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廣東製造業搶佔產業鏈話語權,人才匯集給企業底氣

從820萬歐元並購德國施耐德,到TCL越南公司新製造基地在越南新加坡工業園正式開工建設,17年來,總部位於廣東惠州的TCL集團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當年“敢為天下先”的蓬勃朝氣。如今TCL集團成為了海外優質產品和服務的輸出方,也悄然撕掉了電視生產商的標簽,在資本及技術密集的半導體顯示產業賽道上奮力追逐。

越來越多的“TCL集團”們開始向中高端產業進階,並搶佔產業鏈話語權,這份底氣源於一流人才的匯聚。

“在廣東,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一再證明,抓人才就是抓發展,人才優勢就是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億緯鋰能”)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袁中直表示,營商環境改善、減稅降費等能為企業發展創造較好的環境,但人才創新令企業機甲狂潮的內生動力,才是企業發展的永動機,區域經濟的活力之源。

為了打造人才高地,廣東省實施了“珠江人才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全面推行人才優粵卡政策,累計引進創新創業團隊194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撐。

2018年,廣東省研發經費支出超過2500億元,佔生產總值比重達2.65%;技術自給率達73%,區域創新綜合能力排名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4.5萬家,近兩年翻了一倍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明顯,技術合約成交金額突破1000億元。

政府掃清創業顧慮

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中,廣東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廣東省年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已經實現了研發機構全覆蓋。

為了創造有利於企業提升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制度環境,廣東省還制定頒布了“科技創新十二條”、《關於加強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的若乾意見》等一系列創新政策,並組建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管理委員會。

除了給予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資助、稅收優惠等,廣東還支持企業打造特色載體,培育覆蓋創新鏈條各個環節的創客服務平台。尤其是在涉及企業科技轉化能力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深圳更是將每年市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的30%以上投向該領域。

政府在創新創業上表現出的魄力,令趙紫州毫不猶豫地將回國創業的大本營選在了深圳前海。如今,他和他的團隊研發的創新產品已被應用於富士康的生產線上。

趙紫州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16年,他萌生了從美國一家科研機構辭職回國創業的想法。彼時,為了解決其資金、辦公場地等的難題,深圳前海管理局不僅提供了免費的辦公場所、住房補貼,還給予了12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

“深圳前海政府基本將我們創業前期的顧慮掃清了,團隊也能快速專注於研發高性能工業智能混合算法體系。”趙紫州表示,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他的公司已經拿到了3000萬元的投資,並擁有60項自主知識產權和5項國際PCT專利。

在雲從科技總經理林明都看來,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地位能否得到鞏固,直接取決於其凝聚人才的水準。孵化自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的雲從科技,在國內首發了“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首次商用跨鏡追蹤技術等。這家在人工智能服務領域持續打破多項技術壟斷的科技企業,創始團隊卻不少都來自重慶。

落戶廣州南沙讓林明都對人才需求的焦慮得到了緩解,他說:“一方面,廣東本地人才聚集,人才儲備基礎好;另一方面,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部分,它對於外來人才及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也強。”

除雲從科技外,南沙還有小馬智行、零氪醫療、同盾科技等一批科技創新骨乾企業迅速成長為各自領域的翹楚。截至2018年底,南沙區高新技術企業已達到475家,是2015年的6倍多。

不斷夯實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並為企業創新創業搭建“舞台”還不夠。廣東省在打通科研成果與產業化最後一公里方面,也摸索出了自身路徑。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便是廣東省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需求的一個典範。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新材料與生物醫藥研究所所長劉偉強參與研發的雙層人工真皮修複材料,已成功在全國開展數千例臨床應用,有患者手術後從人工真皮裡正常長出頭髮,這也意味著燒傷燙傷後只能自體植皮成為歷史。

劉偉強表示:“創新沒有捷徑,如果沒有在重點領域持之以恆的‘深蹲助跑’,就無法實現創新和技術突破的‘起飛跳躍’。”他介紹,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目前累計孵化企業2500多家,培養上市公司21家。

借力港澳合作平台

依托自建的新型科研機構固然是一種嶄新探索,借力港澳合作平台同樣能成為企業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有效路徑。

