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水氫發動機是怎麽回事,是新世紀“水變油”騙局嗎?

今天起來就被一個新聞炸了:河南南陽搞出了隻用加水就能跑的汽車!

眾所周知,燒油的汽車有很多弊端,首先就是油價高昂,幾百塊加滿油,跑得多的一兩天就沒了;加油不方便,要找加油站還要排隊;尤其是燒油的汽車不環保,已經飽受詬病。

要是今後的車隻加水,那該多好?只要在備份箱放根長水管,車跑不動了,隨便接個水龍頭加滿水就行。——車子自己用水製氫,氫氣燃燒就能變水;那我在排氣管上接個管子連在發動機上,車子豈不是可以變成永動機?

一定有哪裡不對!

那我們今天就來解釋這到底哪裡不對,以及真正的“水氫”技術是什麽樣的。

太長不看版:

用水製氫沒什麽新鮮的,作為前沿技術本身並沒有問題;

但如果宣稱隻用水就能變出氫能,不需要額外的能量來源,比如電能、酒精等,那就是騙子無疑了;

在有其他能源提供的情況下,車載水製氫在技術上完全可行。具體推廣模式和經濟性還待觀察。

製氫要耗能,不能隻加水

《南陽日報》報導中的這輛車,倒也不是直接就從“燒油”變成了“燒水”。這個用“水氫發動機”驅使的汽車,據說是車裡面有特殊的裝置,把水(甚至自來水、海水也行)轉化為氫氣,然後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給汽車供能。據《新京報》,“水氫發動機”的發明人曾在報導中說,不充電、隻加水,車輛續航能幾百上千公里。

在汽車上現場製備氫氣,這個思路本身倒是合理。因為氫能推廣中,如何安全有效地儲存和配送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畢竟氫氣易燃易爆,十分危險。如果能帶上更容易存儲的能量載體,在汽車上現場製氫,現做現用,也就回避了氫存儲運輸的麻煩。

這個路子可不是忽悠,而且是近來的大熱門,會吸引很多投資。這次報導的這個水氫發動機,就是湊的這個熱鬧。

然而,水製氫的過程中,水只能是氫元素的來源,不能是能量的來源。從水製氫,必然需要消耗能量。如果宣傳不需要其他能量來源的“水變氫”技術,那就和當年的“水變油”一樣,是純騙局了。

製氫能量從哪兒來?

氫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所以一直都有大規模的製氫技術,一般使用化石燃料,比如天然氣和煤炭,通過水蒸氣重整得到氫氣。這裡面氫的來源一方面是化石燃料裡面的氫,一方面是水,而化石燃料還在這個過程裡面提供所需要的能量。這種方法應用最廣,提供了全世界超過九成的氫氣。

另外一個能大規模提供氫的過程是電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的電。不過電可以來自於清潔能源(如風電、核電),還可以通過這個方法消耗電網多出來的電,把多出來的電暫時變成氫氣,需要能源的時候再使用氫,緩解了發電與用電不平衡的問題。所以這個方法最近也挺熱門。

光催化也可以分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這個過程裡面,提供能量的就是光了。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化學方法制氫、微生物方法制氫等。但總之,必須得有別的東西來為製氫提供能量來源

有真實的、類似“水氫發動機”的技術嗎?

純粹只靠水不可行,那“水氫發動機”有沒有可能是某種真實技術被報導誤讀了呢?這個可能性倒也不能完全排除。

“水氫發動機”聽著陌生,這個詞應該被發明不久,學術界還沒有普遍認可,技術路線也沒公開,沒人知道究竟是什麽。雖然我們都不知道這個事件中的“水氫發動機”技術原理到底怎樣(截至發稿時,南陽市各方還在“統一口徑”的過程中)。

但目前市面上確實有一種“水氫發電機”。這個名詞也是新的,應該還沒有得到學術界普遍認可,但是技術路線能夠查到。這種發電機,使用的原料不僅僅是水,還有甲醇。它通過“甲醇重整反應”製備氫氣,用於氫燃料電池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甲醇提供氫,水也提供部分氫,命名為“水氫”大概有這方面的原因。這個反應也是需要耗能的,由燃燒甲醇提供。

這條路線算是工業上重整製氫的一個微型化應用,國際上已經有了示範,國內在去年也有樣車進入測試。具體這條路線的優勢如何,經濟性如何,學術界有爭議,這裡不談,但是成功的話對於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的確會有好處。

此外,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乙醇來製氫。甲醇的來源基本上是化石燃料,很難沾到清潔能源的邊,乙醇則可以使用生物來源,這樣就是實打實的新能源概念了。這方面的嘗試國際國內也都能見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水氫發電機這個詞問世只有幾年的時間,但是醇水重整製氫的路線,在水氫發電機提出來之前很久,就已經出現在無數科學文獻裡面了。

當然必須要強調的是,這種“水氫發電機”需要醇水混合物隻加水肯定不行。而且,醇水重整反應的催化劑很嬌氣,對原料的純度有很高要求。報導原文裡提到對水的純度要求很低,這就和醇水重整路線不相符了。

金屬參與的製氫

有網絡消息說,車裡面使用了鎂或者鋁,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實驗室製氫的一個製備方案。技術上倒不是不可行,也符合廠家宣稱的反應物與水反應、然後反應物需要回收的說法,有可能車裡面裝了一定量的金屬或者其他能量載體,這個能量載體可以與水反應製氫,反應完畢後取出還原。

這個方案技術難點就是如何控制反應溫和進行,保證過程的安全性。這個反應放熱劇烈,會給體系的溫度控制帶來困難,控制起來還是需要一些工藝措施的;而且反應放熱多,也就意味著能量損失大,整體能量效率如何,就會讓人懷疑。至少文獻上並沒有這條工藝路線用於車輛製氫的報導,規模大一些應用的報導也沒有,所以其可行性、至少經濟性還是很令人懷疑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至少需要看到更多數據才能判斷

本文發稿前,青年汽車集團向多家媒體發出了正式回應:水氫燃料技術是與湖北工大聯合研發,原理是反應物催化劑的作用下、與反應實時製氫,氫氣經過氫燃料發動機產生電,最終使車輛行駛。

總之,如果隻用水、不需要任何外來能源,是不可能“將水變氫”的。

作者:橡樹村

編輯:窗敲雨 李小葵 李子 luna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