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謹防倒春寒!白癜風患者這3個寒氣入口務必守住

春天,人們對溫暖無限嚮往,但「乍暖還寒時」氣溫忽高忽低,剛脫掉秋褲,發現降溫了;重新穿上冬衣,

卻發現一整天陽光普照。

「倒春寒」指的是初春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氣象現象。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此時不注意防護,容易發生各種疾病。

「倒春寒」要防四類病

春天,人體「冬眠」的皮膚細胞漸漸活躍,毛孔張開。一不小心就可能遭到疾病的「偷襲」。以下4類疾病白癜風患者需警惕:

播放GIF

呼吸內科:

感冒、哮喘

冷空氣刺激後,會導致氣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損,繼而令氣道反應性增高,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哮喘、呼吸困難等。

因此氣溫驟降時,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病情容易反覆或加重。每個人對這些的刺激的反應不一樣,有家族史、體質敏感的人會嚴重一些。

專家支招

體質弱的人最好出門時帶上口罩,增加衣物,重視頭部、胸部和足部保暖,以免著涼。

消化內科:

胃病發作

低溫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

專家支招:

本身有胃病的人到了這個季節要特別注意保暖,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防止腹部受涼。在飲食上要注意暖胃養胃,多喝熱水,少吃冷食,按時吃飯。運動要適量,不宜大量運動出汗太多。起居規律,切記不要熬夜,也不要思慮過度。

心內科:

心臟受傷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對氣象變化的敏感性很高,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容易出現心肌缺血。另外,呼吸道感染多發易誘發肺炎,這也會造成心臟負荷過重,成為心梗的重要誘因。

專家支招

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藥控制血壓。如果有胸悶、隱痛或心慌等情況,即使發作時間很短,也要格外重視。

神經內科:

警惕腦梗

春季是腦梗高發季節,特別是許多老人是晚上上廁所或早上一起來就發生中風了。這段時間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時刻,氣溫驟降,晝夜溫差懸殊,低氣壓、高濕度,都容易刺激體內控制血管活動的神經,造成小動脈血管的持續痙攣,使得血壓驟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在晚上睡眠時,人處於靜止狀態,血液黏稠度增加,這也是中風高發於這個時段的重要原因。

?專家支招

一旦發現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楚、眩暈伴嘔吐等癥狀,必須高度警惕,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中風急救分秒必爭做到三早:早識別、早求救、早溶栓。

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流傳千年的養生法還是很有道理的。適當的「春捂」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疾病,身體這3個寒氣入口務必守住!

1、捂腹。臍周是腸胃部位,容易受涼,所以要防止臍部著涼,受涼後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肚臍是柔弱的部分,日常要注意保護,不可受冷或手摳。

播放GIF

2、捂背。中醫講,人的背部是督脈所過,如果背部著涼,很容易使人體的陽氣受損,所以一定要注意背部的保暖工作。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很容易感覺到背部涼颼颼的,所以出門時最好穿件毛背心兒,將背部好好的保護起來。

3、捂腳。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而腳部又彙集了全身的經脈,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若冷,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

由於寒氣多自下而起,且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風寒侵襲,所以衣著宜「下厚上薄」。女性不宜過早換裙裝,否則會導致關節炎和多種婦科病。

特別提示

1、注意溫差

一般來說,春季晝夜溫差較大,早晚較冷時,要適當「捂」。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信號。春天的氣溫變化無常,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日夜溫差大於8℃時是捂的信號。

2、把握氣溫

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太原龍城中醫白癜風醫院專家溫馨提示:

防病如禦敵,要想防疾健身,白癜風患者還須從春天開始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機體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除了春捂有度與葯食調理外,還需調養精神,製怒養肝,以防春火萌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