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桑椹味甜營養高 這幾類人食用需注意!

夏天各種水果接踵上市,紅色耀眼的櫻桃、紫色誘人的葡萄、粉色多汁的蜜桃……卻是那懸於枝頭,隱於綠葉的桑椹最是吸引人。都說桑椹不但營養高,還能入葯補益身體,但還是有些人對其心存疑慮:哪種桑椹可以入葯?桑椹入葯到底有什麼作用?桑椹雖好,是所有人都能吃嗎?下面,藥師就來為您揭開桑椹的神秘面紗。

營養豐富,滋陰補血

桑椹為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成熟果實,也稱桑棗、桑實、葚子等,其口感酸甜多汁,營養豐富,具有多種保健功能。我國食用桑椹的歷史由來已久,桑椹古稱「民間聖果」,是百姓常食用的保健水果。其品種較多,主要分為桑葚、紅桑葚和黑桑葚。

桑椹營養成分豐富,鮮桑椹中含有大量水分,此外還含有總糖、遊離酸、粗纖維、蛋白質、維生素和氨基酸等。

桑椹作為我國傳統中藥,始載於《唐本草》。中國藥典記載藥用桑椹來源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L.的果穗。其成熟的果實為聚花果,以個大、肉厚、色紫紅者為佳。每年3-6月採收,曬乾或蒸後曬乾入葯。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入葯的桑椹應為顏色紫紅者,而並非我們食用的白桑椹。

中醫認為,桑椹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有滋陰補血之效,兼能治療陰虛津少、失眠等。另據《本草綱目》記載,桑椹具有降壓消渴、養血祛風、鎮靜安神、養顏益智、烏髮明目、可通血氣、防治便秘及解酒的功效。2015版藥典一部收錄:桑椹甘、酸、寒。具滋陰補血、生津潤燥作用,用於肝腎陰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鬚髮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中成藥桑椹膏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用於肝腎虧虛所致的身體消瘦、腰膝酸軟、遺精盜汗、頭暈眼花、口渴咽乾等症。現代醫學藥理學研究發現,桑椹中含有的生物鹼、花青素、多酚、多糖、黃酮類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促進造血功能恢復等作用。

桑葚雖好,這些患者需注意

桑椹雖有諸多好處,但是無論是作為水果食用還是入葯應用,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 鮮桑椹富含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人不可食用過多,淺嘗輒止即可;

2. 桑椹性寒,脾胃虛寒及便溏者忌食;

3. 桑椹含有胰蛋白酶抑製物,能使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從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過多食用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因此,消化不良患者慎重食用;

4. 桑椹中含有較多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鈣、鋅等物質的吸收,所以在生長髮育期的兒童也不宜過多食用。

藥師小貼士

桑椹膏的臨床應用:

桑椹膏是以桑椹、冰糖為原料熬製而成的一種葯食同源的食品。對於病後體虛、頭暈、手足無力、形體消瘦、精神不佳患者,長期服食桑椹膏可改善體虛癥狀,用法為桑椹膏每天2-3次,每次一匙。

附贈桑椹膏製法:

1. 煎汁:將桑椹洗凈,放入鍋中(不要使用鐵鍋哦!),添加適量清水,加熱煎煮2-3小時後,從鍋中取出煎汁靜置,余渣放入清水中再煎煮,如水量過少,可添加適量清水。如此反覆3-4次後,將殘渣取出壓榨,榨汁和前幾次取出的煎汁合併,過濾後靜置待用。

2. 濃縮:取煎汁清液放入鍋中,加熱熬煉,隨時撇除浮起的泡沫。當汁液變濃時,減小火力的同時,不斷攪動防止焦糊。待煉成清膏,可取少許滴於能吸潮的紙上檢視,以不滲紙為度。

3. 收膏:按桑椹濃縮汁與冰糖8:3.3的比例,取冰糖搗碎,加水融化過濾,並在鍋中煉稠,再與桑椹濃縮汁合併,攪拌均勻,加熱微煉,除去泡沫。最後取出過濾,冷卻後裝入瓶中密封即可。

來源:北京同仁醫院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