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總是關注「壞同學」?

微課答疑精選

1

孩子剛上一年級,最近他總是關注到班上的一位同學,他認為這個同學很調皮,不懂禮貌,打人,撕書,說老師也不喜歡他。我的孩子自己是很注重規則的。請問如何引導孩子注意那些優秀的孩子呢?

閆敏君老師分享

寧夏蒙特梭利國際學校小學部老師

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第一:六歲以前的兒童更多地關注自己,六歲後逐步將外在的社會納入到自己的結構中,並且與它們產生聯繫。

第二:六歲以後的兒童進入社會性敏感期,他們開始積極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利,喜歡遵守和共同建立規則,形成合作意識。實現自我管理的同時,也非常在意他人的行為。

另外,在問題的最後,家長說要求引導孩子注意那些優秀的學生。我認為一個班級就如同一個小型社會,家長的價值觀,在這個階段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6到12歲的兒童處於價值觀形成的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對於每件事情的觀點,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將直接影響到你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建構。

在這裡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當您的孩子出現了這樣的行為時,首先您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是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的行為,還是您本身的反應比較強烈呢?這兩種不同的心態和反應會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

第二,家長需要接納所有人的不同。當我們將自己的內在結構擴大,您的孩子也會將他內在的結構擴大,他也會接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同時,孩子也需要去體驗和不同的人相處,這是他人生的歷程。

第三,要更多地與您的孩子進行溝通,和他探討這個話題,了解他真實的想法。比如您可以問他:「當你看到同學這些行為時,你有什麼感受?你覺得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行為?」類似這樣的問題都可以和他進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要注意,盡量不要加以評判,因為這些部分也會影響到孩子價值觀的建構。更多的是放在「傾聽」上,引導孩子表達。

最後一點建議是您在跟孩子溝通中要留意,如果他在關注同學時會提醒對方,那麼他提醒同學的方式是怎樣的呢?這部分也是需要家長了解並跟進的。

2

孩子4歲多,在幼稚園有一個好朋友,最近會追問好朋友還跟他玩嗎?害怕好朋友不跟他玩,好朋友叫他做什麼他都會去做,讓他去搶別的孩子玩具他也去。之後還會追問好朋友跟不跟他玩,直到好朋友給出肯定的答案他才會釋懷。該怎麼引導孩子?

王雅靜老師分享

寧夏銀川市金鳳區蒙特梭利幼稚園教學園長

首先作為爸爸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交往的過程中聽從好朋友的建議去做搶別人玩具違反規則的事情,內心確實會非常的焦慮和擔憂,我們能夠理解。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能夠看到的是孩子正處在人際交往的敏感期,孩子需要與一個固定的夥伴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在這個階段,其實孩子的交往需求明顯地要大於其他的需求,為了朋友,甚至做一些違反規則的事情都是可以的。這是孩子在內心中的一個選擇。

當媽媽看到孩子在交往中呈現的這種狀態,可以嘗試和孩子溝通關於關係和規則的問題,可以這樣表達:「媽媽知道他是你的朋友,他對你很重要,但是去搶別人玩具這樣的事情是不可以做的,這是違反規則的。」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孩子與朋友的關係其實有時候也會模仿家庭中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或者是父母之間的關係,作為人際關係的雛形。孩子會習得和模仿父母相處的方式,或者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因此,作為成人需要在家庭中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出現問題的時候一致性溝通的氛圍,這樣孩子就會從爸爸媽媽身上習得怎樣去和別人正常地交往。

孩子發展人際交往的這個階段,其實更重要的是一個探索的階段。孩子他太渴望交朋友,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時候,還需要幫助孩子剝離,人際關係交往和是非的不同,來幫助孩子清晰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其實孩子在自身所經歷的每一段關係中都會有所收穫,只是孩子需要透過體驗去發展自己對人際交往的了解和認知。我們能理解爸爸媽媽們伴隨著孩子成長的問題會有所焦慮,但是我們不能替代孩子,因為學習必須經歷體驗。

「本文圖文為孫瑞雪教育機構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及作者。未經授權,不得篡改或用作其他。」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