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精細化”教育孩子有無必要?

文丨祝振強

近日,有媒體報導,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童星經紀公司行業門檻低、收費高,魚龍混雜、管理混亂。

有家長帶著孩子終日奔波,形體培訓、跨省試鏡、讚助演出,維護聲名、炒熱度、買粉絲……幾年下來,砸了十幾萬元錢,孩子根本就沒學到什麽像樣的才藝。

據披露,如今,北京的童星經紀公司有上千家,這幾年光是省會城市沈陽,興起的同類公司也有四五十家。這些公司即便收費令人怎舌,但無一例外,都是生意火爆。

現今,人們的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不少家庭都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一些家長絞盡腦汁思謀如何讓孩子出類拔萃,於是乎,在一些容易“出道”的教育項目上大筆投入便成為不二選擇。由此,在孩子教育上蹈入商家精心布置的誤區的家長著實不少。

其實,對孩子進行“精細化”教育以圖孩子能夠脫穎而出的遠非只有童星一途,近年來興起的遊學、研學以及夏令營熱,即為典型一例

每到暑假,五花八門的夏令營以及打著各種名號的遊學、研學活動,便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十幾天的遊學時間,花上個幾萬元很是常見。在一些城市的中小學,絕大部分學生都已有過遊學經歷,有的學生甚至已走過了十餘個國家。

數據顯示,2018年,泛遊學與營地教育市場規模達近千億元,且還將會以20%以上的速率逐年增長。

與其說一擲千金、花費天價亦在所不惜的家長們是太過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不如說是無孔不入的商家實在太精明、太會算計及太會忽悠——前些時,有媒體報導的專門針對孩子的情商教育培訓班以及由之而起的情商培訓市場,更說明了這一點。

這些培訓班主辦者聲稱,經過情商培訓的孩子,善於察言觀色,在家懂得看大人臉色、管理情緒,在學校能當幹部、具有領導力,明白三思而後行……這些本領,豈不是一些家長對孩子夢寐以求的培養目標?也難怪這樣的培訓班一經推出便受到不少家長的追捧。

應該說,家長不滿足於學校教育“大撥轟”,對孩子進行適度、適量的課外培訓,進行一定的“精細化”教育,這無可厚非。

事實證明,孩子從小經過有別於常人的特殊的開發、點撥、培訓,確實更容易嶄露頭角,成為佼佼者。

問題是,當有著這樣那樣名堂的教育項目實成為相關機構圈錢漁利的借口和工具,當超前的教育培訓遠遠脫離學生的實際,尤其是,收費高昂的教育培訓綁架了人心,造成家長們相互攀比、陷入進退失據的境地,那麽,這樣的教育培訓、這樣的“精細化”教育,著實值得人們重新審視。

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成才亦有特定的路徑。並不是投入大,產出就一定高,也並非一味進行“精細化”教育,就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就拿培養童星來說,要成為童星,更多要看孩子有無特殊的天分以及有無有別於常人的“觀眾緣”,且一夜成名充滿了可遇不可求的偶然因素。在此,家長們浮躁心急,先就注入了對孩子教育失敗的因子。不是不讓人看好,而是這實在希望渺茫。

遊學、情商培訓亦如是。讓孩子開闊眼界、解惑悟道,對知識融會貫通,遊學當然是一條路徑,且可能是一條捷徑。但走過了世界,世界並不一定就能進入心中。

教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細水長流,需要集腋成裘、百煉成鋼。況且,一擲千金、動輒花費一個家庭好幾個月收入的奢華遊學,可能會讓孩子心頭平添沉重負擔,也可能讓孩子產生享樂、攀比心理。可以說,這皆非好事。

孩子經過培訓,如果能有眼力見、會來事,能看透人情世故,應該說,也不算是什麽壞事。但孩子的本性就是天真,你讓孩子小小年紀就精通成人世界的世俗、“老練”甚或媚俗,情商不一般,童真卻全無,你說這是教孩子好,還是害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當今,一些公司以及教育培訓機構不是通過正常經營、誠實經營勞有所獲,而是抓住家長們急迫而又浮躁的心理,花言巧語、華而不實,一味在行銷上做文章——行銷很大程度上是遊走在謊言與欺騙的灰色地帶上。

這一方面造成了教育培訓市場的混亂,使教育培訓隻知漁利而無視育人;另一方面,花樣迭出、新詞頻現,造成了教育領域的愈發浮躁及與教育本體的進一步脫節。對此,社會有識之士不可不察,相關監管機構不能聽之任之。

前不久,有教育專家明確指出:當今,孩子每天一出校門馬上就被家長領進各個輔導班、培訓班,這實在讓人遺憾。教育已經成為不少家庭資源無限投放的無底洞,從一定程度上說,教育就是在拚財力。

但願此振聾發聵之語能夠啟發人們進一步思考:教育以及“精細化”教育是讓孩子出人頭地、擁有顯赫的社會地位與光環,還是讓孩子具有強健的體魄、健康的身心以及豐富的精神世界?是讓孩子們過關斬將通過考試、獲得好分數,還是讓他們能夠清醒認識自我、勇敢直面社會、無畏擔當未來?

圖片來源於公共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編輯 | 鄧小栗 張子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