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葉梅教授:潰瘍性結腸炎反反覆復老不好,怎麼辦?

第一期《炎症性腸病,被忽視的「綠色癌症」》節目一經播出,這個頂著「綠色癌症」之稱的疾病,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與好奇。我們已經知道炎症性腸病包括潰結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其中潰瘍性結腸炎最為常見,病情總是反反覆復,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期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消化內科葉梅教授,來重點講講潰瘍性結腸炎

1、潰瘍性結腸炎是什麼樣的疾病?主要有什麼癥狀?

葉教授:潰瘍性結腸炎是IBD(炎症性腸病)的一種,是慢性腸道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累及直腸和全結腸,有部分病人可能會累及到末端迴腸。最典型的癥狀是粘液膿血便,可伴有腹瀉和腹痛。

2、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都屬於炎症性腸病,很多癥狀非常類似,如何區分?

葉教授: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雖然都屬於炎症性腸病,但這兩個疾病各有特點,從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內鏡下表現、影像學以及病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別,某種程度上是兩個獨立的疾病。

3、有不少疾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癥狀比較類似,如胃腸神經官能症、慢性痢疾、腸結核等,好像都有腹痛腹瀉甚至便血的癥狀,腸梗阻這一癥狀在結直腸癌患者中也是有的,患者怎麼判斷自己患有潰瘍性結腸炎而不是其他疾病呢?

葉教授:從病人的癥狀方面我們是不能鑒別到底是致病菌(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微生物)引起的腸道感染,還是潰瘍性結腸炎、結直腸癌或腫瘤。最重要的一個檢查手段就是結腸鏡,通過腸鏡直接觀察腸道黏膜病變。腸癌相對比較簡單,一般內鏡下一看就知道,再通過病理就可以進一步確定。

一般我們診斷UC的時間是病程六周,六周時間可以把大多數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腸炎排除。我覺得最主要的檢查手段還是實驗室化驗檢查、腸鏡、病理和影像學來綜合判斷是潰瘍性結腸炎還是其他的腸道疾病。病友自己是無法判斷的,需要到醫院由專科醫生來判斷。

4、為什麼會得潰瘍性結腸炎?

葉教授:這是很多病友困惑的,我們在臨床上經常碰到病人說為什麼我會得這個病?和大家吃的東西一樣,為什麼我們家就我得了?其實潰瘍性結腸炎目前病因是不清楚的。病因不清楚的疾病從理論上是不可治癒的,只能控制。潰瘍性結腸炎目前認為它的病因還是跟遺傳易感性、腸道微生態失衡、免疫調節功能紊亂、環境等等這些因素有關。

5、潰瘍性結腸炎會引起很多併發症,具體有哪些常見的併發症?

葉教授:潰瘍性結腸炎最急性的併發症主要是大出血、穿孔,特別是中毒性巨結腸,這種併發症是需要馬上手術處理的。還有比較遠期的併發症,比如十五、二十年以上病程的病人,癌變的風險可能很高;特別是那種炎症控制不是很理想的病人,我們認為這種病人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明顯增高。這種病人需要密切監測,一旦考慮有癌變,可能需要手術處理。

6、這些併發症的主要危害是什麼?

葉教授:急性的併發症可能馬上就要急診手術,延誤治療的話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這也是危及UC病人生命的一個主要原因。另外就是結直腸癌,如果患病的時間比較長,沒有很好地控制炎症,又沒有監測,可能最後發展為結直腸癌,就會致命。

7、潰瘍性結腸炎目前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案呢?

葉教授:雖然我前面說了潰瘍性結腸炎不可治癒,但有很多藥物可以讓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5-氨基水楊酸。我們國家大多數病人屬於輕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5氨基水楊酸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讓病人始終處於疾病的緩解期,盡量加少複發,生活工作並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除了5氨基水楊酸,還有激素、免疫抑製劑和目前的生物製劑,另外糞菌移植目前也認為對潰結治療是有效的;除此之外,益生菌也可以作為一個輔助治療手段。

8、根據Nature期刊數據顯示,有15%的UC患者需要在確診後的20年內需要切除部分或者全部結腸。UC患者一般什麼情況下需要去做這個手術?

葉教授:一般來說主要就是急性併發症出現的時候,還有慢性併發症--癌變,如果一旦有癌變,或者取了活檢認為有高級別瘤變的情況下,可能我們就要建議病人手術。

9、這種手術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嗎?

