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麻黃湯、大青龍湯」治感冒,如何做到兩劑而愈!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感染性疾病一直是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而外感病是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

《傷寒論》、《溫病條辨》是研究外感病的名著,被中醫奉為經典,千古流傳,也足以說明外感病的重要性。

但外感病治療並不容易,中醫幾千年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和外感病的鬥爭史。

張仲景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較為完善地解決了外感寒邪所引起的表證,但對溫病卻論之甚少;直到明清時期溫病學派形成,提出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外感溫熱病的辨治體系才基本形成。

至此,從理論上講,中醫外感病的理論應該是日趨完善,臻於至善了。

但是,外感病的治療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在我當醫生後相當長的時間裡,對外感病初期的治療感到恐懼,因為我辨不清外感病初期寒熱的性質。這就促使我關注,思考這個問題。

我發現辨不清外感病初期寒熱性質的不僅是我,而是絕大多數的醫生,也包括很多著名的醫生也遇到過這個問題。」

在我的臨床生涯中,有機會接觸並治療了很多外感病,但有時效果並不是很好,有過許多失敗的案例。

一個普普通通的感冒,往往不能一汗而解,常致咳嗽遷延,甚至變生他證。

我不敢在理論上懷疑中醫傳統理論的正確性,只是在實踐中不斷修正治療方法。

後來,我又斷斷續續地學習了一些後世醫家,如劉河間等人治療外感病的方法:雙解散、防風通聖散、雙解麻黃湯等,但也是有效與不效。

外感病初期誤治的根本原因是分不清寒熱,其根源在於概念不清和理論上的混亂。

《傷寒論》第6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顯然,溫病是不惡寒的。但張仲景又把它歸於必見惡寒的太陽病範疇,這個太陽病的概念是不清楚的。

葉天士在《溫熱論》中說:「在衛汗之可也。」而溫病是忌辛溫發汗的。

吳鞠通在《溫病條辨》自注中更是明確提出:「溫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 」。

而吳氏本人也在清解肺熱的銀翹散中加入了辛溫解表的荊芥、豆豉,反映出他本人在外感病初期寒熱辨別上的矛盾心態。

現代中醫教材辨別外感病寒熱的方法是:

外感寒邪:惡寒重、發熱輕;

外感熱邪:發熱重、惡寒輕。

而我們在臨床上見到的實際情況是:傷寒如麻黃湯證,惡寒發熱俱重;溫病如銀翹散證,發熱不重,不惡寒,甚至反惡熱。

很顯然,教材上的方法是一個閉門造車的結果。根據教材上的方法,我們根本不可能辨清寒熱,那麼,誤治就在所難免了。

要準確地辨別外感病初期外邪的性質,分清寒熱,關鍵要分清兩個概念,掌握一個原則。

表證:是感受寒邪而引起的,以「惡寒」為特徵的外感病。太陽病是表證。

溫病:是感受熱邪而引起的,以「發熱而渴,不惡寒」為特徵的外感病。

溫病和傷寒感邪的性質不同,感染途徑不同,傳變規律不同。

掌握外感病的先後緩急治療原則。

臨床上,外感病常有表寒裡熱,表寒重而裡熱輕,表寒輕而裡熱重,表裡俱重等不同的發病形式,要根據標本緩急的原則,靈活施治,或先表後裡,或先裡後表,或表裡同治。

下面是我這幾年來,尤其是去年流感期間治療過的一些外感病,基本包括了我們臨床上外感病的常見方證,現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麻黃湯

《傷寒論》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辨證要點:

1、體質壯實之人;

2、惡寒、發熱俱重;

3、無汗;

4、全身關節、肌肉疼痛,部分病人初起無發熱但惡寒,肌肉關節疼痛,也往往是麻黃湯證。

5、脈浮緊;

6、舌淡苔薄白。

病例一

薛某,男,13歲。初診時間:2017年12月25日。

患者於三日前開始發熱,自服西藥及銀翹解毒顆粒,熱不減。

就診時見:發熱,體溫39℃,惡寒,有時寒戰,無汗,全身肌肉酸痛,咳嗽,無痰,上腹不適,食欲不振,舌淡苔白厚膩,口臭,脈浮而緊。

寒邪束表,食積內停。予辛溫發汗,消積導滯。

麻黃東加味:

麻黃15克 桂枝12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6克 檳榔10克 炒萊菔子10克

上方服一劑後,汗出熱退,停後服。

討論:

患兒體質壯實,惡寒,發熱俱重,無汗,脈浮緊,是典型的太陽傷寒表實證;苔厚膩,口臭為積食停滯;雖發病三日,但表證猶在。

《傷寒論》第5條:「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仍用麻黃湯辛溫發汗,加檳榔、炒萊菔子消食導滯,一汗而解。

