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婦「上懷」和「下懷」,除了肚子形狀不同,胎兒風險也不一樣

導讀:孕婦「上懷」和「下懷」有哪些的區別?

一直以為孕婦的肚子都差不多,在孕初期肚子微微凸起,到孕中期肚子會向上走一點,到孕晚期,肚子就會下墜。直到看到一個同事懷孕,肚子一直在上面,才知道肚子的位置並不一定都在下面,還可能在上面,這叫做「上懷」,通常的都叫做「下懷」。通過和同事交流,我發現上懷和下懷還是有些區別的。

孕婦「上懷」和「下懷」有哪些的區別?


1、肚子形狀不同

孕婦「上懷」就是肚子在上面,跟胃部離得很近。直到快要生的那一個月,肚子才會往下走,看著有點孕婦樣子了,之前一直看著像是胃撐大了的感覺。

孕婦「下懷」就是肚子在下面,整體上都偏下一點。到孕晚期,肚子下墜得厲害,必須要抱著肚子才能走路,有點搖搖欲墜的感覺,一不下心就要掉出來了。


2、身材不同

「上懷」的孕媽媽骨盆比較小,臀部變化不太明顯,從後面不容易看出懷孕。我同事就是這樣,懷孕後身材基本沒有變化。


3、孕媽媽身體感受不同

「上懷」的孕媽媽,肚子會頂著胃部和膈肌。相對來說食慾不是很好,吃一點飯就會感到飽,只能一天吃好多次,每次吃一點點,要不然胃部難受還不消化。這種情況的媽媽一般胖不起來,體重會控制的很好。因為膈肌受到壓迫,呼吸有時會有些困難,經常呼吸不暢,要大口地呼吸才可以。

「下懷」的孕媽媽正好相反,肚子壓迫著腸道和膀胱。相對來說尿頻更加嚴重,而且容易胎盤前置、恥骨疼痛、痔瘡、便秘等。而且因為肚子特別大,睡覺的時候會感覺很累,翻身也不舒服。還有的媽媽說懷孕才幾個月就腰酸背痛的,真是受不了。

胎兒風險不同


1、上懷

「上懷」會造成孕媽媽食欲不振,就怕媽媽調節不好,容易引起營養不足。所以「上懷」的孕媽媽一定注意少量多餐,飲食清淡一點,防止延誤給胎兒輸送營養。

「上懷」的孕媽媽容易呼吸不暢,就怕胎兒缺氧,所以要注意經常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注意胎動、按時產檢,預防胎兒缺氧。

「上懷」的胎兒為了適應狹小的空間,在肚子裡是豎著長的,入盆的時間比較晚,但是也不會影響順產,我同時就是順產,無撕裂無側切,胎兒發育很好。

2、下懷

「下懷」的孕媽媽食慾很好,但也要注意不要過分補充營養,防止胎兒過於胖大,分娩時不好分娩。

「下懷」的孕媽媽容易尿頻、恥骨疼、痔瘡等,不能做過多的運動,一定不能憋尿,防止造成更大的身體不適,影響胎兒發育。

「下懷」的胎兒空間比較大,基本上是在肚子裡橫著長,容易造成胎位不正,到28周的時候一定注意檢查胎位,及時糾正,以免不能順產。

總之,上懷和下懷都是可能存在的懷孕狀態,這兩種狀態下的孕媽媽在肚型、身材和感受上都有不同,胎兒的風險程度不同,但是注意飲食調節、注意產檢,胎兒都會健康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