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潘玉璋指出,廣州在依托霍英東研究院等港澳合作平台,孵化科技型初創企業上同樣成效顯著。尤其是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發布以來,借力大灣區激發人才創新動能顯得尤為關鍵。

近日,在廣東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記者見面會上,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表示:“廣東堅持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有效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

粵港澳大灣區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發展實際,要求三地在實現一體化的過程中,必須找到克服差異的最大“公約數”。除了不斷完善人才個性化政策服務,最為港澳人才關注的莫過於真金白銀的稅收優惠了。

今年6 月,廣東省公布了《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指出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給予財政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聽聞個稅政策落地,將企業落戶於前海的香港理工大學計算機博士姚剛心頭懸著的一塊石頭也落地了,也更有動力進行公司業務的拓展。

“之前,廣東省內只有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對境外高端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採用財政補貼,現在珠三角九市的稅收壁壘被打破之後,公司業務可以跟著市場走,更多的高層次人才也能被公司收入麾下了。”在姚剛看來,這對於企業來說無疑是分量很足的政策大禮包。

政府勇於自掏腰包廣納人才,人才能夠安心扎根,也帶動了廣東產業轉型步伐進一步加快。

今年上半年,廣東省的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5兆元,三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為3.4∶40.6∶56.0,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2%,“穩定器”作用凸顯。

求新求變提升行業話語權

聚集人才的同時,廣東政府的執政理念也始終保持開放先進。

以對金融人才的認知為例,深圳對其的定義正在發生改變。尤其是《綱要》要求深圳“加強金融科技載體建設”之後,深圳順勢推出了醞釀已久的“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

參與該專才計劃的一名委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深圳未來需要的是既熟悉國際金融市場慣例又精通科技創新理念的高素質、複合型金融人才。該專才計劃正是為了培養更具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人才,以助力灣區金融搶佔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環節。

政府執政理念不僵化,也使得它對於市場痛點、企業短板等更為敏銳。

針對廣東科技創新依然存在的“缺核少芯”問題,馬興瑞在上述記者見面會上也指出:“廣東在做大做強存量的基礎上,瞄準增量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強化創新對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具體到企業來說,利用優質人才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也意味著搶佔到了行業話語權。

在這方面,作為第一批中國電子科技企業誕生的TCL集團,可以說是廣東經濟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縮影。

液晶面板作為彩色電視業上遊核心零組件,是中國僅次於石油、芯片、鐵礦石的第四大單一進口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尷尬,讓中國信息產業飽受“缺芯少屏”之苦。

2009年,市場尚未走出金融危機陰霾,TCL集團便逆勢啟動了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星光電”)項目,也成就了TCL集團作為國內唯一垂直產業鏈液晶電視生產商的強秦地位,足以抗衡日韓科技巨頭。

到這並未讓TCL集團掌門人李東生放慢腳步。在產業加速迭代的背景下,電視生產商的標簽早已不是TCL集團意欲搶佔的賽道。位於科技創新金字塔尖的顯示技術成了TCL集團撬動全產業鏈的“支點”。

“我國顯示行業正迎來新一輪蓬勃發展期,企業必須構建新的核心競爭力,並將技術能力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李東生表示,公司始終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華星光電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生產線共6條,合計投資金額近2000億元,而這將進一步強化公司的核心技術實力。

相比於TCL集團來說,億緯鋰能的發展歷程要短一些,但在借力人才、創新賦能搶佔產業鏈話語權方面,同樣不甘落後。

作為專注於鋰電池創新發展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億緯鋰能在研發上的投入逐年上漲,2018年的研發投入佔當年總營收的9.07%。公司在鋰亞電池、鋰原電池等多個領域,位居行業前列。

“目前公司擁有1126項專利,約55%是發明專利,我們是把創新當作發展的根本來抓。”袁中直表示。

由於高可靠性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保障,億緯鋰能在前沿技術上的穩扎穩打及前瞻布局,除了使公司營收、淨利潤近年均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長外,也令億緯鋰能獲得了國際車企的青睞。其在高端乘用車領域,已進入到德國、韓國兩家國際車企供應鏈。

諸多類似於億緯鋰能這樣的企業,也強化了廣東省在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的優勢地位。廣東僅新能源汽車2018年的產量就達13.27萬台,佔全國的11.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