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生十八功

養生十八功

一、靜坐

兩腿盤膝坐在床,二目微閉不亂想;

用鼻調息五十次,意守丹田切莫忘。

兩腿盤膝坐,輕閉雙目,含胸,舌輕抵上齶,兩手四指輕握大拇指,大拇指輕扣勞宮穴(道家稱此手法為握固),然後將兩拳分置於兩側大腿上,意守丹田,用鼻吸鼻呼50次,初練者可採用自然呼吸法,以後隨著練功的時間加長,呼吸可以逐漸加深,也可以採用深呼吸或腹式呼吸法。

通過靜坐的鍛煉,可以安定情緒,排除雜念,放鬆肌肉,平靜呼吸,可以使大腦神經得到很好的休整,也為做好以下各功做準備。靜坐後要求深呼吸50次,可使肺臟吸氧排碳的功能增強,並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

養生十八功

二、耳功

兩手上下摩耳輪,各十八次聽力真;

掩耳用指嗚天鼓,預防耳聾治頭昏。

用兩手大拇指和食指內外夾住耳朵,其餘三指回扣手心,分別上下按摩耳輪18次;然後以兩手魚際處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後腦部,用食指壓中指並滑下輕彈後腦部24次,可聽到咚咚響聲(舊稱鳴天鼓)。

後頭枕骨內是十二經絡的諸陽經聚會之所,又是小腦所在部位,故輕擊可以清醒頭腦,增強記憶,特別是在早起和疲勞之後,效果更為明顯。由耳針圖解就可以了解到,耳部組織和全身的各臟腑器官都有密切的關係。中醫講究腎開竅於耳,經常按摩耳輪可以刺激聽覺神經,使其興奮性增高,聽力增強,可以提高腎功能,可以防治耳鳴耳聾。鳴天鼓可給大腦以溫柔的刺激,有調整中樞神經作用;鳴天鼓還能刺激循環中樞和呼吸中樞,使心肺功能改善,同時可以使頭腦清醒,耳聰目明,對解除頭昏頭痛也有幫助。

養生十八功

三、齒功

方法簡便叩齒功,上下牙齒輕輕碰;

每次相叩三十六,堅固牙齒防牙病。

思想集中,排除雜念,凝神聚志,上下牙齒輕輕叩合36次(不要用力相碰),然後將上下牙齒錯開,再輕叩合牙齒36次。自覺有熱氣上沖於腦部為宜:如無,可以增扣叩齒次數以求效果。

中醫講究腎主骨,牙齒屬骨,是骨的末梢,同筋骨也有直接關係,而且同脾、胃、肝、腎、大小腸等內臟活動也有密切聯繫。因此,經常叩齒可以刺激牙齒,調節血壓,改善牙齒和牙周圍的血液循環,保持牙齒堅固、結實、耐久,預防牙病的發生;如牙齒動搖、脫落,可止牙疼;同時也可以起到健腎強腎的功效。

養生十八功

四、舌功

舌在口中旋運行,旋畢鼓漱玉泉湧;

津液務須分三口,徐徐咽人丹田中。

用舌在口腔內上下牙齒外運轉,即舌尖由右頰向左頰轉動,一吸一呼轉一圈,左右各旋轉1 8次,內外轉畢,口內自然產生了唾液,此時不要咽下,接著做下一個漱津功法。

舌在口內轉動,可以活動腮腺、下頜腺,以及無數散在的小唾液腺,分泌唾液以助消化。傳統中醫認為舌和臟腑經絡有密切的關係。舌為心之苗,心病都與舌有關:脾經連於舌根,散於舌下;腎經也通舌根:肝經行頰裡環繞口唇。喉嚨發音更離不開肺氣。舌的活動還連帶到任脈。因此,舌的活動對臟腑一切疾患都有補益。