就目前臨床所見,大青龍湯證似較麻黃湯證為多,我感覺這與外感後不能及時就診及誤治有關。

表證初期,若能抓住時機,果斷使用麻黃湯,往往能一汗而解,一劑而功成,但機會稍縱即逝,需引起重視。

大青龍湯

《傷寒論》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辨證要點:

1、有典型的太陽傷寒表現:發熱、惡寒、身疼痛、無汗、脈浮緊、或脈浮數有力。

2、寒邪在表不解,陽氣閉鬱化熱而致煩躁。

臨床所見,表證兼見舌紅,口乾,咽乾,甚則咽痛,皆是內熱之象,常為大青龍湯證。

病例二

郝某,男,13歲。初診:2018年1月23日。

1月22日晚開始發熱。

就診時見:發熱,體溫38.9℃。惡寒,無汗,咽痛,吞咽時加重,舌紅,苔薄白,脈浮數。查:咽部充血,扁桃體不大。

太陽傷寒,裡有鬱熱。予辛溫解表,兼清裡熱。

大青龍東加味:麻黃20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甘草6克 生石膏60克 桔梗10克 板藍根30克 黃芩10克 生薑15克 大棗4枚

2劑

24日晨,家屬打電話,服半劑熱即退,服完一劑,咽痛亦止。已上學,止後服。

討論:

惡寒,發熱,無汗,是太陽傷寒,寒邪束表。

咽痛,舌紅為內熱之象,重用石膏,再加桔梗、板藍根、黃芩,清熱利咽解毒。

《傷寒論》原方用石膏如雞子大,麻黃用六兩,是表寒重於裡熱。本例表裡俱重,故略作調整,解表與清裡並行。

病例三

李某,男,3歲。初診:2017年10月30日。

發熱1天,體溫39℃,惡寒,無汗,咳嗽,無痰,食欲不振,二便正常,舌紅苔少,脈浮而數。

寒邪束表,兼有鬱熱。

大青龍東加味:麻黃10克 桂枝5克 杏仁5克 石膏15克 炙甘草3克 炒萊菔子5克 生薑10克 大棗3枚

2劑

二診:2017年11月3日。

服上藥熱退,仍有微咳,痰不多,鼻塞,清濁涕,舌紅苔少,二陳東加杏仁,桔梗,前胡,黃芩。三劑愈。

討論:

本例為一兒童患者,高熱,惡寒,無汗為寒邪束表,舌紅為裡熱之象,表寒重而裡熱輕,用大青龍湯原方,辛溫解表,兼清鬱熱,略加消導。

熱退後咳嗽不愈,用二陳東加味,化痰宣肺而愈。

病例四

劉某某,女,53歲。初診時間:2018年4月5日。

發熱1天,體溫38.7℃,惡寒,無汗,全身疼痛,咽乾,舌淡苔白,脈浮而弱。

予大青龍湯:麻黃20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甘草6克 石膏30克 生薑15克 大棗4枚

1劑

二診:2018年4月6日

服上藥熱退,全身仍有輕微疼痛,精神差。

予人蔘敗毒散:人蔘10克 雲苓10克 川芎10克 羌活6克 獨活6克 枳殼10克 桔梗10克 炙甘草10克 柴胡10克 生薑15克 大棗4枚

2劑

三診:2018年5月10日

訴上次感冒後,一直出汗不止,全身怕冷,舌淡苔白,脈沉弱。

予桂枝加附子湯: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6克 製附子10克 生薑15克 大棗4枚 黃芪30克

5劑

服上藥後,出汗漸止,怕冷也減,漸愈。

討論:

本例為一中年女性患者,體質稍弱,雖有惡寒、發熱、無汗、全身疼痛,似麻黃湯證,但脈浮而弱,應該使用桂枝湯。

但當時有個錯誤的想法,認為桂枝湯發汗力弱,可能達不到汗出熱退的效果,猶豫再三,選了大青龍湯,認為該方倍用麻黃,發汗力強;有石膏,可監治麻桂之辛燥;生薑、大棗尚能扶正。

服後雖汗出熱退,但精神較差,全身肌肉疼痛不減,認為是表邪未盡,正氣已虛,用人蔘敗毒散扶正解表。用後肌肉疼痛雖解而汗出不止,再加畏寒,遷延一月。

表陽虛而營衛不和,用桂枝加附子湯調和營衛,溫陽固表,漸次調理,得以漸愈。

張仲景在《傷寒論》第38條諄諄告誡: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誠非虛言,應當牢記。

好了,今天的中醫知識就講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述此方僅供參考,如需使用請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