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兒好冷,想要寶寶不咳嗽、少生病,這個事情媽媽要了解

時間飛快,還有二十天就是2019年了,已是深冬,寒潮一輪接一輪的來襲。

如果說夏天最愜意的是冷氣機、wifi、西瓜,那麼冬天的標配莫過於暖氣、火鍋、電視劇了。冬季本就是吃喝些熱乎營養的食物,「進補」的好時機,尤其是抵抗力差的孩子,更應該藏陽、養陽,為明年的身體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很多家長覺得,大人補不補倒是無所謂,但是孩子的身體絲毫馬虎不得。尤其是現在,天這麼冷,寶寶特別容易被感冒、咳嗽等問題纏上。所以媽媽們關心則亂,從入冬開始就給寶寶補這補那,希望寶寶吃好吃營養,能增強體質,平安度過整個冬天。反而破壞了孩子的體質,使寶寶咳嗽久不愈,感冒、發燒、腹瀉、上火等小毛病不斷。

想要寶寶不咳嗽,少生病,這件事媽媽一定要知道:

寶寶陽氣盛,精氣神足,活動量大,新陳代謝快,即使是氣象寒冷的冬季,也不會存在陽氣不足的情況。

然而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營養學缺乏常識,片面的認為大魚大肉才是「營養」。每天給孩子攝入大量肉類進補。殊不知,「魚生火肉生痰」,這類食物不僅給消化帶來負擔,損傷脾胃,還會助長內熱,阻礙濕氣運化。使得寶寶陰不足而陽有餘,從而咳嗽痰多、火旺、體質弱易生病。

還有各種甜食、零食,現在的孩子在吃方面都虧待不了。有孩子的家裡往往隨處可見零食、糕點。不僅沒有營養,還會耽誤孩子吃飯,造成營養不良。此外「甜助濕助熱」,甜食吃多了會傷脾、滋生內熱,還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所以,中醫常掛在口頭上的「孩子的病都是吃出來的」,現在的寶寶不是營養不夠,而且吃的太雜、吃的不對、補得太過、補得不全。冬天應該收斂陽氣、滋陰補陰,如果寶寶眼袋大、脾氣急躁、掌心潮熱、舌頭髮紅,就不要再一昧吃肉進補了,會滋生內熱、加重陰虛。

冬天想讓寶寶不咳嗽、少生病,記住5大要訣:

1、調整作息,早睡晚起。冬天夜長白晝短,順應自然規律,作息也要適當調整,早點睡覺,適當推遲起床時間。

2、注意保暖,捂好三處。天冷了,做好保暖至關重要,「寒從腳起,尤其是離心臟最遠的雙腳,容易出汗的頸背和腸胃所在腹部,這三處一定要捂好。

3、調理脾胃,改善體質。每天喝水或者在輔食、粥中搭配多桿雙糖喝,可以增強腸道免疫,提高消化酶活性,增強脾胃活力,改善孩子體質。

4、規律運動,多曬太陽。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每天帶孩子參加戶外互動,曬曬太陽,有助於增強抗寒能力,增強抵抗力。

5、飲食均衡,清淡為主。冬天滋陰為主,減少熱性的魚肉蛋奶,要多吃生津潤肺、健脾養胃的蔬菜水果。比如山藥、蓮子、蕎麥、南瓜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