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雲溪基金陽勇:“獨角獸”回歸是重大利好 看好醫藥股

  旗下兩基金去年收益超200%,今年他又發現了新機會——獨家對話雲溪基金陽勇

  摘要:前海雲溪基金搶下2017年私募股票多頭策略排行第一名,這家成立僅兩年的機構為何能異軍突起?華爾街見聞獨家對話雲溪基金掌門人陽勇,聽他講述交易歷程與投資機會展望。

  話題背景

  據WIND數據統計,2017年私募股票多頭基金業績排行榜中,前海雲溪基金旗下的雨山尋牛1號以超過200%的收益獲得冠軍。

  華爾街見聞發現,這是一家2016年2月成立的深圳地區私募,僅用不到兩年時間便一舉戰勝眾多私募老兵。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機構的掌門人有著與同行稍顯不同的“非典型路徑”,將自己歸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五大門派,並對醫藥股“情有獨鍾”······

  作為華爾街見聞搶鮮推出的“中國頂級基金經理訪談錄”,我們邀請到了前海雲溪基金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陽勇,他分享了投研理念與對未來A股行情的看法。

  人物介紹

  陽勇先生,雲溪基金和雨山資本創始人。湖南株洲人,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天津大學,分別獲得藥劑學學士和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他旗下的雨山尋牛1號2017年年內收益率為219%,另一隻基金雨山消費醫療1號,2017年收益率達218.6%。

  與“藥”結緣

  此前,陽勇給筆者留下的最大印象是其對醫藥股的多次唱多。實際上,陽勇本科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專業是藥物製劑學,主攻西藥。2002年畢業後,他入職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醫藥流通企業——國藥集團一致藥業,擔任大區銷售經理。

  長達10年的藥企銷售經驗為其轉型投資奠定了堅實基礎。實際上,陽勇最初供職的一致藥業是藥品總代理經銷商,各大知名藥企都會借其平台配送到各大醫院。這段經歷中,他對海內外藥企的市場份額、藥品競爭力、醫藥政策等醫藥產業鏈積累了大量一線經驗。

  同時,他最大“業務愛好”就是投資,曾以民間派、遊資派身份參與著股權與A股港股市場上。2006年,他就與風投機構投了一些互聯網前端項目。2010年-2012年期間,他辭去工作在天津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之後一段時間轉戰深圳數家漲停板營業部。

  對於投資風格,陽勇將自己界定為“系統分析門派”——價值選股、波段操作、技術入手、逆向思維。他將投資精髓概括為巴菲特式價值投資+漲停板遊資式的快速盈利。

  對於中國股市的派別,陽勇有著自己的劃分方法,比如但斌屬於基本分析流派(側重基本面選股,重倉長期持有,但熊市容易陷入被動);趙丹陽屬於行為分析派代表(側重擇時,關注市場環境與股民情緒,善於抄底逃頂,資金回撤率小,但牛市會過早離場);王亞偉屬於學術分析派(偏愛資產重估,組合投資效率高,但投資難度是需要特定知識機構、經驗和社會關係);遊資代表的技術分析派(關注市場供求均衡,更多是行情發動者,但價格投機最難把握)······

  美國投資家戴維斯曾指出,隨著公司利潤連年提升,每股收益增長帶來股價上漲,也使得投資者給予公司更高估值,股價大幅提升。這俗稱戴維斯雙擊模式,陽勇對此延伸出了“四擊模型”理念。

  由於每股收益是固定的,陽勇把每股估值進行細分,劃分為大盤估值、板塊溢價和個股溢價。此外,還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因素總結出一個模型:股票價格=每股收益*大盤估值(市場整體市盈率)*板塊溢價(或行業相對整體市場溢價)*個股溢價(相對板塊或行業溢價)。

  從狂勝到失血的新感悟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2017年年末,雲溪基金旗下的雨山尋牛1號累計收益率高達290%,2017年年內收益率為219%;另一隻成立於2017年2月的雨山消費醫療1號,2017年收益率高達218.6%。

