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龍蝦是怎麽變成“夜宵網紅”之王的?

吃小龍蝦,就今晚。

文 | 孫園

圖片來源 | 東方IC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

1.從水溝到餐桌,小龍蝦怎麽火的?

2.為什麽偏偏是小龍蝦?

3.再造一個“小龍蝦”,難嗎?

4月,食客們的味蕾和春天一起甦醒,又到了小龍蝦的季節。

過去幾年間,小龍蝦從籍籍無名,到迅速發展成為風靡全國的“夜宵之王”。《2018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預測,目前,中國小龍蝦的需求總量約為190萬噸,其中餐飲需求140萬噸、加工需求50萬噸,需求缺口近100萬噸。

是什麽將小龍蝦推到現在的位置?小龍蝦的爆款可複製嗎?

- 1 -

小龍蝦,登堂入室

小龍蝦,又稱克氏原螯蝦,現在我們吃到的小龍蝦,可謂是完完全全的舶來品。

1927年,日本從美國引入小龍蝦,主要充作牛蛙的飼料使用。20世紀30-40年代,小龍蝦又從日本引入中國,最早被投放在江蘇地區。

小龍蝦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可以在各種環境甚至是被汙染的水體中存活。由於以上這些背景,小龍蝦在早期並不受歡迎,隻作為上不得台面的廉價食材出現。

直到人們發現小龍蝦作為農副產品的經濟價值。

2000年,湖北省潛江市一位叫做劉主權的農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了300斤蝦苗投放在村裡棄耕的60畝低湖田中,“稻蝦輪作”的模式使水稻收割後的空置期也能產生一筆可觀收入,並引起當地農民效仿。

但這時小龍蝦還僅限於農村飯桌上的下酒菜,隨便蒸煮一下就能吃。

2003年,湖北省潛江市一位叫李代軍的餐飲小老闆的招牌菜“麻辣蝦仁”被同行山寨,因此只能開發新菜,把自己妻子私房菜“油燜仔雞”的的做法嫁接到小龍蝦身上,做出了第一鍋“油燜大蝦”並廣受好評,潛江油燜大蝦的招牌就此打開。

而在另一邊的江蘇盱眙,做調料生意的許建忠配製出了一款十三香調料,被一個叫王學禮的小飯店老闆無心插柳的用在了小龍蝦的烹飪上,自此盱眙的十三香小龍蝦名氣不脛而走,2001年,盱眙舉辦了首屆龍蝦節。

那麽小龍蝦又是如何走向全國的呢?

小龍蝦在全國範圍的興起要數北京簋街,作為北京最大的夜宵聚集地之一,小龍蝦真正在簋街引起話題是在2002年,由於市政改造,簋街大批商戶面臨拆遷,人氣驟減。

受盱眙龍蝦節的啟發,為了招攬生意,作為拆遷後僅存幾家大店之一的花家怡園提議,聯合簋街商戶舉辦一場小龍蝦節。這場活動不但挽救了簋街的生意,也讓麻小(麻辣小龍蝦)在簋街擁有了一席之地。

但此時的簋街,側重點依然在於麻小的“麻辣”,甚至可稱為“無麻辣不夜生活”,至於小龍蝦還尚未形成絕對話語權。

麻小的全民狂歡要算在2014年之後,奧運會、世界杯從專業體育賽事變成了全民的娛樂性活動,夏天傍晚尋一處大排檔,聚集三五好友,邊喝酒邊吃宵夜,聊天看節目成為北京夜生活的常態,自帶社交屬性和全頻段覆蓋能力的麻小超越燒烤和火鍋,成為夜宵的主力陣容。

- 2 -

為什麽是小龍蝦?

其實並非所有人都能get到小龍蝦的點,口味稱得上是好吃但不驚豔,殼厚肉少,吃起來麻煩不說,價格也並不算便宜,還有傳說中汙染的風險。但它還是就這麽火了,黃燜雞、潮汕牛肉火鍋、饞嘴蛙等等網紅餐品一個個來了又走,只有小龍蝦屹立不倒。

為什麽?

