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四線城市房價迎來最後一漲?

作者:三尺寒(肖磊看市特約作者)

摘要:在收入水準停滯、人口老齡化,以及資源繼續向更集中的大城市群流動之際,短暫的政策性澆灌,對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可能僅僅是一劑強行針。

2019年1月,中國央行累積向市場淨投放各類短、中、長期貨幣流動性,總計規模超過2兆人民幣,真正實現了中國貨幣供給的“好采頭”。為何會如此主動積極的釋放貨幣流動性呢?我們認為,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刺激經濟,努力保持中國經濟能夠繼續實現中高速發展。

2018年第四季度的中國消費數據出現同比增速下滑,這引發了市場對中國消費降級的猜測。但我們認為,雖然2018年中國汽車的實際銷售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但中國房價卻保持著整體的價格堅挺。中國樓市執行著嚴格的房地調控政策,而且是“限買”不是“限賣”,這本應是滿足剛需,限制炒房的,是會壓低房價的,可現實確是剛需群體們在不停的買入房產並維持房價堅挺,甚至在二三四線城市更多的保持著持續的房價小幅上漲趨勢。顯然,中國消費並沒有降級,而是消費結構和需求導向的新變化,新趨勢。

當然,以河北燕郊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周邊“環城樓市帶”,出現明顯的高房價泡沫破裂也屬正常,畢竟一個小小的工農業縣城,僅僅因為離一線城市不過百公里上下,就炒出一兩萬的超高房價,確實是偏離的了“房住不炒”的真實世界。

我們認為,中國一線城市受困於超高房價的製約,即使後續的市場剛需群體依然龐大,但多屬於外省戶籍的務工人員。這些人能夠成為有能力、有資格的新增購房群體人數是非常有限的,反而會因為一線城市功能疏解,而不得不出現常住人口下降,住房需求減少,二手房供給增加的現實。因此,中國一線城市的超高房價難以維持太久,會繼續保持緩慢回落的整體態勢。

中國二線城市主要是各省會城市和幾個熱點城市,房價多為本省或本地區最高的城市。因為人口集中,產業豐富,又是交通和文化中心,因此,城市人口多已達到飽和狀態。同時,曾經一度熱炒的二線城市房價收入比(總房價與家庭年收入)也已經達到10以上,遠高於4——6的合理區間,不再吸引剛需們追高購房。所以,二線城市房價也難有明顯上漲跡象。

我們認為,中國三四線城市房價更具有上漲空間。這一類城市群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周邊,同時下屬行政區內又有大量農業居民人口。因為中國城市化進程還在加速進行中,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將全面普及,農村空心化越發嚴重,農村教育逐漸向所屬城市並攏,這些未來發展趨勢,最終會引發一場中國三四線城市人口爆發式增長的浪潮。

結合中國農村的改革方向,我們預測,未來中國農民宅基地將以城市住宅的方式進行置換,保留農民耕地使用權,鼓勵有償轉讓或並入農業生產合作社,並將退出的農民宅基恢復為耕地,置換城市擴張所佔用的耕地面積,實現中國耕地總面積不減,但城市擴張還能科學有序進行的良好發展目標。

惟有如此,中國農村空心化問題、高投入低產出問題、生活汙染不能集中處理問題,醫療教育不完善等問題才能真正解決。並在節約大量耕地、土地的基礎上,實現撤村並鎮,增加三四線城市人口,減少對中國幾十萬村級部門的基礎設施投資,集中資金發展三四線城市綜合居住環境的巨集觀調整目標。

正因如此,我們認為,中國在2019年初的超寬鬆貨幣信號,表明中國將加快對農村問題的解決,從而也支持三四線城市發展,這為三四線城市房價還將繼續上漲提供有力支撐。但也可能是三四線城市房價的最後一漲,在收入水準停滯、人口老齡化,以及資源繼續向更集中的大城市群流動之際,短暫的政策性澆灌,對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可能僅僅是一劑強行針。

文/三尺寒

更多獨家分析,歡迎關注肖磊看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