五、漱津

閉著嘴,將舌功所生唾液鼓漱36次,分3小口咽下,咽下時會發出聲響,用意識誘導著唾液慢慢到丹田部位。初練習時可能津液不多,但經常練習自然會增多。

漱津可激發消化腺的分泌,使胃腸液分泌增多,改善消化功能,增進食慾,促進營養吸收。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唾液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能消除致癌物質的毒性,能幫助腸胃消化,能抗衰老,可以延年益壽。傳統中醫也很重視,如道家將其歸為人身三寶之一,修鍊家更有惜津如命之說,《黃庭內經·口為章第三》日: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液災不乾,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練顏。由此可見津液的重要性了。

養生十八功

六、鼻功

鼻功指背先擦熱,兩指夾鼻上下搓:

各十八次數目足,預防感冒清肺火。

先將兩手大拇指指背擦熱,然後用兩手大拇指指背夾鼻,輕輕地擦鼻翼兩側(以迎香穴為中心)各1 8次。

練習此功可以使鼻腔血液暢通,溫度保持正常,從而使吸進去的空氣變溫,使肺臟受冷凝空氣的刺激減輕。此功能增強上呼吸道抵抗力,可通肺氣、瀉肺火、補肺虛,除肺經之一切疾患,有預防感冒和治療慢性鼻病、過敏性鼻炎的作用,對鼻塞有時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養生十八功

七、目功

目功用指擦雙眼,擦畢使晴左右旋:

防止目疾增視力,堅持練功有效驗。

輕閉兩眼,拇指微屈,用兩側指關節處輕擦兩眼皮各1 8次。再用兩大拇指背輕擦眼眉各1 8次。再輕閉兩眼,眼珠左右旋轉各18次,中醫理論認為,眼睛的功能同五臟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有腎病的人,其瞳子多昏暗。目功可以使眼部氣血暢通,肌肉保持豐

滿,到老年也不發生眼簾下垂現象。能促進眼球和眼肌的活動,加速血液循環,防治目疾,增進視力,所以對預防近視和遠視也有一定的療效。

養生十八功

八、面功

面功用手上下擦,三十六次數莫差:

能減皺紋清頭目,顏面紅潤神煥發。

將兩手掌互相摩擦發熱,用兩手掌由前額經鼻兩側往下擦,直至下頜,再由下頜反向上至前額,如此反覆進行,一上一下共36次。

練習此功可以使手足三陽經絡之脈氣都活動起來,其主流為多氣多血之胃經。可以消除胃腸之脹滿,增進食慾,解胸間鬱悶,治局部之顏面神經麻痹。能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增強顏面神經活動,使面色紅潤光澤。

九、項功

兩手相叉抱後頸,雙臂與項力相爭:

三至九次均亦可,能去頭昏與肩痛。

兩手指相互交叉抱於後頸部,抬頭向上仰視,兩手與頸部爭力3~9次。然後再用兩手搓頸項1 8次。

頸項為十二經絡之通路,全身經絡與頸項都有聯繫,尤其是兩側腦下大動脈更為重要。活動頸項可以使經絡疏通、血流暢旺,減少供血不足之疾患。能去肩痛、目昏,使血液循環良好。對咽炎、喉嘶啞疼痛、頸項強直、骨質增生、半身不遂等疾病均有較好的療效。

養生十八功

十、肩功

肩功以手按肩端,左右各揉十八遍:

防治上肢肩周炎,活動自如任舒展。

以左手學揉右肩18次,再以右手掌揉左肩18次。

練習此功可活動手三陰、手三陽經絡,可促進肩部血液循環,治療和預防肩關節炎和肩關節周圍炎、骨質增生以及上肢運動障礙等疾病。另外,還可對心肺疾患和胸膜粘連有一定的療效。

十一、脊功

兩手輕輕握雙拳,二目平視兩臂彎;

前後各擺十八次,輸通血脈脊骨堅。

兩手輕握拳,兩上肢彎曲,肘關節呈90度,前後交替擺動各1 8次。

練習此功能促進肩關節及胸大肌的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也有增強內臟機能活動作用。

養生十八功

十二、腰功

妙處無窮搓腰功,能治腰病與痛經;

