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ST巴士退市生死劫:董事長割完韭菜失聯了

作者 | 長風

流程編輯 |白鶴芋

2017年12月9日,*ST巴士(002188,SZ)發布公告稱,近期公司與相關各方在籌劃購買傳媒行業資產的重大事項,相關工作人員多次聯繫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總經理王獻蜀,均未能與其取得聯繫,導致項目決策性檔案無法按時簽署,交易對方提出終止此次重大事項。

沒錯,你沒有看錯,以前出現過扇貝跑了,酒蒸發了,這次是大活人不見了!

之後的12月12日,*ST巴士公告稱,仍未能與王獻蜀本人取得直接聯繫;12月22日,公司向王獻蜀近親屬求證,近親屬表示也未能與其取得聯繫,並已報案;12月28日,事件有了點進展,王獻蜀因個人原因,雖暫時無法正常到崗履職,但已能與外界有限聯繫。

2018年初,王獻蜀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職務,辭去上述職務後,王獻蜀仍擔任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同時,王獻蜀辭去浙江新嘉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職務。

時間來到了2018年7月16日,*ST巴士召開第四屆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提請股東大會免去王獻蜀董事職務的議案》,該議案稱,自2017年12月9日,公司對外披露無法與王獻蜀本人取得聯繫至今,王獻蜀一直未能到崗履職,同時其未經上市公司審批和授權,私自以上市公司名義為其自身資金需求提供擔保或融資等背信行為,已給上市公司帶來巨大損失和惡劣影響。綜上,公司董事會認為王獻蜀已不適合繼續擔任上市公司董事一職。

2018年8月2日, *ST巴士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上述議案。

那麽,*ST巴士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王獻蜀與其有著怎樣的恩怨瓜葛呢?

一、短短的一年蜜月期

*ST巴士前身為嘉善嘉聯電子廠,主營業務為通信電聲器件的研發和生產,於2000年完成股份製改造,並於2007年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為當時中國A股首家微電聲上市企業。

*ST巴士上市首年,實現淨利潤2526.20萬元,之後年份開始下滑,2011年淨利潤僅為11.64萬元,2012年首次出現虧損,2013年主要通過處置非流動資產實現扭虧為盈,2014年繼續虧損。

*ST巴士眼見現有業務日漸慘淡,朝不保夕,便一邊保殼,一邊謀求轉型。

2015年,公司成功收購巴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士科技)100%股權,其業務結構在原來單一的電子元器件基礎上新增了傳媒互聯網業務。毫無疑問,2015年公司淨利潤又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ST巴士2016年也主要因為子公司巴士科技的貢獻,淨利潤水漲船高。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然鵝,好景不長,僅僅經過一年多的蜜月期,*ST巴士2017年淨利潤就風雲突變,深陷虧損泥潭。

根據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當年淨利潤虧損高達20.33億元,主要是為對子公司巴士科技計提的商譽減值。

沒錯,也就過了一年,高價收購的資產就開始進行商譽減值了。

二、收購隨性,甩鍋任性

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並購行為時有發生,高溢價並購形成了大量的商譽資產。這些巨額的商譽資產成為了懸在上市公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猝不及防的大額商譽減值直接導致上市公司暴虧的案例並不鮮見。

這不,*ST巴士不幸也踩中了這顆雷。

2015年*ST巴士曾作價16.85億元收購巴士科技100%股權,而當時巴士科技股東全部權益的账面價值僅有6406.20萬元,溢價率高達2530.32%。

*ST巴士也因此形成商譽15.37億元。

王獻蜀無法履職這一事件呈現出滾雪球效應,子公司巴士科技的生產經營受到重大影響,導致諸多業務陷於停頓,眾多客戶采取觀望、回避等態度,相當部分應收账款出現逾期;*ST巴士因其2017年未完成預計的經營目標,且後期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依據謹慎性原則(收購的時候不謹慎,甩鍋的時候很謹慎。瞧瞧,多麽謹慎的管理層啊),對其商譽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這便是2017年公司業績巨虧的真正元凶,而*ST巴士的厄運遠不止如此。

