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一哭就餵奶?媽媽小心餵養過度,傷了寶寶的胃

新手媽媽想做到精準的把握寶寶的吃奶量,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寶寶喝母乳的數量不能直觀的推測出來。然而給寶寶餵奶量少會耽誤寶寶的發育,同樣餵奶量多也會對寶寶的發育造成傷害。那麼,母乳餵養的媽媽應該怎麼把握餵給寶寶的母乳量呢?

一、按需餵養

寶寶的胃容量是隨著月齡的增加而變化的,媽媽想要把握好寶寶的母乳量,首先要了解寶寶的胃容量變化。剛出生1~2天的寶寶,胃容量大約在7~13ml,相當於一顆榛子的大小。產後2~3天媽媽初乳的正常分泌量在25~56ml左右,因此新手寶媽產後分泌的初乳是足夠新手寶寶吃的。

寶寶出生3~6天的時候,胃容量達到30~60ml,相當於一顆核桃的大小;出生1周~6個月的寶寶,胃容量會在90~240ml,寶寶這時的胃容量已經有葡萄柚大小了。而此時正常媽媽的1天母乳量可能會達到400~800ml左右,這時候媽媽可能有漲奶情況,為了避免過度餵養,寶媽最好使用吸奶器緩解乳房脹痛。

二、不要一哭就喂

很多新手媽媽都覺得寶寶哭鬧就意味著他肚子餓了,想要吃母乳,於是就開始餵養,這是一個錯誤的判斷方式。引起寶寶哭鬧的因素有很多,尿了、拉了、不舒服了......並不都是餓了。如果寶寶哭鬧距離上一次餵奶的時間較長,媽媽可以把手指放到孩子臉頰邊,看他會不會做出吸吮狀,若有吮吸的表現,就是餓了需要進食,媽媽就要給寶寶喂母乳了。

三、了解寶寶吃飽的信號

1、吸吮情況

當寶寶吮吸乳房的時候,動作是深而慢的,並伴有響亮的吞咽聲,說明寶寶吃奶的姿勢是正確的,能夠順利的吸出奶水。如果寶寶吮吸時,動作時有間斷,表情急躁甚至想哭泣,說明寶寶吃奶並不順利。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媽媽首先要調整寶寶的吃奶姿勢,如果寶寶本身吮吸能力弱,可以藉助吸奶器幫助寶寶順利喝奶。

2、情緒狀態

當寶寶吃奶的速度慢下來,並主動放開乳房,情緒上表情的很滿足,沒有繼續吃奶的意思,並且還伴隨有睡意,這說明寶寶吃飽了,媽媽不需要再多餵奶了。為了防止溢奶、吐奶的情況,可以適當的拍一下小奶嗝,再讓寶寶睡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