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的服用方法 這些常識您懂嗎

正確使用中成藥

1嚴格按量服用

中成藥治病,藥量有一定的靈活性,有時不易準確掌握。由於有的中醫在處方時,對中成藥的每次服用量往往不專門註明,故在具體使用時,病人首先應看清藥品標籤或說明書。有時,中成藥小粒丸劑的說明書上雖寫著每次服多少克,但卻未標明多少粒葯為多少克,這常常會給病人帶來困惑。遇此情況時,病人不可怕麻煩,應向執業藥師問明換算方法或每次服藥粒數(不要問醫生,因非其本職,否則可能致誤)。中藥不是絕對無毒的,有些藥性劇烈的葯,用量稍有超過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2注意服藥禁忌

不僅對中成藥的服用量須認真對待,而且對有關藥物的禁忌症也絲毫馬虎不得。用藥前必須詳閱該藥品的說明書,了解該藥品的使用禁忌。凡藥品說明書中所列禁忌事項,均應按章執行,予以避忌。孕婦、小兒或年老體虛者,更要謹慎,凡藥性猛烈的中成藥還須減量慎用。

3注意服藥時間

根據古醫籍規定,中藥服用時間的選擇,應按「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的原則進行。對於特殊服藥時間規定的中成藥,通常宜選在飯前或空腹時服。因為大多數食物可對中藥的吸收產生干擾,故而飯前服藥有利於藥物吸收和藥效發揮。對於慢性病需長期服藥者,宜養成定時服藥的習慣,而對治療特定病症的成藥則無須強調空腹或定時服藥,如治冠心病的蘇合香丸、治胃痛的胃樂片等,均或隨時使用;安神葯則在睡前服為最適宜。

4注意服藥方法

中成藥的服用方法也有講究,中成藥中常見劑型之一大粒蜜丸劑,常常給服藥者帶來許多不方便,初次使用該劑型者往往不知該怎樣吞服才好。要知道,任何一口將其吞下的企圖都是應當嚴格禁止的,因為這有可能造成藥丸卡在喉嚨裡上下不得,甚至引起心律紊亂等嚴重後果。正確的服法是用清潔的小刀將藥丸切成小粒,而後分幾次用溫開水送服;對於出廠不久、質地較軟的大粒蜜丸,可用清洗過的於直接將其分裂,並搓製成小丸服下。一顆大蜜丸通常至少分成20粒以上的小丸,分2~3次吞下較為合理,否則同樣會引起噎阻。生活中,有些人在服大粒蜜丸時,愛將藥丸嚼食,這其實不宜提倡。因為雖然多數藥丸因在製作中加入了蜂蜜而帶甜味,但是不少丸藥仍帶有濃厚的中藥異味。嚼服者一旦因藥丸異味而引起噁心反應,往往來不及咽下口中稠厚的葯漿而會引起嘔吐,這可就事與願違了。如果為了加快藥物吸收,加速藥效產生,方便的做法是:取少許溫水將藥丸搗調成稀糊狀後,用溫開水送服。

5注意服藥反應

中成藥與其他藥物一樣,因各種原因也會引發人體的不良反應,隨著中成藥的廣泛應用,這樣那樣的不良反應會較多地出現,服用中成藥者應對此要有所警惕。凡服藥後出現皮疹、瘙癢、發熱等過敏反應者,均應立即停葯,並去醫院診治。凡有過服用某種中藥而致過敏史者,還須牢記以後不可再使用該葯。

喝中藥不苦的竅門

1掌握藥液溫度

中藥的服用講究「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但苦味中藥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關專家研究證實,舌頭對37℃以上的溫度更為敏感,因此,苦味中藥湯液的溫度應控制在15℃至37℃。

2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頭的前半部,以舌尖最為突出。因此,藥液入口後,最好迅速含貯於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咽下。

3掌握服藥速度

藥液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覺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藥的服用力求乾淨利落,轉瞬即逝。

4服藥後喝適量溫開水

這樣既有利於胃腸道對藥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液的苦味。

5添加調味品

在苦味藥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對黃連、膽草之類,盡量少用或不用調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棗之類調和。

服中藥湯劑時不宜濫加糖

在服用湯藥時,有的人不管服用什麼湯藥,均習慣加糖(冰糖、白糖、紅糖、蜜糖),或以糖水送服,以沖淡或消除苦味,殊不知這種做法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實屬不妥。

1一是因為各種糖均屬常用中藥,均味甘而具有補虛作用,若所治病證為邪實之證,,那就不但不利於驅邪,反而會加重病情。

2二是因為中藥的化學成分極其複雜,其中的蛋白質、鞣質等成分能與糖,特別是與含鐵、鈣等無機元素和其他雜質較多的紅糖發生化學反應,使藥液中的某些成分凝固變性,進而混濁、沉澱,不但能影響藥效,甚至會危害健康。

3三是因為糖可抑製某些退熱葯的療效,干擾藥液中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的吸收。

4四是因為糖還能降解某些藥物,如馬錢子的有效成分,使湯液的療效降低。

5五是因為某些健胃的中藥,其之所以能健胃,就是利用其苦味或其他異味來刺激消化腺的分泌而發揮療效的,加入糖後勢必會消除這一作用。

由此可知,服用中藥時不能濫加糖。若要加糖,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酌情加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