存率為53%。

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統第二常見惡性腫瘤,統計顯示,其在中國的發病率為1-2人/10萬,好發於45歲以上人群,嚴重威脅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對老齡化時代的人類健康提出了嚴峻挑戰。

過去20年,免疫調節藥物和蛋白酶體抑製劑的應用,大大改善了多發性骨髓瘤的預後,但其整體預後還是較差,亟待尋找新的治療方法。

這項研究主要主持者、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糜堅青介紹,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技術是目前新興的細胞免疫療法,當下較多應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療效,但CAR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研究剛剛起步,這項研究的喜人階段結果給患者帶來了全新的生機。

「很高興今天能幸運地站在這裡,感謝瑞金醫院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作為該臨床試驗項目的首批入組者,來自浙江的馬女士說道,2011年她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經歷了「驚心動魄的治療過程」,一度「無藥可救」,後來,瑞金醫院糜堅青醫生向她介紹了一項全新的CART治療臨床試驗項目。

「我沒有聽說過CART,我當時想的是,治療成功了,就是我的幸運;失敗了,就當我是為醫學作出貢獻,積累了經驗。」馬女士說,她自己也是一名醫生。

馬女士是幸運的。2017年4月28日,她入組治療,經歷兩周治療後,她的身體開始逐漸恢復。如今,兩年過去了,她的各項指標提示「完全緩解」。

糜堅青介紹,在17名患者裡,研究發現有兩例長期緩解的患者出現了骨髓正常造血,血漿免疫球蛋白由單克隆惡性增生轉變為多克隆正常蛋白,提示免疫功能恢復正常。

他們也發現抗CAR抗體的產生是導致疾病複發進展的高風險因素。為達到治癒多發性骨髓瘤的目的, 研究者在論文中提出CART未來可作為初發多發性骨髓瘤的一線治療;對複發難治患者需與現有的其他療法相結合,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治癒的希望。

基於這項CART I期臨床試驗顯示的令人振奮的療效,原國家食葯監總局於2018年3月批準了南京傳奇公司與國際同步在中國大陸地區開展CART細胞治療的II期臨床試驗,該試驗將進一步優化和規範治療流程和方案。

這項II期臨床試驗由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瑞金醫院作為牽頭部門,集合國內八家醫院,目標入組60名患者。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主任陳賽娟院士介紹,2019年3月17日瑞金醫院已收到第一個II期臨床試驗的CART細胞製劑,並於3月22日進行了第一例患者的細胞回輸。

這標誌著CAR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里程碑,II期臨床試驗結果將為新葯上市前提供重要的數據依據。

記者了解到,LCAR-B38M是南京傳奇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產品,上述研究結果與西安交通大學二附院已報導的結果都顯示了該產品優於世界其他同類產品,「中國創造」的生物治療產品有望成為國際舞台上引領該領域發展的新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腫瘤領域的前沿尖端研究項目也是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孵化」的重要成果之一。瑞金醫院院長瞿介明教授介紹,配套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建設,瑞金醫院已啟用300張臨床研究型病房,就是用於這類CART等前沿新型臨床治療研究,希望加速「未來技術」造福臨床患者。

上海市葯監局局長聞大翔表示,上海正在打造生物醫藥創新高地,葯監部門將及時跟進這類研究項目,配套國家葯監審評審批改革,全力推進此類高新技術的上市步伐,以儘快造福廣大患者。

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瑞金醫院陳賽娟院士、糜堅青主任、江蘇省人民醫院李建勇主任、上海長征醫院侯建主任(現任職於仁濟醫院)、南京傳奇公司CEO范曉虎博士為該研究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瑞金醫院許捷醫生、江蘇省人民醫院陳麗娟主任、瑞金醫院楊雙雙博士生和孫燕博士後,為該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獲得國家重點研究開發項目、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乾細胞治療協同創新集群等項目的支持。


作者:唐聞佳

編輯:朱穎婕

責任編輯:許琦敏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