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注 | 立秋之後養生很關鍵 切不可大意

播放GIF

很關鍵 不可大意

氣象炎熱並未因立秋有所緩解。在北方,一般早上和晚上會變得涼快。這樣,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差的人容易罹患多種疾病。同時,經過盛夏的暑熱熏蒸,此時正是身體恢復的最佳時機,若此時做好養生,便可以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調節心情防止秋燥傷肺

繼續清除暑濕的同時還得預防秋燥。夏季酷熱大汗,常損耗過多,會出現體內營養及水分不足。進入秋季,氣象漸涼,氣候乾燥,極易出現秋燥,常見口乾舌燥、鼻澀咽痛、皮膚乾燥瘙癢、大便乾結、煩躁不安、入睡困難等一系列癥狀,醫學上稱之為「秋燥綜合征」。

肺為「嬌臟」,不耐寒熱,通過鼻與外界相通,很容易被秋燥所傷,這個季節犯鼻炎的也增多。秋燥傷肺,重點養肺。

立秋後基本以溫燥為主,表現為濕熱、陰虛,火旺。建議大家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如蘿蔔、茅根、馬蹄、蕃茄、豆腐、菱角、蓮藕、蜂蜜及新鮮水果和蔬菜、瘦精肉、木耳、老鴨肉、鱉肉、青魚、鯧魚、黃花魚、鮑魚、鰻魚、銀耳、百合、紫菜、蓮子、茨實、核桃、烏梅、芝麻等。

秋季運動以舒緩安靜為宜,如瑜伽、易筋經、散步等。養生重點在於培養定力、專註力,適宜練習打坐、靜心、禪修、冥想等。

立秋後著重養陰補虛

在飲食調養方面,首先要按照《黃帝內經》提出的「秋冬養陰」的原則,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以防秋燥傷陰。秋季氣候燥熱的地區,補氣也要注意清潤養陰。

如果呼吸淺短,聲音低微,神倦懶言,動則汗出,食慾減少,舌質淡就屬於氣虛體質。用黃芪、黨參、西洋參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簡單的方式。

如果面色蒼白,口唇淡白,夜熱盜汗,肌膚枯澀,舌淡紅無苔就屬於血虛體質。可以用當歸、紅棗、何首烏、桑葚做粥,在燉雞湯、燉肉時也可以加點。

如果顴面潮紅,口燥咽乾,盜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結,舌紅少苔就是陰虛的體質。可以用麥冬、五味子、山藥、百合、酸棗仁等,熬粥的時候可以放幾味。

早晚溫差漸大預防感冒

秋老虎季節,人體陽氣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腠理開泄,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尤其突然進到冷氣機房裡,或赤膊睡覺,容易出現表閉而生感冒。同時,立秋之後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著涼,就容易患感冒,因此要適當增減衣服。

氣象將逐漸轉涼,在居家環境中不宜24小時冷氣機全開,尤其是夜間,盡量少用冷氣機。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流通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另外,近來突發降雨氣象較多,出門當心淋雨,容易引起身體不適。

編 輯:張 茜

審 核:張露丹

東勝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電話:0477—5126173,12331

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吧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