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母乳餵養,怎樣判斷寶寶吃飽了?

「吸奶器只能吸出這麼點奶,哪夠寶寶吃啊?」,「乳房都不脹,怎麼可能有奶?」,「寶寶怎麼總是哭,是不是沒吃飽啊?」,「寶寶睡眠時間短,睡不踏實,是不是奶不夠啊?」,「吃完媽媽的奶,還能再吃下去50到100毫升的奶粉,當然就是沒吃飽」……

大多數的媽媽在哺育寶寶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遭遇過這樣的壓力和質疑。這個時候,很多新手媽媽也會自我懷疑:「我的奶量夠嗎?寶寶能在我這吃飽嗎?」

那麼,有什麼方法能科學又準確的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呢?下面我將具體介紹兩種判斷攝入的方式。

第一種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客觀的數據來判斷,比如大小便的次數、量和體重變化。建議你可以這樣做:

一、看每天寶寶更換的尿布量。

? 首先我們來看看尿量。寶寶小便的顏色要是清亮的,24小時內的小便次數達到6-8次,代表攝入達標(說明奶量剛夠寶寶吃);24小時內的小便次數達到8-10次,代表攝入良好(說明寶寶吃的比較好);24小時內的小便次數達到10-12次,代表攝入充足(說明寶寶吃的很滿足了);24小時內的小便次數達到12次以上,代表有可能攝入過量了(寶寶有可能吃撐了)。

? 我們再來看看大便量。攝入充足的寶寶,出生一周內胎便應該排凈。月子裡,每天會大便2~3次以上。1~2個月後,大便次數一般來說會減少到每天1次。也有些母乳餵養的孩子,會每三四天大便一次。

二、再看看寶寶體重增長。滿月後體重至少增長600克才算達標;6個月內,每月平均增長至少500~1000克。大家可以前往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下載不同年齡階段的生長曲線圖來監測,也可以在手機上下載app【成長記錄】來監測寶寶的體重增長情況。如果寶寶尿量夠了,大便符合上面所說的規律,體重在正常範圍,那就說明寶寶攝入是充足的。接下來介紹第二種方式,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餵養過程來判斷。

? 寶寶基本上每次單邊吮吸都能大口連續地吞咽10分鐘以上,期間有正常的停歇(月子裡的寶寶吮吸力較弱,連續吞咽可能只有三五分鐘,甚至更短)。

? 媽媽乳房哺乳前後非常明顯地從脹、硬,變化到松、軟。

? 哺乳過程中雙側乳房,總共能感覺到至少2-3個奶陣。如果有以上任一一種表現時,可以基本判斷寶寶是吃飽了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