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家|在朋友圈屏蔽父母,也是一種愛

撰文/葉克飛,專欄作家

大概幾年前,我寫過一篇關於中國代際關係的文章,一時影響不小,有媒體採訪我,也有書商聞風而動。有位出版界的朋友問我能否寫一本《中國式父母》,倒不是流行的“不是老人變壞,而是壞人變老”那套說辭,而是剖析中國家庭關係裡常見的缺乏獨立性和親情裹挾。

對於寫作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誘人的題目。它能引起許多共鳴,有足夠的社會性,還有暢銷潛質。但想來想去,我還是拒絕了。原因無他,這個話題過於尖銳和敏感,我必須考慮自己父母的感受。

作為獨生子女,我們這代人早早就被貼上了標簽,最常見的是“自我”和“自私”。但仔細觀察中國式家庭關係就會明白,獨生子女一代並不自我,也不自私,而是時常陷入自我與親情之間的掙扎。於我而言,“寫一本《中國式父母》”與“考慮父母的感受”,其實就是自我與親情的一次小小較量,我選擇了後者。

但我們的孩子卻未必會如此。前幾天與朋友一家吃飯,朋友的女兒正讀大學,成績優秀,談吐大方,又不失天真爛漫,毫無某些孩子過早“成熟”的虛偽與老氣。與母親如姐妹倆一般互相拆台的“沒大沒小”架勢,一看就知道成長於知識分子家庭的寬鬆氛圍,在中國家庭關係裡實屬少見。

臨走時,忘了因為什麽事,朋友太太對女兒說:“你上次那個朋友圈就沒給我們看嘛。”我心裡一樂,原來氛圍如此寬鬆融洽的家庭,孩子也在朋友圈分組呢,想起前些天看到的一篇網文,標題就叫《我不信有人沒在朋友圈屏蔽過父母》。這個結論當然片面,但它確實揭示了一個普遍現象——現在這代孩子,可跟我們不一樣。

父母為子女而活,子女為父母而活,這是普遍但不正常的家庭關係

之所以有“獨生子女自我和自私”的說法,多少是因為這代人的父母恰恰是從小就失去自我的一代人,對他們來說,任何“不一樣”都意味著“過分自我”。但隨著獨生子女一代逐漸成人,“自我”和“自私”這樣的標簽反倒成了最大的諷刺,因為事實證明他們並非如此。

前幾年在微博上見過一段引來無數點讚的控訴,大意是“我的父母經常說我這代人自私,可是,我從小聽父母的話,埋頭讀書,放棄了所有的興趣和愛好;我中學時因為收到男生的情書而被父母暴打,我聽他們的話,不再跟男生們說話;我高考時放棄了自己想去的城市和專業,聽他們的話讀了一個據說適合女孩子的專業;一直被告誡不能早戀的我,大學一畢業就被逼婚,為了滿足哭著催我結婚的父母,我找了一個根本不喜歡的人結婚生孩子……但我想不通,為什麽從未違背過父母意願的我,會因為想換一份工作、想晚一兩年生二胎、想做一點點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被斥為自私。自私的到底是誰?”

這其實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家庭關係,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感同身受,無非程度有所區別。

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全家寵愛的獨生子女一代,也因為父母長輩的人生遺憾,承載了巨大的期望。但現實中大多數人都無法實現父母的期望,許多人一生的巔峰甚至停留在高考。

這兩代人的家庭關係,也因為寵愛與期望,陷入了互相為對方而活的境地。父母辛苦一世,始終為子女而活,直到晚年仍沒有自己的生活,子女從小到大,從讀書到成家,始終在迎合父母的期望,不斷做出違心的人生選擇。這種兩代人都沒有自我的家庭關係,普遍但絕不健康。

在這種以親情為裹挾的家庭關係裡,“感恩”會變得十分刺眼。“中國家庭式感恩”近年來屢被詬病,就是因為它時常被異化為親情裹挾。父母們掛在嘴邊的“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你為什麽就不能趕緊結婚生孩子,你對得起我們嗎”,就是典型的親情裹挾。

其實,感恩本就應該是相互的。歐美家庭有一種習慣性表達,就是“感謝孩子給了我們如此快樂的人生時光”,但在中國家庭,感恩往往變成了單方面的“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

面對這種異化的家庭關係,每個人的選擇都不同,有人選擇唯唯諾諾,有人選擇逃避,有人選擇對抗。但無論如何選擇,本質都是一種悲劇。

在朋友圈裡屏蔽父母,或許也是一種愛

之所以許多人在朋友圈屏蔽父母,有選擇性地讓父母看到自己的生活狀態,是因為兩代人之間的巨大差異,這一點在社交媒體時代被無限放大。

在《我不信有人沒在朋友圈屏蔽過父母》一文裡,總結了幾個容易讓父母產生焦慮的子女朋友圈類型。

入門級的分歧是生活習慣類,比如晚上吃飯K歌看電影,正想發個朋友圈,結果發現已經午夜,為了避免第二天被父母批評晚睡,只好不發。如果實在按捺不住,說不定就會屏蔽父母發一個。又比如點了個外賣,父母立刻告訴你這個沒營養那個不能吃,雖然是為了你好,但如果你是一個北上廣深的996,每天都是加班狗,拖著疲憊身軀回到家,做一頓飯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奢侈的時間問題,再看看這些有真有假的養生學留言,說不定就會屏蔽父母,以免他們擔心。