  對於去年的戰績,陽勇對華爾街見聞指出,雨山尋牛1號配置了A股和港股的行業龍頭,集中在TMT、白酒、醫藥、家電以及房地產板塊。“首先是選擇行業,然後觀察行業龍頭業績是否長期向好,根據目標價觀察技術圖形確認買點。買入後的操作方法是集中持股和風格切換,比如從去年行情中從TMT向白酒家電切換。”

  陽勇指出,最開始運行私募時,由於資金管理規模較小,所以會有很多日內交易,換手率非常高,比如用15分鐘線和30分鐘線操作,使交易曲線更加平滑。據了解,雲溪運行第一年內沒有任何回撤,夏普比例(年化回報/回撤)較高,2017年上下半年分別是6.8和3.8。

  隨著基金規模擴大,陽勇更加注重倉位控制,比如2018年2月全球股市“大失血”中,雲溪基金的回撤達到10%並進行了大規模止損。“首先要考慮合作券商等管道機構的情緒,其次控制回撤後能保留二次探底上車的機會。這次大波動行情讓我們更重視倉位套保的重要性。”

  據格上數據統計,今年2月份第一周,眾多知名私募受行情巨震而“中招”,國內私募平均收益率只有-4.48%,股票策略型私募平均回撤比例高達5.61%。

  醫藥股機會再挖掘 

  對於2018年的投資策略,陽勇非常看好消費、科技和醫藥三大板塊的龍頭股,並反覆做波段以控制回撤。

  “總體來看,價值股會持續分化,業績好的公司會繼續創新高;周期股不確定因素比較多,但與鋰、鈷相關的產業營收增長迅猛,將是周期股的龍頭品種;中小創仍處於熊市,如果國家政策層面繼續打壓的話,很多質押比例高的中小創面臨崩盤,但注冊製放緩推出將緩和中小創跌幅或估值下移。今年可能出現一批有預期有業績的科技龍頭率先走出底部,甚至不排除走主升浪。特別是國家對芯片、人工智能投入很大,這裡將誕生一批黑馬······”

  對於醫藥板塊,陽勇非常看好創新藥的投資機會。“過去,資金看好潛江製藥(已退市)、做眼藥水的馬應龍等這類醫藥股。但是,這類公司藥品價格只有十幾塊,算上人工成本和製造成本,毛利率非常低,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大牛股。隨著一二線城市老齡化人口的增加,慢性病用藥量需求會非常大,且藥品價格相對昂貴。只有製造幾千塊、幾萬塊一盒藥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賺錢機器,並成為大牛股。”

  陽勇進一步強調,“市場變得越來越有效,更重視藥企的品牌效應,資金不再亂炒,而是追求創性能力強的龍頭公司。”

  各大基金對醫藥板塊青睞度正在增加。銀河證券通過測算發現,2017年第四季度醫藥股持倉比例(不包括港股)為 9.67%,較 2017第三季度上升 0.83%。截至2018年3月中旬,至少8隻生物醫藥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

  此外,陽勇並不看好仿製藥和原料藥。“仿製藥利潤增長太慢,面臨同質化市場競爭,不僅沒有壟斷型利潤,且每年利潤都在下滑。原料藥企更大意義上屬於化工板塊,本質是2B業務,並沒有定價權,且無法獲得超額利潤;雖然供給側改革給原料藥企帶來毛利率回歸,但產能過剩格局並未真改變。”

  “獨角獸”回歸是重大利好

  今年3月以來,“獨角獸”成為A股市場的熱詞,監管層支持中概股回歸,富士康36天成功IPO過會。兩會期間,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更表示,將很快推出中國存托憑證(CDR),這意味著海外上市的獨角獸企業回歸A股提速。

  陽勇認為,獨角獸的回歸有利於A股形成更健康、更市場化的估值體系,將扭轉以前莊家興風作浪、上市公司渾水摸魚的非理性狀態,改變過去追求短期利益的市場氛圍。

  “中概股回歸將重塑中國股市的估值體系、加速去散戶化,市場將出現真正的價值投資。實際上,科技股是最有價值的板塊,業績有爆發性增長動能,而消費股更多平穩增長,兩大行業股票的彈性截然不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