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病夏治正當時!此方只要幾塊錢,快速有效除病根,在家就能做

疾病查詢:

腰痛、腰間盤突出、糖尿病、強身鍛煉、背痛、風濕、骨質增生、腿痛、頸椎病、感冒、口腔潰瘍、鼻炎、近視、秘方...更多!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疾病的治療除了需要藥物之外,也是需要時機的,時機把握對,療效會翻倍,比如:冬病夏治。

什麼是冬病?顧名思義,就是在冬天高發的一些病症,通常表現為手腳冰涼,畏寒喜暖,怕風怕冷,神倦易困等,中醫叫陽氣不足,也就是自身熱量(能量)不夠,產熱不足,寒從內生。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裡晾衣服,是很困難的。然而在盛夏之際,外界是暑熱驕陽,裡面是心火正盛,這時積寒躲在後背的膀胱經和關節處,最易被揪出來。

隔薑灸,簡單有效還便宜!

說到冬病夏治,大多數人都知道三伏貼,從頭伏開始到末伏,每個伏天貼上一次,但是需要到正規的中醫院去貼,三次貼下來,至少是500元以上,而且有的人貼完發現對三伏貼過敏,取下來又紅又癢。

今天給您推薦一個簡單有效的冬病夏治方——隔薑灸,此方是浙江省中醫藥學會中醫門診部針灸科的劉桂良醫生所獻,簡單有效,隻用到兩味葯:生薑和艾絨,生薑家家有,艾絨藥店買得到,別看成本低,治療效果可不一般。

在劉桂良醫生這裡做過隔薑灸治療的病人反映都蠻好的。但劉醫生覺得遺憾的是,現在很多年輕醫生都不願意學這種灸法了,費時,收益又低,都快失傳了,他希望隔薑灸能夠繼續流傳下去。

隔薑灸

原料:新鮮老薑兩塊、艾絨

做法:

1、無需清洗,把老薑切成片,橫截面盡量切大一點,每片厚度0.3厘米至0.6厘米,每片薑中心刺上幾個小孔;

2、把薑片放在穴位上,再把艾絨捏成小小的圓錐形放在薑片上,艾絨堆狀約是蠶豆或棗核大小,點燃艾絨施灸,感覺燙時可以把薑片稍微移開一會,免得發生燙傷或灸瘡。艾絨燃盡後,再放置艾絨反覆施灸,薑片也可視情況更換。

3、每穴灸3~9壯(每灸一完一堆艾絨為一壯),每次約10~30分鐘。

時間:

中午11點到下午1點,因為這個時候陽氣最足,氣象最熱的時候毛孔是打開的,邪氣都在表淺,容易治療。

功效:

艾絨通經絡,生薑去寒,再通過穴位傳導,溫經散寒,糾正虛寒體質,達到治本的目的。

提醒:

1、灸之前最好喝一杯溫開水,灸完兩小時內不要洗澡,不能吹冷氣機,避風寒,飲食清淡,好好休息。

2、發燒、有濕熱癥狀的人(身體感覺發熱、口乾、口苦、舌苔黃等)不宜施灸。

傳統上,隔薑灸適合陽氣不足引起一些疾病的患者,主要適合兩大類疾病,一是有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感冒等;二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及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骨關節病等。

此外,冷氣機病、肩頸酸痛,陽氣不足者,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等屬虛寒證,也可嘗試隔薑灸保健治療。

灸不同部位,拔不同的病根

剛剛介紹了隔薑灸的操作方法,接下來告訴大家,具體什麼病灸什麼穴位。

祛濕散寒

四穴位

選擇祛濕穴位(豐隆穴、足三裡、中脘穴、曲池穴)施灸,每個穴位灸5-10分鐘,局部皮膚髮紅即可。

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足三裡,位於外膝眼下3寸,即四指寬的位置。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曲池穴是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完全屈肘時,位於肘橫紋外側端處。

健脾壯陽

命門、足三裡

命門穴位於第二、三腰椎棘突間。通俗地說,就是後背正中腰部,和肚臍相對的位置,足三裡則位於膝眼下四指寬的位置。

施灸以皮膚局部潮紅不起泡為度。灸畢可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防皮膚灼傷。

暖宮駐顏

肚臍、關元

肚臍大家都知道,關元穴在肚臍下四指寬。

將生薑切片,放置於肚臍、關元穴處,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放在薑片上,點燃艾絨施灸。每日一次,連灸7天為1個療程,最好灸3個療程,另外,這個灸法對痛經也特別有效。

頸椎病

風池、大椎

風池穴很好找: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拇指往上推,在脖子與髮際的交接線各有一凹處。大椎穴則在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取黃豆大小的艾柱每穴灸5~7分鐘,每天1次,7天為1個療程。

腰肩酸痛

灸痛處

腰肩酸痛或者膝蓋痛,都可以用隔薑灸來緩解,在痛處灸即可。

如果是濕熱導致的腰肩痛不可用此法,怎麼區分呢,寒導致的痹痛一般疼痛都是突然間比較劇烈,吹吹冷風感覺就更疼了,如果用熱毛巾或者熱水袋稍微敷一下就感覺舒服了,那麼是風寒或者虛寒導致的腰肩疼痛,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人還會出現身體四肢發冷、舌比較淡白等情況,與濕熱疼痛要區別對待。

生薑入菜,治冬病!

