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性艾灸的好處在哪裡?

從《大長今》、《羋月傳》到《女醫明妃傳》,我們都看到了艾灸的身影。尤其在電影《艾草仙姑》中,我們看到了醫術高超的晉代女醫——鮑姑。鮑姑是中國古代的四大女醫之一,擅長灸法,以專治贅瘤和贅疣聞名於世。方誌記載,「每贅疣,灸之一炷,當即愈。不獨愈病,且兼獲美艷。

某日,鮑姑路遇一年輕姑娘在河邊哭泣。鮑姑上前詢問,得知姑娘臉上長了許多黑色贅瘤,十分難看,遭到鄉親鄙視,一直沒找到婆家,故而顧影自泣。鮑姑從葯囊中取出紅腳艾,搓成艾線,為之熏烤治療。不久,姑娘臉上的贅瘤全部脫落,變成了一個美貌的少女。

艾灸的好處有哪些

1、調節氣血:通過艾灸來調節氣血是艾灸最常見的一種功效,而氣是生命之源,血為物質基礎,當氣血不足時,人的生命就會受到影響,而中醫通過艾灸這種方法可以起到補氣養血及疏理氣機的作用,最終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2、疏通經絡:眾所周知,人體的經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氣血運行的關鍵,而經絡通暢利於氣血運氣,同時將更多的營養物質送到各個器官,而一理經絡受到閉陰則會引起疾病或者影響身體體質,而通過艾灸則可以讓活絡經絡,達到治療的功效。

3、調節陰陽:陰陽平衡才能保證身體健康,一旦陰陽失衡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所以這時可以通過艾灸將失衡的陰陽達到平衡。

4、扶正祛邪:邪氣入體,身體自然會日漸變差,而正氣存內那麼邪氣自會被驅散,而艾灸可以通過對身體的一些穴位進行培扶人體正氣,加強身體體質,起到防病抗病的作用。

適合艾灸治療的婦科疾病:

1、宮寒

宮寒指的是,由於外來之寒邪或者是人體脾腎陽虛所生之內寒停滯在女性胞宮,使胞宮的功能受損而發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統稱。

艾灸治療宮寒的穴位: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這些穴位,以及腰部的八髎穴,還有腿部的足三裡和三陰交等穴位,三陰交是活血的穴位。


2、手腳冰涼

每晚臨睡前,在手腕上的陽池穴上綁一個艾灸罐,左右手的穴位可以同時灸,各5~10分鐘。關元穴、命門穴用艾灸盒綁著灸,大椎穴、湧泉穴用艾灸罐綁著灸,每次每穴30分鐘。如此每天堅持,灸完睡覺,連續一個月,就會見到明顯的效果。2~3個月後,手腳再也不會無緣無故的發涼了。

3、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病根,其標在肝,其本在腎,要想調好這個病,應以「疏肝解鬱,調理沖任,化瘀通絡,軟堅散結」為原則。

艾灸選穴:阿是穴(也就是乳房結節、增生、腫塊處)、肩井、天突、肝俞、三陰交。經前重者加太沖;經後重者加太溪。

操作方法:肝俞和三陰交採用溫和灸,每穴灸10~15分鐘,阿是穴、肩井、天突。

4、閉經

閉經的,同樣是艾灸婦科常用穴:治療婦科疾病可以艾灸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三陰交。

5、痛經

用艾灸治療痛經是值得推崇的,它不僅能快速止痛,而且通過長期調理,完全可以根治。


艾灸選穴:中極穴、氣海穴、血海穴

方法:艾條溫和灸,每日1次

注意:中極穴10-15分鐘;氣血、血海穴20-30分鐘。

6、操作方法:點燃艾條,患者根據需要艾灸的穴位,對準應灸的部位。安裝好艾灸的機器,進行艾灸。每日一組穴位灸20-30分鐘,灸至患者感覺舒適、局部皮膚潮紅為度,皮膚有溫熱感且無灼痛為佳。每日灸1~2次,每次輪換不同穴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