兩手擦熱搓腎部,帶脈通暢腰力增。

先將兩手互相搓熱,以熱手搓腰部兩側各81次。

傳統中醫認為:腰乃腎之府也。腰眼位居帶脈(即環繞腰部的經脈)之中,也是腎臟所在部位,最喜歡溫暖厭惡寒冷。用手搓之後,腰部勢必發熱,這樣就不僅溫暖了腰部,而且可以疏通帶脈,久練到老,腰直不彎。腎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腎經穴道氣血旺盛,可增強腎臟功能,疏通帶脈的氣血循行,能促進腰部血液循環,消除腰肌疲勞,防治腰痛、痛經、閉經。

十三、尾功

食指中指相併攏,輕搓尾骨血循行;

上下相搓三十六,防治肛疾有效應。

用兩手的食指和中指揉尾骨部,兩側各36次。

練習此功可以使椎骨周圍的血液循環加強,活血散結,防止椎管狹窄疾患;可以刺激肛門周圍神經,改善其活動功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能防治脫肛及痔瘡等疾病。

養生十八功

十四、腹功

手掌相搓熱氣盈,繞臍按摩順蠕行;

左右各數一百次,改善消化食慾增。

將兩手搓熱,先用左手手掌沿大腸蠕動方向繞臍作圓圈運動,即由右下腹至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而返右下腹,如此周而復始100次,再將兩手搓熱用上法以右手擦丹田1 00次。

擦丹田能增強內臟功能,調整內臟活動。古人雲:「呼吸出入繫於此,陰陽開合存乎此。無火能使百體皆溫,無水能使臟腑皆潤,關係全身性命,其中一線不絕,則生氣一線不亡。」揉小腹可以祛寒,防治下焦氣熱、小便氣臭、腹部膨悶脹疼、結津實熱、食積火盛、二便不通等症。

如有遺精、陽痿、早泄病,可用一手兜陰囊,一手擦丹田,左右手各擦81次,古書記載:「一擦一兜,左右換手,九九之數,真陽不走。」擦丹田也可以幫助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有解除便秘、腹脹的作用。一擦一兜可有強精固腎的作用,對上述癥狀有一定治療意義。

養生十八功

十五、膝功

身體端坐調氣息,兩手同時揉雙膝:

左右各揉一百次,步履強健效果奇。

用手掌揉膝關節,兩手同時進行各100次。

膝關節在人體活動時承受重量最大,而且多橫紋肌和軟骨組織,血管的分布較少,故最惡濕怕寒,也容易發生勞損。如能經常揉擦,則可以增高膝部的溫度,驅散風寒,靈活筋骨,從而提高膝部功能,可有防治關節病作用,防止驚風抽搐,使關節靈活,並能強壯腿力。

十六、足功

洗完腳後擦湧泉,搓足百次左右換;

能治頭暈與失眠,降低血壓有效驗。

用左手中食指擦右足心100次,再用右手中食指擦左足心1 00次。

中醫認為,腳心屬於足少陰腎經,此經起於腳心,止於胸上部,是濁氣下降的通道,所以搓此處可以導引腎臟虛火及上身濁氣下降,並能舒肝明目,能調節心臟功能,能舒降血壓,可以治療頭暈目眩等病症。熱水洗腳後再練習效果更好。

十七、織布式

身體端然坐在床,兩腿併攏伸前方;

雙手推拉三十六,活通血脈保健康。

坐式,兩腿伸直併攏,足尖向上,手掌向外,兩手向足部作推動姿勢,同時軀乾前俯,並配以呼氣。推盡即返回,此時手掌向裡,配以吸氣。如此往返30次。

練習本功能舒松腿部肌肉,除酸解痛,消除疲勞,使腿部靈活,增強步行能力,尤其腰部活動範圍較大,有治療腰痛、腰酸的作用。

養生十八功

十八、和帶脈

二目平視自然盤,兩手相握腰部旋;

左右各轉十六次,強壯腰力保腎元。

自然盤坐,兩手胸前相握,上身旋轉,自左而右轉16次,再自右而左轉16次,探胸時吸氣,縮胸時呼氣。

本功有強腰固腎、增強腹腔臟腑功能、提高胃腸活動機能、幫助消化吸收的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