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WHAT!現在打官司都不用見面了?

5月31日,由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開發的新版網上訴訟服務中心系統全面啟用。這個被稱為3.0版本融服務與辦案為一體的現代化平台,一上線就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

“回顧南京法院訴訟服務中心7年走過的不尋常路,始終堅持的一條就是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導向!”南京中院代院長孫道林說。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服務體系

追尋南京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的改革發展軌跡,與時俱進是一條清晰的主線。

2012年,南京中院做過一項調查:南京網民佔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二多,參與訴訟的當事人普遍文化程度較高,對法院提供現代社會化的網絡服務有強烈的渴望。

群眾需求就是改革方向。

2013年,南京中院自行開發網上訴訟服務軟體,在全國法院第一家將線下訴訟服務中心“搬”到互聯網上。“鍵對鍵”架起司法與民眾的“連心橋”。

追隨4G的發展步伐,2014年,南京中院又將網上訴訟服務中心“移”到手機終端,實現移動辦案。在此基礎上,南京中院將實體與網絡進行整合,形成實體訴訟服務中心、網上訴訟服務中心、12368訴訟服務熱線、自助訴訟服務區、移動訴訟服務手機APP“五位一體”的訴訟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務方式。

訴訟服務中心作為司法產品,只有高質量的供給才能引領“消費”。2016年6月,南京中院印發《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對訴訟服務中心的功能設置標準、設施配備標準、服務內容標準等五個方面進行統一,提升服務品質,走內涵發展之路。

這一年,南京中院的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經驗在全國法院工作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南京召開現場會予以推廣。

司法為民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今年5月,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關心指導下,南京中院開發上線的訴訟服務新系統,形成“一體兩翼雙驅動”訴訟服務新格局。

從原始的手工操作到線下線上的深度融合,從單一分散的立案服務到“分調裁審”的綜合平台,7年間,南京法院緊盯群眾需求持續進行著改革創新的“接力”,訴訟服務中心成為最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司法公共產品。

完善服務,滿足多元司法需求

這是一次全新的出發,因而贏得更多關注。

作為第一個受益者,王新(化名)體驗到了它的便捷高效。“沒有請律師,沒有交訴訟費,隻跑了兩趟就把糾紛解決了。”王新說。

這起糾紛起於樓上的鄰居衛生間滲水,雙方協調不成,官司打到鼓樓區人民法院。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王新接受網上智能糾紛預診系統指引,經過訴訟風險評估後決定採用非訴方式解決糾紛。第二天,人民調解員約他與樓上鄰居調解,一個多小時雙方就達成了和解協議。

優勢不僅於此。如果你沒有時間來法院,不見面立案、不見面證據交換、不見面庭審辦案系統,可讓你不跑腿便能“不見面”辦理;如果你想了解參與訴訟活動,整合使用的“四大公開平台”,將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嵌入裁判文書、審判流程、執行信息和庭審公開平台,可讓你實現“一鍵監督”;如果你是當事人,設置了當事人、律師、社會公眾等五組專用通道,提供不同的定制服務,可讓你走出網上數據堵點,還可享受十餘項事中、事後服務的延伸。

產品好群眾自然喜愛。有一項數據可以作證,今年上半年,南京全市法院網上立案54028件,佔新收民商事案件總數的47.52%,居全省第一。

新版網上訴訟服務中心系統不光有服務功能,也有辦案和調解功能。“新版訴訟服務中心系統,借助信息技術,能調就調,調裁結合,推動多元化解、繁簡分流‘兩翼聯動’,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南京中院立案庭負責人陳海英說。

南京中院專門頒布意見,推進訴調對接中心實體化運作,構建“分層遞進、先行調解、調裁一體、即調速裁”的快速解紛格局。

鼓樓區人民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組建“調裁團隊”,打造“1個法官+N個調解員+N個審判輔助人員”模式,專門負責“調、確、裁”類型化案件,形成集約辦案模式,滿足群眾司法效率需求,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六合區人民法院試行團隊化運行模式,實行繁簡分流、快慢分道改革,以30%的力量化解了70%的民事案件。高淳區人民法院全面引入第三方非訴解紛組織入駐訴調對接中心,實現解紛領域全覆蓋。

這樣的基層改革不斷升溫,創新成果不斷被刷新。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辦理訴前調解案件9408件,調解成功4643件;88名速裁法官受理速裁案件28337件,審結21488件,人均結案244件,初步實現了“十分之一的法官辦結三分之一民事案件”的目標。

科技支撐,促進審判效率提升

2018年12月19日,在高淳區法院召開了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信息技術現場推進會。

一年前,高淳區法院推廣“語言識別+無書記員”庭審,借助語音識別及“三同步”技術,在“三重備份”確保庭審音視頻數據安全不丟失的情況下,速裁團隊全部實現用庭審錄音錄像替代書記員庭審記錄,大大加快了庭審節奏。

高淳區法院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止於此。在速裁團隊與民事審判條線實行“無紙化辦案+一鍵轉檔”,極大方便了法官“無卷宗”開庭、智能電子質證及文書快速撰寫。改革一年來,在全院收案數同比上升20.13%的情況下,結案數同比上升23.08%,結案率增加了4.94%,法官人均結案增加近40件。

“傳統司法活動強調審判的在場性、親歷性,如今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實現不見面的‘眼見為實’。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下解決人少案多矛盾,提升司法效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力量。”孫道林說。

南京中院加大科技投入與研發力量,讓訴訟活動改革深入到哪,信息技術就保障到哪。

以新上線的訴訟服務中心系統為例,要實現現代化的訴訟服務新格局,技術保障是關鍵。為此,南京中院專門引入了兩項智能服務軟體,以及繁簡分流智能識別、分案系統,使繁簡案件智能識別、自動標識、自動分案和自動統計。同時,開發出“寧法通”文書送達自助機,讓群眾可異地列印提取司法文書。

“當事人、律師手機號碼的準確、及時錄入,直接影響審判流程信息的推送;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直接影響當事人、律師及時查閱電子卷宗正卷材料,網上交換證據。”南京中院副院長衡陽說,“這些基礎性的工作做不好,開發再先進的信息技術都不能落實落地。”南京中院頒布《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操作規程》,嚴格落實網上訴訟服務中心的工作責任,對推廣電子送達、信息錄入、電子卷宗管理等加強管理,規範運行,打通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道”,讓科技充分輸出動力。

來源:人民法院報

原標題:裝上司法為民的動力引擎——江蘇南京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改革紀實

記者:趙興武 | 編輯:張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