三、業務受牽連,客戶解除合作

2018年2月6日,*ST巴士發布《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稱,Live直播(主播打賞業務)處於停滯狀態,已無主播開播,該業務目前剩餘員工21人,包括產品、技術、運營、經紀等人員。花椒城市頻道全國總代理至今已完成省級代理商簽約16個,月均全國舉辦花椒線下活動約50場。

受資金緊張和各類負面影響,簽約和回款進度受阻嚴重。目前正盡力安撫已簽約各省代理商。該部分業務目前在編9人,其他人員已全部離職。

2018年2月22日,*ST巴士發布公告稱,於近日收到北京密境和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密境和風,系花椒直播的主體公司)發來的解除協定告知函。因城市頻道開發數量未達協定約定、授權費支付延期等問題,密境和風擬與巴士科技解除相關協定。

如相關協定被解除,巴士科技將不再享有授權協定中密境和風授予的相關權利,經花椒直播授權開展的直播城市頻道全國代理業務將停止運營。

而直播城市頻道全國代理業務的停止運營,將對*ST巴士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ST巴士的影片直播業務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Live直播(主播打賞業務),另一個是經花椒直播授權,由巴士科技開展的花椒直播全國城市頻道運營業務。

該直播業務是巴士科技收入的重要來源。

成功賣給上市公司套現以後,原來吹得天花亂墜的優質資產變成一坨屎。

四、借貸糾紛再現宜通世紀狗血劇

*ST巴士陷入多起借貸糾紛,在這些案件中,公司大多都是以共同借款人或擔保人的角色出現在被告席上。

令人怎舌的是,這些案件涉及的協定或合約,從未在公司合約審批流程和用印流程中出現過;此外,在王獻蜀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間,其從未獲得過簽署相關協定或合約的授權。

也就是說,公司對此並不知情。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未經*ST巴士授權,僭越公司相關表決程式,王獻蜀的行為凌駕於公司內控制度之上,也凸顯出公司內控制度確實存在嚴重缺陷,形同虛設。

在這多起訴訟案件的被告席上,除了*ST巴士和王獻蜀外,還出現了中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麥控股)、中麥移動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麥移動)、高霞等部門或個人,這些共同被告人與王獻蜀都有著各種關聯。

王獻蜀和高霞為夫妻關係,中麥控股的兩大股東為王獻蜀和高霞,中麥控股持有中麥移動63.73%股權,王獻蜀持有中麥移動6.86%股權。實際上,中麥控股和中麥移動均為王獻蜀控制的公司,上述案件涉及的融資金額最終都流入了王獻蜀控制的公司。

王獻蜀涉嫌利用其利用職務之便大揩上市公司的油水,向自身輸送相關利益。

五、*ST巴士的退市劫

2018年7月30日,*ST巴士發布業績快報,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729.79萬元,同比下降78.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7億元,同比下降2439.47%。

引起業績大幅變動的具體原因可歸結為兩方面:

一是上市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原總經理,巴士科技原董事長、原總經理王獻蜀失聯後,巴士科技影片業務、網生業務已停止運營;王獻蜀的背信行為使公司形象和聲譽受到重創,巴士科技媒體廣告業務客戶觀望或取消合作,導致該項業務銷售額銳減。巴士科技新的管理層重組後,調整業務和人員架構,努力提升業務能力,但消除之前的影響、提升經營業績尚需時日。以上因素導致巴士科技上半年營業收入大幅下滑;

二是巴士科技營業收入大幅下滑的同時,由於成本費用及壞账準備計提等因素,導致其總成本居高不下,致使其營業利潤大幅下降,利潤總額大幅減少。

*ST巴士因王獻蜀的背信行為和子公司巴士科技的經營停頓而遭遇巨虧,同時公司因涉嫌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ST巴士正遭遇著退市劫,但這也是自己從市場上約的,含著淚也得進行完。

END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雲APP原創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

市值風雲APP

買股之前搜一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