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溢價2530%收購再現慘敗案例 ST巴士市值蒸發133億

  溢價2530%收購再現慘敗案例,ST巴士市值蒸發133億

  來源:富凱財經

  富凱摘要

  成也重組,敗也重組。溢價率高達2530%購入的巴士科技在2015年救了ST巴士一命,但在高管失聯後,16億元購入的巴士科技又再次將ST巴士打入深淵。

  高管失聯、重大重組事項被迫終止、與合作方解約、以前年度重組標的被計提15.37億元減值準備...種種不利消息將ST巴士的股價一再打壓,讓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

高溢價重組“埋雷”高溢價重組“埋雷”

  2015年6月18日,ST巴士的股價一度攀上51.58元/股的歷史最高點,但在兩年多之後,公司的股價卻一跌再跌,直至2018年3月23日,公司股價當日封跌停板,最後報收6.71元/股,可以說,在兩年多的時間裡,ST巴士的股價相當於打了一折,市值也蒸發了133億元。

  資料顯示,ST巴士主要從事通訊電聲器材的生產、銷售,經營進出口業務(國家法律法規限制或禁止的除外)。

  在輝煌時期,ST巴士主要為通訊終端產品及便攜式數位電子產品等行業的知名製造商如德國西門子、日本松下、日本友利電、NEC、Brother、丹麥GNNetcom、卡西歐、中興、華為、聯想等企業提供微電聲器件。彼時,公司為電子元件行業百強企業之一,也是國內少數幾家專業從事微電聲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以自己的品牌面向國際市場的企業之一。

  根據中國電子元器件協會資訊中心的數據統計,公司2004年、2005年及2006年受話器產品的銷售量和出口創匯額均列為國內同行業第一名。

  這樣一家曾經輝煌過的公司到底是出了什麽事導致股價持續下跌不止呢?富凱君發現,公司股價下跌主要是源於2015年高溢價收購的巴士科技。

  在上市之後,公司的主營業務逐漸開始疲軟,甚至在前幾年,公司的主營業務已經出現虧損,公司不得不靠營業外收入來維持盈利。在此背景下,公司於2015年進行了重大重組並完成了巴士科技100%股權的收購,並在2015年並表後,巴士科技甚至助公司業績扭虧為盈。

  但好景不長,昔日挽救公司不再虧損的巴士科技,卻成為公司2017年巨虧的元凶。從ST巴士2017年度業績快報可知,公司2017年的巨虧主要來自於對巴士科技的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06億元,同比下降7.8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8億元,上年同期為9360.07萬元。公司解釋虧損的原因為“對2017年末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的各類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對可能發生資產減值損失的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預計需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總額約為16億元”。

  富凱君發現,在此次計提中,僅巴士科技一家公司就被計提了15.37億元的商譽減值。公司解釋計提原因稱,巴士科技2017年未完成預計的經營目標,且後期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依據謹慎性原則,對該項商譽進行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與其說,公司2017年的巨虧來自於巴士科技的商譽減值,不如說,是來自2015年溢價2530.32%的重組後遺症。

  2015年重組時,新嘉聯作價16.85億元收購巴士科技100%股權,而當時巴士科技股東全部權益的账面價值只有6406.20萬元,這意味著16億元的溢價重組後,上市公司同時要承擔虧損後同樣的商譽減值。

  其實,在ST巴士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之時,投資者對公司還是抱有一定期望的。彼時,公司淨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284.28%。但誰也沒有料到僅3個月的時間,公司的業績就會一落千丈。

  而究其原因,則可追溯至2017年年底公司高管王獻蜀失聯後引發的巴士科技業務受挫上。2017年12月9日,原本策劃重大資產收購的巴士在線公告稱,無法聯繫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總經理王獻蜀。同時,王獻蜀控股的中麥控股的股份也被司法凍結。彼時,中麥控股持有ST巴士股份2920多萬股,佔比9.88%。

  截至2018年1月12日,中麥控股所持巴士在線股份遭遇司法輪候凍結的規模已累計超過10939萬股。其中1572多萬股被凍結的事由為民間借貸糾紛、金融借款合約糾紛等。

  公司前法人代表失聯之後,ST巴士原籌劃購買傳媒行業資產的重大事項就此終止,此後,ST巴士的合作方北京密境和風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密境和風)也宣告與巴士科技解除了合作協定,不再授權巴士科技開展花椒直播城市頻道全國代理業務,原因是巴士科技存在部分違約。北京密境和風是花椒直播主體經營公司。

  ST巴士解釋稱,花椒直播與公司合作的前提是在2017年12月31日前,巴士科技須開發並簽約至少20個城市頻道,但巴士科技隻完成了14個,並無法按時支付1400萬元授權費。目前,雙方正就授權終止協商善後事宜。但巴士科技與央視繼續保持合作,主要城市的車輛資源大部分得以保留,運營所需各項許可資質依然有效,媒體業務能維持基本運營。

  ST巴士還表示,如果北京密境和風終止本次授權,巴士科技經營情況將受到較大影響:2017年經花椒直播授權的業務收入約1148萬元,這部分收入可能將被衝減;已簽約的14家合作客戶和潛在客戶,對2018年收入影響約7000萬元以上。

  除了合作客戶的丟失外,ST巴士目前還身陷各種官司之中。

  據ST巴士公告顯示,公司前法人代表、總經理王獻蜀控股的中麥控股、中麥移動以委託貸款形式,向深圳嘉世投資借款合計3億元,實際放款6590萬元。對於此項委託貸款,上市公司為其承擔連帶責任保證。現因中麥控股、中麥移動逾期未清償借款本息及費用,深圳嘉世投資要求上市公司立即代為清償所有借款本息及費用。

  對此,公司於3月12日晚公告稱,“公司初步判斷《保證合約》上所蓋上市公司公章系偽造,屆時將請求對所蓋印章真偽進行司法鑒定”。

  另據ST巴士3月16日午間公告顯示,全資子公司巴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送達的《受理通知書》。根據通知書,巴士科技訴與騰揚廣告有限責任公司其他合約糾紛一案的起訴狀上海靜安區法院已收到。經審查,起訴符合法定受理條件,上海靜安區法院決定立案審理。

  傳統產業落幕,重組標不靠譜引發巨虧,投資者對ST巴士的未來越加迷茫。伴隨著王獻蜀的失蹤,ST巴士未來的路如何走也因此成謎。

責任編輯:郭春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