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闢謠:寶寶很黏人是安全感不足?你知道這句話禍害有多大?

多少孩子已經被父母錯誤對待?

周末,我在街上看到一個2,3歲大的小男孩,雙手抱著他媽媽的小腿,嘴裡哭喊著「媽媽抱……」孩子的媽媽臉上滿是怒容,她呵斥小男孩:「總是抱抱抱,你怎麼這麼煩人?我就是不抱!」一邊罵著還一邊拖行著孩子往前走……

經常也有媽媽留言說,她們家小孩總是表現得很黏人,不讓媽媽洗澡,吃飯也要抱著,上街玩耍也喜歡抱而不是坐童車……她們擔心孩子是不是安全感太差了。

?獼猴媽媽的育兒方式

記得有一位名叫Nakagawa Shiro的日本上野動物園長,喜歡觀察自然界母親養育幼兒的方式,他還把自己的觀察寫成書。他發現,那些獼猴寶寶一出生後,便愛黏著媽媽,還喜歡緊盯著媽媽做任何事情。這不是跟我們黏人的人類寶寶一樣嗎?當這些獼猴寶寶稍大後,他們會放心地跟其他小獼猴玩耍、奔跑、追逐,做著搗蛋的事情。這些小獼猴長大後都表現得獨立。 相反,如果獼猴寶寶很小便被抱離媽媽哺養,或如果獼猴媽媽生病而不能抱寶寶,這些小獼猴稍大後常常會表現得怯懦和不安,也不愛跟其他小獼猴玩耍。

幼兒說過去曾經說過,寶寶被母體擁抱時,大腦會釋放「擁抱激素」(也叫催產素),寶寶能感覺到被信任和安全感。下面,幼兒說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寶寶黏媽媽,到底是不是安全感缺乏。

?小朋友三種依戀情景大PK

這裡,我們假設一個故事場景:

一位媽媽帶著孩子探訪親戚,親戚阿姨雖然很友好,但阿姨對孩子來說,很陌生。玩了一會,媽媽短暫離開上洗手間。接下來,三種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三種反應:

第一種類型:孩子發現媽媽離開後,哭鬧著找媽媽;當媽媽回來後,孩子撲進媽媽懷裡,很快恢復情緒,繼續玩玩具;

第二種類型:孩子發現媽媽離開後,哭鬧著找媽媽;當媽媽回來後,孩子繼續哭,媽媽安撫也沒用,有時孩子還會猶豫或拒絕讓媽媽抱;

第三種類型:孩子發現媽媽離開後,孩子表現得毫不在意;媽媽回來後,也不會找媽媽,更不會撲進媽媽懷裡。

瑪麗.安斯沃斯把第一種孩子稱為「安全型」,第二種為「焦慮矛盾性」,第三種為「逃避型」。後面兩種是非安全型的依戀關係,而第一種孩子的表現,被視為為主動尋找安全感的正常行為,在孩子的成長初期,他們需要確保自己獲得照顧。

?安全型孩子的更多表現,看看你家孩子是嗎?

後來,心理學家們把安全型孩子的表現描述得更具體和詳細。其中心理學家Everett Waters 和Kathleen E. Deane還特意設計了一種測量孩子安全感類型的方法(Q-sort)。下面是安全型幼兒的日常行為表現,很多父母一定能找到熟悉感:

1、孩子坐在爸媽的懷裡很放鬆,有時還會主動親吻爸媽,甚至撒嬌,而不是緊張地不敢動;

2、孩子被陌生人抱時會哭,回到熟悉的親人身上便不哭;

3、孩子在玩玩具時,他們能安心地玩,但有時會看看爸媽是否在身邊,如果發現爸媽不見了,會大聲呼叫;

4、如果孩子被打雷或醜陋的小醜嚇到了,他們會迅速撲到爸媽懷裡,並且很快恢復情緒;

5、進入公園後,孩子興奮地往前跑,但跑著跑著,Ta會回頭看爸爸媽媽是否跟上。如果沒跟上,Ta會跑回來;如果發現爸媽跟上了,Ta會放心地往前跑;

6、爸媽下班一進門,孩子會撲到你身上,高興地跟你分享Ta當天的快樂,有時還會微笑或親吻爸媽……

?黏人,是小朋友生命初期的成長需要?

很多父母經常被一些說法誤導,說孩子黏人就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現,其實這是不科學的說法。在成長過程中,小朋友常常對外界環境充滿疑慮,那是自然界生物生存的需要(在人類的大腦潛意識深處,亂跑會被野獸吃掉)。當他們感覺不安全時,會回到爸媽身邊,希望得到爸媽的引導,這說明了孩子對父母充滿安全的依戀。正如知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說,一個學齡前的孩子,每20秒就需要一次爸爸或媽媽的關注,因為爸媽是孩子們安全感小樹得以健壯發展的沃土。

相反,那些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會不信任父母、對父母抗拒,更不用說要讓父母擁抱了。有些爸媽經常說,他們每次想抱孩子,孩子就像被觸電一樣,讓他們尷尬。其實,孩子愛抱與安全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不是反向關係,當一個孩子愛讓爸媽抱,他們將獲得滿滿的安全感;當一個孩子從爸媽身上獲得了很多安全感,他們也更喜歡讓爸媽抱。在這樣的安全感基礎上,未來孩子才能發展出獨立和健康的人格。

有人把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比喻成弓和箭的關係,弓和箭一開始貼得越緊,箭才能射得越遠。每一個生命,在他們的成長初期,都需要從母體身上積聚了足夠多的安全感,才能成長得更好、走得更遠……


關鍵字:寶寶黏人、安全感、親子依戀、親子關係、早期育兒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