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京上海合肥之後,大灣區又獲一張“王牌”

每經記者:吳林靜 每經編輯:劉豔美

近日,《關於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正式發布。根據報告,今年要推進、實施70個重大工程和項目。其中提到:支持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3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什麽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簡單來說,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台,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台。

2016年底,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規劃文件公布後,包括南京、武漢、西安、成都、杭州等眾多城市在內,都曾提出申請。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北京懷柔的建設方案,相繼於2016年、2017年獲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批複。但誰是第四個,一直懸而未定。

城叔注意到,70個重大工程和項目還包括:研究和大力支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視為“官方宣傳”認證。

今年1月,中科院2019年度工作會議新聞發布會上也傳出消息:中科院、廣東省將共同爭取建設珠三角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進一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各地瞄準新“賽道”

對許多人來說,“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個概念可能比較陌生。不同於“科技中心”,“科學中心”更強調基礎研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2016年12月23日印發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國發[2013]8號)(下稱《規劃》),是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正式文件。

對於為何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規劃》明確:“從國內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成為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創新資源。掌握國家戰略必爭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搶佔科技創新的戰略制高點,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難題,越來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支撐。”

如果說科學研究如同一條河流,那麽基礎研究是“上遊”,決定著“中遊”的技術創新和“下遊”的技術推廣及產業化。

面對當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學科布局不平衡、整體數量和原創設施偏少、科學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發揮不夠充分等問題,《規劃》要求,初步建成若乾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發令槍”一響,各地躍躍欲試準備“搶跑”。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湖北的多名科教系統全國政協委員聯名上交提案,呼籲國家從多個方面支持武漢建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2018年,也是在全國“兩會”上,南京市長藍紹敏在江蘇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懇請國家支持南京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推進與上海張江、合肥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聯動,打造“滬寧合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示範帶”,形成原始創新“高峰”。

同年,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提出:要規劃建設國家級綜合性科學、技術中心。

對此,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產業科技發展研究所所長劉峰此前受訪時表示,各地謀求轉型上的積極性,值得鼓勵。不過,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肯定不是以實現短期經濟效益為目的的,還是要以追求科學規律和真理為導向,是一個城市的長遠規劃,必然會對城市產生重大影響”。

大灣區憑什麽上位?

可以說,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體現國家整體科技力量、地方科技水準的重要標誌,將代表國家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

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內容。珠三角爭取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算是“鋪墊”動作。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項重要支撐。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原主任吳季統計100多年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成果發現:約1950年以前,只有1項來自大科學裝置;1970年以後,就有超過40%來自大科學裝置,比如天文望遠鏡或者科學衛星、加速器等;到1990年以後,這一比例高達48%。

目前,我國已建成大科學裝置22個,國家“十三五”規劃新建大科學裝置16個。時至今日,上海、合肥、北京均是大科學裝置高密度布局城市,已建成13個,規劃新建7個,佔全國38個國家級大科學裝置52%。

看珠三角地區,去年8月23日,位於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通過國家驗收、投運,這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散裂中子源的國家。此外,江門中微子實驗站正按計劃推進建設,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惠州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已於2018年底開工建設,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也將於近期開工建設。

重大科研平台則是吸引和匯聚頂尖科學家,開展重大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載體。2018年,東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揭牌,佛山先進製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正式定名為“季華實驗室”……關於廣東省實驗室建設的重磅消息不斷傳出。加上之前已經啟動的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建設正如火如荼,國家實驗室“預備隊”正式開跑。

一大批科研人才也正向珠三角地區聚集。廣東省大力實施“珠江人才計劃”“揚帆計劃”“廣東特支計劃”等,吸引一大批優秀創新人才團隊落戶。依托香港、廣州、深圳等城市知名院校,培育一批院士科學家團隊。

如何驅動經濟發展?

那麽,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對於城市而言又意味著什麽?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提到:依托北京、上海、安徽等大科學裝置集中的地區建設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科學技術重要發源地和新興產業策源地,在優勢產業、優勢領域形成全球競爭力。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安徽大學校長匡光力此前介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承載著推動國家創新發展的重要使命,是重大原創科學成果和顛覆性技術的搖籃,同時也是基礎科學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集聚地。

換言之,基礎研究突破、前沿科學研究,終究要轉化為產業技術,驅動經濟社會發展。

合肥就曾提出,圍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有核心層、中間層、外圍層和聯動層四個層級的建設。其中“外圍層”是科學中心建設的重要外延,主要是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形成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而珠三角地區有著獨特的產業結構:除大量高新技術產業外,還存在許多不同的傳統製造業,這為智能製造、人工智能、新材料、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技術與傳統製造業結合奠定了基礎。

去年10月,在浦江創新論壇上,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透露,面對粵港澳大灣區難得的歷史機遇,廣東正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積極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同時也將廣東省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與整個大灣區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行統籌部署,協同推進。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