買了生薑隻用來灸穴位,怕大家用不完。這裡還送上幾份食療方,配合起來,效果更好~

慢性咳嗽:生薑汁擦背

一般在冬天容易發作的哮喘、慢性咳嗽等,大都由於體質陽虛、體內陰寒太盛所致,都可以在夏季治療。

可以去中醫院貼貼冬病夏治膏藥。也有一個簡單的方法:用生薑榨汁,對一半溫開水,生薑與溫水比例1:1,用小毛巾蘸著擦上背部皮膚,5~10天擦一次,每次過後都用溫開水清洗乾淨。

如背部皮膚髮紅,請及時用溫水擦乾淨。安全起見,這個方法一歲以上可以用。

過敏性鼻炎:清水洗鼻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鼻腔本身具有自凈功能。空氣不好時,出門時要戴上口罩,適當保護呼吸道。對於過敏性鼻炎的人,首先應避開過敏原,如花粉、蟎蟲等。

其次可以鼻腔清洗。在洗臉台前,雙手捧水至一個鼻孔處,將水由鼻孔吸入,由嘴巴吐出。同法兩側交替使用,可達到清洗鼻腔的目的。可從溫水逐漸過渡到涼水,以增加鼻黏膜的抵抗力。

洗鼻是一種治療手段,它通過清除鼻黏膜表面的黏液所粘附的過敏原及汙物,來治療過敏性鼻炎和鼻竇炎等呼吸道疾病。

虛寒腹瀉:煲二薑豬肚湯

虛寒性腹瀉是冬病夏治的主要病症之一。不妨試試二薑豬肚湯,無需中藥配伍,就能達到滋補養身的療效。

先將豬肚用醋泡去腥,然後洗凈切絲,配乾薑10克、良薑10克、草果3克,一起放入罐內煮熟,放入食鹽3~5克,空腹食用。對脾胃虛寒導致的慢性腹瀉及面黃、體瘦、乏力等有一定作用。

虛寒胃痛:薑醋茶

虛寒型體質、陽氣不足的慢性胃炎患者可選用三伏貼治療。夏天也可以泡杯薑醋茶,能祛寒暖胃,又開胃增進食慾。

生薑、食醋各半兩,紅糖少量。生薑洗乾淨,切片,用醋泡一夜,佇存備用。每天一次,每次拿出幾片生薑,加點紅糖,開水沖泡飲用。

哮喘、寒性便秘:泡腳按摩

夏天人體經絡之氣相對流暢,穴位較為敏感。對於冬季易發哮喘及寒性便秘的人,可以在家進行足浴按摩,能刺激經絡,使身體陽氣充實,驅散體內寒凝之氣。

熱水泡腳,同時用手緩慢、連貫地按摩雙腳,先腳背後腳心,直至發熱為止。這種方法對於哮喘、寒性便秘有輔助治療作用。

凍瘡:冷熱交替泡

凍瘡在冬季發病,常常複發。如果在夏天病情走下坡路時積極防治,一般來講當年冬天即可見效。在臨床上他常會辨證論治為患者開些中草藥,再指導患者回家後通過做血管操進行治療。

方法很簡單,準備一盆4℃左右的冷水和一盆溫熱水。先將以往長過凍瘡的手、腳等部位,放入熱水中浸泡5分鐘,再放到冷水中浸泡5分鐘,冷熱交替反覆3~4次,最後以熱泡結束即可。

寒性痛經:紅糖薑湯

適合冬病夏治的痛經,主要是寒性痛經。一般表現為經血色發黑,夾有血塊。拿熱的東西捂一下小肚子,會感覺舒服好多。

大熱天的,大家都愛吃涼的。其實,想要除寒氣,應該吃些溫熱的食品。夏天可以「熱食涼服」。如紅糖薑湯是溫熱暖胃的,夏天喝,可以沖好後放到常溫再喝,這時,我們雖然喝的不是熱飲,但到胃裡的時候卻是熱性食品。將薑、棗洗凈,切片,放到鍋中,大火煮開後放入少許紅糖,再煮5分鐘即可。

風濕骨痛、肩周炎:黃鱔陳皮湯

肩周炎,有的人是僵,有的人是疼,有的人是麻,不同的人疼痛的具體部位還不一樣,治療起來就要細細考量。夏天除了可以貼三伏貼、做做熱敷,還可以吃點黃鱔陳皮湯。

黃鱔不僅營養好,還是滋補良藥,老百姓常說「小暑黃鱔賽人蔘」。

黃鱔具有補脾益氣、除風濕、強筋骨等食療價值。

推薦一款口味清淡的黃鱔湯。先用熱水燙下,然後略炒一下,可以祛腥味,另外,湯裡放點陳皮也是祛腥增香的好方法。

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別錯過,一次性拔除冬天的病根,這個方子簡單有效又便宜,在家就能做,建議您一定要學會,它的功效比你想像的更好更神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