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晚期吸血蟲病會引發大腸癌?大腸癌病因

通過相關的臨床資料發現,臨床上有部分的晚期血吸蟲病這也會導致大腸癌的出現,一般認為大腸粘膜上血吸蟲卵長期沉積,可造成粘膜反覆地潰瘍、修復以及慢性炎症等病變,出現腺瘤狀增生,在此基礎上發生癌變,從而形成大腸癌。那麼大腸癌是怎麼發生的?了解導致的具體原因,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效的做好預防,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導致大腸癌的原因吧!

大腸癌的病因

第一,是脂肪飲食增加、纖維素飲食減少所致。我國近年來城市中大腸癌發病率增加,也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

第二,環境和大腸癌的關係很密切。環境因素主要有:土壤中缺硒;血吸蟲病的影響,在我國,血吸蟲病高發區同樣也是大腸癌的高發區;吸煙容易引起大腸癌。

第三,就是遺傳因素。約10%的大腸癌與遺傳因素有關,所以,對於確診為家族性結腸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及散發性遺傳性大腸癌的患者的後代,要密切追蹤隨訪。同時,也不能忽視大腸的一些稱為息肉的良性腫瘤。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人也有較大的機會患上大腸癌。

第四,疾病引發,大腸癌有可能會因為一些其他的疾病發展而來,比如:

1、患有慢性潰瘍疾病等慢性直腸炎症的人群不要拖著疾病不治療,這些炎症會誘發直腸潰爛、流膿,而一旦腸道受到了感染,就會形成息肉,漸漸癌變。

2、因為該病為惡性腫瘤,所以很多患者都是從良性腫瘤惡化的,一些患有大腸腺癌的人群也會轉變為該病,所以不管是良性腫瘤還是大腸腺癌都要及時治療。

3、大多數直腸癌是在息肉的基礎上發生的,在正常人群中,息肉發生率為5%至10%,在45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息肉發生率為10%,直腸息肉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高。

什麼人容易得大腸癌?大腸癌應該怎麼辦?

有六類高危人群易患大腸癌:大腸癌高發區40歲以上有消化道癥狀,如便血、黏液便及腹痛者;有大腸癌病史者;有大腸癌癌前病變者,如大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血吸蟲病患者;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有大腸息肉家族史的直系親屬;有盆腔放療史者。

對於前面提到的高危人群,專家推薦從40歲起每3~5年接受1次大腸癌篩查;其中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建議儘早前往大的腫瘤中心就診;即使非高危人群也應從50歲起每5~10年進行1次大腸癌篩查。

最後,專家提醒,在平時生活中大家要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多了解一些疾病的常識,如果自己是屬於大腸癌的高危人群,那一定要引起注意,平時就應該定期進行體檢,積極鍛煉身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