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湯顯祖的《牡丹亭》與莎翁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我認識湯顯祖已經好多年了。這回,第一次到他做了五年縣長的遂昌。整個遂昌,似乎都彌漫著《牡丹亭》的味道。

本來,我這位朋友是要光宗耀祖的,也一定會光宗耀祖,看看名字就讓人震撼了,顯祖,這可是每個人都朝思夜想的事呢。他有這個實力,十四歲就入貢,二十一歲考取舉人,理論上,他在二十多歲一定會考中進士的,也確實有好的機會,讓他陪當朝紅人張居正的兒子考試呢,他得第三,你得第一或第二,這樣的機會有兩次,因為張居正有六個兒子呢,都要考試的。張大官人的幾個兒子,果然也是將門虎子,有狀元,有榜眼。可是,這個想顯祖的顯祖說,他不願意,兩次都不願意。哼,不識好歹,你清高,那就自個兒慢慢考吧。

落第是自然的事。一直到三十四歲,他才考了個三甲第211名。

有了進士資格,那就好好做官吧,不,他不安分,他還自負,東提意見,西提建議,當官不久,就被貶了,貶得遠遠的,到南粵廣東徐聞,一個聽都沒聽到過的小縣,做典史,縣長官中,排名第四。大明王朝,縣長官不多,第四根本就不是常委級別,也就沒有什麽話語權。

幸好,他到了遂昌,這個小縣雖然偏遠,卻是他人生走向頂峰的地方。遂昌縣長,在遂昌,山高皇帝遠,我可以說了算吧。

嗯,在遂昌,確實是湯縣長說了算。

因為,在這裡,他實現了他的一些人生理想,愛民勤政,興辦教育,勸農田耕,滅虎除害。

我這位官運不怎麽好的朋友,一直愛好戲曲。從考取貢生起,他就想好好地發揮一下,無奈,你們懂的,讀書人以顯祖為最大成功目標,在那個環境裡,瓦肆勾欄,吹拉彈唱,都是下賤事,能有什麽出息呢?於是,戲曲的種子只好深藏起來,壓下,先壓下吧,先混好官場。

到了遂昌,這裡沒人敢說你不務正業的,這個愛好可以發揚光大了。《紫釵記》,改定發表;《牡丹亭》,構思醞釀。

石練鎮,石坑村,文化中心的長廊裡,十幾個昆曲愛好者,正在練習昆曲細十番。長笛,三弦,二胡,月琴,雲鑼,檀板,樂器花樣繁多。五六十歲的男男女女,操琴吹笛,手指節骨粗壯,顯然沒有專業演員的熟練,但音樂卻十分細膩,似乎是杜麗娘在泣訴她的愛情,“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我們聽得很認真,問得很仔細,生怕說出外行的話來。是的,在遂昌的好多地方,有許多百姓都有良好的昆曲素養,他們往往都會唱幾句。因為這是老縣長教他們先輩的,這是文化精神遺產,遺產可是要遺傳的,我們不能讓她丟失。

公元1616年,6月16日,66歲,湯顯祖離開了他鍾愛的戲劇事業。

都是6,難道是巧合嗎?我把這個6看成是樂,快樂的樂,是的,湯顯祖的用意就是,一定要發揮好自己的強項,讓百姓樂起來。這個社會太讓人壓抑了,我們已經夠焦慮鬱悶忙碌了,而戲曲可以陶冶情操,讓自己的內心安定下來。

西元1616年,4月23日,52歲,莎士比亞也離開了他鍾愛的戲劇。

某天,這兩位相差十四歲的戲劇大師,在天堂相遇,以下是他們簡短的對話:

莎:嗨,湯先生嗎?我知道您的《牡丹亭》呢,很紅啊,紅得京城都家傳戶誦。您看,在浙江遂昌,這麽多年了,老百姓還在惦記您呢。

湯:嗨,威廉,您好。我也知道您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呢,也很紅,轟動整個倫敦舞台。這麽多年了,連咱們中國也都在演您的戲哎。

兩人都哈哈大笑,連說難為情難為情。

莎:我有點疑惑的是,您為什麽將柳公子和杜小姐安排得這麽圓滿呢?事實上,杜小姐能還魂嗎?

湯:呵呵,我們需要快樂,中國講究有情人終成眷屬。我也有點疑惑呢,您為什麽將羅密歐與朱麗葉安排得這麽悲慘呢?您完全可以不讓他們死啊!

莎:有情人終成眷屬,真好,我那個朱麗葉必須死,他們兩家是世仇,不死不足以警醒世人。你們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不就是這樣的嗎?

湯:嗯,都好,都好。只要讓老百姓開心,能有益於世風的改善,能感化人的心靈,都好。

莎也連連點頭:還要感謝您呢,感謝遂昌百姓,他們在惦記您的時候,也一起惦記著我呢。

這也許就是遂昌的文化精神內涵所在了。

《牡丹亭》,就是遂昌文化的大調,主調,足以傳誦千年。

作者簡介:陸春祥,一級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浙江省散文學會會長,已出雜文隨筆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錦》、《筆記中的動物》、《筆記的筆記》等數十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