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消化道疾病,不想做胃腸鏡怎麼辦?其實還有其他的檢查方法

俗話說十人九胃,十個人裡面九個人都有胃病。消化道疾病是很常見的疾病,而胃鏡和腸鏡是診斷胃病和腸病最主要的手段,因為胃鏡和腸鏡可以在直視下觀察胃腸道病變,還可以取一小塊病變組織,送去病理科化驗,明確診斷。同時,有一些病變可以直接做治療,例如息肉、早期癌症可以在胃腸鏡下切除。但是,很多人一聽到胃腸鏡檢查就直搖頭,因為要把一根管子從口腔或者肛門插進去,會有一定程度的不舒服,有的人甚至無法耐受所以,很多人就問,除了胃腸鏡檢查,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嗎?可不可以替代胃腸鏡檢查。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除了胃腸鏡檢查,還有什麼其他的檢查辦法。

首先,消化系統包括哪些組織和器官

按照食物消化吸收的順序,我們的消化系統從上往下依次是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直腸和肛門。消化道常見的疾病有很多,例如胃腸炎,胃潰瘍,胃食管返流,食管炎,食管癌,大腸癌,腸易激綜合征,痔瘡,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等。


胃腸鏡檢查


胃鏡檢查是從口腔插入一根帶攝影頭的軟鏡,胃鏡檢查可以觀察食管、胃和上段的十二指腸的病變。腸鏡檢查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大腸鏡,是從肛門插入一根帶攝影頭的軟鏡,可以將影像實時的傳送到顯示器上面,可以觀察直腸、結腸、靠近結腸的最末的一小段小腸。胃鏡和腸鏡檢查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胃鏡和腸鏡都是有創操作,儘管併發症發生率極低,但也是有可能出現各種併發症的,例如胃腸道穿孔、消化道出血等風險。


膠囊內鏡檢查

膠囊內鏡就像一個膠囊那麼大,膠囊內鏡有一個攝影頭,從口腔吞下去之後,藉助胃腸道的蠕動,通過不間斷拍攝,所獲取的消化道腔內影像被同時傳給信號接收系統,最後再被上傳到工作站,醫生通過觀察這些圖片,從而發現消化道有無病變。膠囊內鏡從口腔進去,最後隨著大便從肛門排出來。膠囊內鏡的優點是沒有痛苦,而且可以檢查小腸的病變,胃腸鏡都不能看見小腸的病變。缺點就是不能取活檢,更不能做治療,但是胃腸鏡可以,所以,膠囊內鏡不能完全替代胃腸鏡檢查。如果膠囊胃鏡沒有發現問題,也就是說陰性結果,那就可以避免胃腸鏡檢查。但是,如果膠囊內鏡發現胃腸道有病變,我們還需要做胃腸鏡檢查。

消化道造影檢查

消化道造影檢查也是一種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上消化道造影和下消化道造影。以上消化道造影為例,造影檢查的時候,吞入造影劑,現在一般使用的是鋇劑,鋇劑裡面同時加入了發泡劑,可以形成氣鋇雙對比。做上消化造影檢查的時候,可以動態的觀察鋇劑在食管和胃的分布情況,可以診斷賁門失弛緩,食管癌,胃潰瘍,胃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消化道造影檢查的敏感性較胃腸鏡檢查會差一些,有可能會遺漏一些細小的病變。

CT和MRI檢查

CT和MRI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像學手段,對於胃腸道的佔位性病變,CT檢查可以發現病變的部位,侵犯腸管的深度,有沒有淋巴結轉移。如果是腸癌,CT檢查還可以觀察有沒有肝臟,腹膜等器官有沒有轉移。CT檢查是術前分期最重要的手段,如果懷疑腸癌,術前必須做CT檢查。除了CT檢查,核磁共振MRI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MRI檢查軟組織解析度高,是診斷直腸癌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國際和國內的指南均一致推薦,直腸癌患者,術前必須做核磁共振檢查。CT和MRI檢查都是無創的,但是這兩種檢查對於早期病變不敏感,有可能出現誤診和漏診。


總而言之,胃鏡和腸鏡是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除了胃腸鏡檢查,還有膠囊內鏡,消化道造影,CT以及核磁等檢查可以考慮。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