小龍蝦成為“夜宵之王”,是有必然條件的,首先是社交屬性。

回頭想想小龍蝦全民普及的2014年前後,那是一個喝星巴克還要拍照發朋友圈的時代。以小龍蝦的“姿色”,醒目的紅色配上“成堆”的量級,視覺衝擊不言而喻,輕鬆就能成為“深夜放毒”的佼佼者。

2014年,微信支付面世,微信月活用戶達5億,至2014年6月,微信的社交媒體使用率增長了26%,排在所有社交平台的首位。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數據,2014年我國成年人手機閱讀群體的微信閱讀使用頻率為每天兩次,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超過40分鐘。

“放下手機,回歸生活”的呼聲已經初見端倪,還記得聚餐時全體沒收手機,誰先拿手機誰買單的遊戲嗎?相信不少人都有所經歷。讓人騰不出手的小龍蝦則被當成了回歸本我的一大利器,當這種說法隨著社交媒體傳播開來,小龍蝦就理所應當成了社交聚餐的最佳選擇。

其次,小龍蝦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四月至六月為高峰,與餐飲大排檔和夜市高峰期重合,消費需求與生產力的契合進一步加強了小龍蝦的增長勢頭。

此外,小龍蝦的全民性和普適性也是不可忽視的條件。單就小龍蝦本身而言,沒有類似其他水產的腥味或者其他味道,因此給烹飪方法預留的發揮空間更大。盱眙十三香小龍蝦、潛江油燜大蝦、長沙口味蝦、北京麻小等等,總有一種口味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而從時間和場景上來講,小龍蝦的普適性也要更強,可堂食可外賣、可冷餐可熱食、可做正餐也可做休食……但從這一點上來講,就要優於夜宵的兩大品類——火鍋和燒烤。

水產強調鮮活,小龍蝦不僅在冷鏈運輸方面由於頑強的生命力可以損耗更低,通過工業化的生產也可以製成半成品和熟製加工品,以目前的工藝水準而言,對於風味影響微乎其微,這也使得小龍蝦可以在更廣泛的地方進行相對標準化的銷售。

資本的助推則是另一大因素。to C的網紅餐廳、外賣小龍蝦品牌層出不窮,而to B的供應鏈建設也受到資本和政策的雙重助力。

- 3 -

再造一個“小龍蝦”式爆品,背後是中餐標準化難關

信良記首席執行官李劍曾表示,打造中餐爆品,簡單化、差異化和標準化是三個核心問題。對於消費者而言,就是八個字“物美價廉、簡單易得。”

說起來容易,背後則是所有中餐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中餐標準化和連鎖化。

《2019中國餐飲加盟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3.96兆元,2018年同比增長7.8%,突破4.2兆餐飲業規模位列世界第二。但在連鎖化和集中化程度方面,我國餐飲業依然呈現小而散的特徵。

中餐連鎖體系化建設薄弱,是影響規模化輸出品類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小龍蝦為例,據美團點評統計,2017年僅7月,廣州市、上海市小龍蝦餐廳同比分別增加了2448家和1326家。

這其中連鎖品牌化經營的有多少呢?大概不會超過三位數。大部分是小龍蝦成為爆品後才紛紛入局,也就是所謂追著錢走的經營方式。在中國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程度不足的情況下,上遊供應鏈很容易產生問題。

2017年7月,小龍蝦曾遭遇嚴重貨源危機,據媒體報導,小龍蝦價格漲了五成,銷量縮水,許多餐館紛紛轉向其他品類。

無獨有偶,紅極一時的潮汕牛肉火鍋也曾遭遇貨源危機。由於潮汕牛肉火鍋講究選用川貴地區的土黃牛肉,現宰現殺。在貨源有限、成本走高的情況下,許多商家在食材上走了岔路,品質的參差不齊導致潮汕牛肉火鍋高開低走,已經成為“過氣網紅”。

要想再造一個“網紅”,除了對市場需求進行預判以外,標準化供應鏈和連鎖品牌輸出是繞不過的門檻。這也是為何近年來中餐爆品多存在於種類而非品類,比如中餐近十年來最大的爆品——火鍋這一種類下,重慶麻辣火鍋、老北京涮羊肉、潮汕牛肉火鍋等等品類層出不窮,但少有能夠走出地域,在全國範圍內做到經久不衰的品牌出現。

也許小龍蝦還會繼續走紅三五年,但距離真正的“爆品”出現,還要走很遠很遠。

-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