生活習慣的分歧還好說,觀念的分歧才是真正的麻煩。你在朋友圈裡的形象,往往是父母最重視的事情。比如發個泳裝自拍,爸媽會讓你刪除,說影響不好,吐槽兩句工作,爸媽也會讓你刪除,說顯得太不成熟,偶爾插科打諢幾句,爸媽會說你不夠嚴肅。如果你就一些公共事件說了幾句,哪怕是在你自己朋友圈裡早已刷屏的尋常觀點,爸媽也會認為你走上了歪路。

歷史也是大型事故現場,哪怕你說的是史學界公認的觀點,甚至只是現在中學歷史課本上的說法,父母也會跑來告訴你這樣不對,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上學時的許多說法早已被修正。如果你膽敢對國學和中醫有所不敬,比如說《弟子規》裡糟粕太多,而且只是滿清落第秀才自己編的鄉下蒙學讀本,壓根不是什麽國學經典,父母也會說你太過偏激……

換言之,很多在你朋友圈裡早已司空見慣甚至已經相當老土的觀點,很可能會讓你的父母如臨大敵。

我曾說過,當下的老人與獨生子女一代,本就是歷史上差異最大的兩代人。前者因為教育經歷的相對不正常,知識體系和邏輯思維都有欠缺,當他們步入老年後,偏偏又遭遇了對老人最不友好的時代,非但沒有在網絡時代汲取養分,反而因為知識體系的缺陷,被充斥網絡的虛假養生學和心靈雞湯所蒙騙。後者有幸在開放中成長,並且有機會在網絡時代不斷修正三觀,但在成長中往往因為家庭的種種壓製,沒有學會好好溝通,時常導致紛爭。

從這一點來說,子女選擇在朋友圈裡選擇性地屏蔽父母,或許也是一種愛的表現。無論是在生活中避免父母擔心,還是在觀念問題上避免爭吵,都是一種雖然無奈但頗具智慧的退讓。

與許多人想象中不同,這種觀念上的家庭衝突更多發生在相對“高端”的家庭,比如知識分子家庭。“懂得越多,分歧越大”,是這類家庭繞不過去的坎兒。我有個朋友就曾說過,他不會再跟父母討論任何歷史和文化方面的問題,也不會再探討子女教育問題,只要他們不拿養老錢去買那些虛假養生產品就行了。

這種碰撞很容易被上綱上線為“不孝”,這是因為很多中國父母將“孝”等同於“聽話”。不過人類的發展史告訴我們,世界之所以進步,往往是因為下一代人不太聽上一代人的話。如果年輕的子女與老父母的三觀非常契合,或許不一定是好事,反而說明了子女知識結構與觀念的落後。

下一代孩子只會更早地不認同我們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非常難教,思想和觀念太過反叛。也有一些老人會將這一點歸咎於孩子的父母,認為是父母的“不正經”錯誤引導了孩子。

這可能冤枉了現在的年輕父母,小看了孩子的能量。

我們這代人,有幸在開放中成長,但仍然經歷過一定的匱乏。我小時候極愛讀書,但當時所能見到的課外書,無外乎四大名著和各種評書的單行本,可汲取的養分十分有限。直到初中,我才得以接觸日本動漫,並像其他人一樣將《足球小將》、《灌籃高手》奉為經典。直到大學時代,我才在淘碟過程中得以見到《楚門的世界》、《肖申克的救贖》等足以改變人生觀的電影神作……也正因此,我才無比感謝網絡時代的到來,感謝資源的極大豐富。

但我們的孩子從無這種匱乏。他們從小坐擁書房,從繪本到讀本,從歷史到人文,從藝術到文學,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只要他願意,閱讀量和廣泛程度隨時會超過當年一個二十幾歲的大人。他們在日本動漫和迪士尼動畫的熏陶下成長,從小看宮崎駿,也在電影院裡見識了無數3D動畫的瑰麗和想象力。因為資訊的豐富,他們對美醜的判斷,對事物的評判,對世界的認知,即使幼稚,也比我們直觀得多。

也正因此,未必是現在的孩子反叛難教,而是大人的傳統話語體系太過陳舊,很難“忽悠”孩子。如果大人的說教和灌輸真的奏效,教出一個看起來很讓人滿意的“小大人”,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他的老氣橫秋很容易招來同學的嘲笑。

可以預見的是,也許不用等到叛逆期,我們的孩子就已不再認同我們。而對於隱私的看重,對獨立性的追求,也會讓他們更早在朋友圈裡屏蔽父母。

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這一點,是去年見到兒子在讀《這就是德國》。這是一本德國歷史的普及性讀物,從民族的產生到國家的建立,從興盛到衰退,從教育到工業,從二戰時期的集體癲狂到戰後的復甦……如果我能在九歲時讀到這類型的書,對我的三觀會有多大的幫助,對文明的演進又會有如何直觀的感受?

上個周末,送兒子去學習編程。有朋友說,孩子一旦學了編程,就會將父母遠遠拋在身後,我們也會像現在不懂智能手機的老人一樣,在生活中遭遇巨大的技術壁壘。

再沒有一個時代的代際差異會像當下一般巨大,當老去的父母還在批評步入中年的我們太過反叛、遠遠沒有成熟時,我們在自己的孩子眼中已變得保守過時。

但我樂見這樣的局面,因為我知道,孩子越早不認同我們的知識體系和觀念,往往意味著他早早跟上了這個時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