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能源車企騙保事件為何層出不窮?

5月23日晚,一則“水氫發動機河南南陽下線 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的新聞引起了輿論關注。許多從業人員認為,這是“水變油技術”老騙局的一種變體。

距離上次出現類似新聞還不到一個月時間——4月25日,銀隆新能源的大股東因涉嫌騙取國家財政補貼資金遭刑事立案調查。

其實,早在2018年底,就有媒體報導,由於優厚的政策補貼,中國大陸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繁榮發展,但也滋生出“騙補”的灰色地帶。甚至有人調侃稱:

“好不好並不重要,質量可不可靠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吃到政策的紅利,所以這些被批量生產出來的粗製濫造的玩意兒,在質量上、體驗上和保值率上都慘不忍睹。查遍資料,在國內都找不到一台同時滿足勉強能開和質量可靠這兩個條件的國產純電動汽車。”

本期頭牌觀點(ID:Toupaiguandian)盤點優質短評,一起來聊聊該如何規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機制。

在資本加持和政府招商的合力下,氫能產業跳出了自主技術"小試—中試—商業化"的路徑,產業鏈空白、短板亟待補齊,自主技術尚在驗證,資本大搖大擺地闖入,披著"國產的外衣",裝著"外國的芯",高吼著"自主技術","投資換市場"切中了政府"求政績"的訴求,兩股力量有如乾柴遇到烈火。

新產業需要資本,更需要理性。

氫能尚在"長身體"階段,卻被賦予了太多急功近利的東西—企業需要新產品,資本需要新題材,政府需要新動能,"小孩"被化成"成人"。

2018年被視為氫能元年,但中國在關鍵零組件、核心原材料上堅持自主研發的機構有幾家(不代表拒絕在全球範圍開展高水準的技術合作)?在核心技術尚未完成驗證前,每一年都是元年!

——@李重霖

原理上是可行的:鋁製氫,氫發電。報導失實之處在於,鋁是燃料,並不是催化劑。 必須要提的是,原理可行不代表產業化成熟,也不代表項目靠譜。說民科都抬舉它了,這就是騙子。進去的是水,燒完以後還是水,這完全違反了熱力學第一定律,和四十年前“水變油”的把戲一樣。

——紫晶立方.聯合創始人@張抗抗

仔細看我推測這個過程根本不是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而是其經過特殊處理的“催化劑”鋁與水發生反應產生了氫氣,氫氣再作為燃料供能,其過程消耗的就是這種“鋁”,本質上是製氫+氫燃料電池。而這項製氫技術是湖北工業大學在2006年便開始研發的成果,這次被青年汽車拿過來變成了忽悠人的“新技術”。

只能說南陽這次是本想搞個大成果,結果搞成了大新聞,相關人員的知識水準亟待提高,可笑。而青年汽車,在青年蓮花破產以後應該已經快經營不下去了,才在國內氫燃料的熱潮下搞了這麽一出,可悲。

——汽車工程師.知乎優秀回答者@史高拔

1. 氫能源汽車是繼電動汽車後的又一個熱點。 相比於鋰離子電池,氫氣的能量密度更高,加滿一次可以跑更遠,因此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國內外目前都加大了對燃料電池汽車的投入。

2. 水變氫,能量守恆是關鍵。氫氣燃燒成水可以釋放能量,根據能量守恆,想要從水中得到氫氣,也勢必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想要在沒有外界供能的情況下光靠加水就讓汽車跑起來,無疑是癡人說夢。

3. 超級催化劑,鋁可以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鋁並放出氫氣。在這個過程中,鋁和水一樣作為反應物被消耗,而不是作為催化劑催化反應。反應得到的氫氣作為燃料,供給發動機使用。從能量的角度來說,鋁金屬中的化學能,才是這套發動機的動力之源。

——@高楊

相關新聞的槽點已揭開了,技術可行性是有的,就不討論了。

我們來看看國外的汽車大廠類似的“產品”。

Ener-G-Force是奔馳為參加2012年洛杉磯車展設計挑戰賽而特別設計的公路巡邏概念車型,當年大賽主題正是“Highway Patrol Vehicle 2025”。

Ener-G-Force最大的亮點就是用水做燃料,通過hydro-tech converter的可再生資源轉換技術,將再生水轉化為氫燃料,再將氫燃料儲存到充電電池,加滿燃料可巡航800公里。

通過這個設計可以看到,其初衷在於相對極限環境下的車輛行駛需求,要在荒野中持續巡邏。

問題來了,常規出行下,該技術下的汽車產品應該是什麽樣?

——@Yan.L

水確實可以電解產生氫氣氧氣,但是需要消耗能量,而且效率很低。

燒油或者耗電來產生氫氣,中間是有能源損耗的,效率還不如直接燒油或者用電,屬於多此一舉的能源浪費。青年水氫燃料車很明顯就是這種套上“高科技”外殼的項目。

每一項政府補貼的政策頒布,都有大批想薅社會主義羊毛的企業家跟風出現,通過種種手段套到錢之後洗白上岸,出一本描述自己如何勵精圖治的自傳,以獲得社會認可。

真是好一群年輕有為的優秀企業家!書籍《亞洲教父》裡,把這種荒誕和滑稽描寫得十分生動。 這些人是社會的蛀蟲! 這是監管機制的悲哀,也是人民大眾的悲哀。

——長輝管理谘詢.谘詢顧問@陳廣順

想看更多新經濟熱點話題?來“頭牌觀點”社區,跟專業的職場人一起聊聊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