葉教授:潰瘍性結腸炎的靶器官主要是直腸和全結腸,靶器官切除了從理論上來說疾病應該治癒了。但這可能只是一個狹義的治癒,廣義的來說手術過後可能會出現貯袋炎,貯袋炎可以認為是這個疾病的表現形式。此外可能還會有腸外的一些表現,例如皮膚、關節、眼、肝臟等這些器官的病變,出現腸外表現,這個疾病不能算治癒。

10、剛剛老師也提到益生菌可以作為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案,也得到不少臨床的認可,為什麼益生菌可以用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呢?

葉教授:疾病的治療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確病因,然後才能研發出很有效的治療方案。用益生菌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是基於對發病機制的認識。現在認為,腸道微生態失衡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就想通過益生菌去調節腸道微生態、糾正腸道微生態失衡的狀況,這對於腸道炎症的控制、調節免疫功能、增強腸黏膜屏障功能都是有幫助的。理論上如此,但遺憾的是目前益生菌在UC治療中還沒有非常高的地位,缺乏大規模數據和更多依據支持,只是說可能一些小規模的研究認為用益生菌對於潰結病人的病情有益。目前它只是一個輔助治療手段,我們一般不會把益生菌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案。

11、益生菌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輔助的治療方案,它搭配其他的治療方案可能會發揮更好的效果。目前市面上有單菌株和多菌株的益生菌,多菌株的益生菌會效果更好嗎?

葉教授:腸道菌群是非常多樣化的,理論上來說補充更多種屬的益生菌對腸道微生態失衡的調控肯定是更好的。但目前缺乏這種臨床研究來比較多聯益生菌與單聯益生菌的療效,是否多聯比單聯益生菌更好目前沒有臨床研究或者大數據支持。

12、貯袋炎可能是手術後很容易出現的一個併發症,那麼如何能避免?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案?

葉教授:貯袋炎確實是UC病人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有一個10年的隨訪調查,大概有50%的病人會發生貯袋炎,這個比例還是很高的。貯袋炎本身來說無法預防,它的主要病因並不清楚,目前認為跟遺傳易感、免疫調節異常、腸道微生態、失衡、本身疾病的複發、手術方式等很多因素相關;另外可能還考慮跟腸粘膜的缺血或者氧自由基的損害有關。關於治療,分為急性貯袋炎和慢性以及難治性貯袋炎,大多數急性貯袋炎的病人通過口服抗生素或者益生菌可以得到明顯改善,但是對於慢性或者難治性貯袋炎病人,就跟潰結治療差不多,除了抗生素之外,要考慮激素、免疫抑製劑甚至於生物製劑。

13、克羅恩病患者好像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UC患者需要補充營養嗎?

葉教授:確實是這樣,我們國家針對住院IBD患者的統計顯示,大概55%的病人都存在營養不良,所以IBD的病人營養不良的風險是很高的,相對來說CD營養不良的比例比UC更高一些,但是UC的病人也有很多會發生營養不良。這種病還是需要補充營養的,我們推薦最好是補充腸內營養製劑,其配比更合理,患者在平常的膳食中要盡量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魚蛋白等。有研究認為牛奶對IBD也是有好處的,但有個體差異,我有一個潰結病人,他就明顯覺得每次只要喝牛奶或吃奶製品就會複發。另外要盡量避免紅肉,包括那種加工類肉類、高脂肪的飲食、人造奶油等。

網友問題

1、潰瘍性結腸炎是越年輕越容易得嗎?

葉教授:潰瘍性結腸炎從流行病學調查的發病高峰是20~49歲,剛好就是青中年更多一些,但是它的發病主要還是跟遺傳易感、免疫調節失衡有關係。我們專科醫生如果看到便血的年輕人,病程六周,我們會把潰結放在第一位;如果是老年人血便,我們會把腫瘤放在第一位。所以它的發病年齡可能會有些區別,但不能說年輕人更容易得。

2、通過做提肛運動來治療UC,科學嗎?

葉教授:現在其實沒有依據證實提肛運動對UC是有幫助的。

3、是否夏秋季節更容易發病?

葉教授:目前沒有類似調查,至少我沒有看到相關的調查認為複發與季節相關,我認為可能是因為夏秋季節容易飲食不慎,複發可能還是跟飲食因素相關。

最後關於潰瘍性結腸炎,葉教授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潰瘍性結腸炎被叫做「綠色癌症」,認為是不可治癒的,給患者本人包括家庭都帶來很大的心理精神負擔。但是得了這個病也不要過於焦慮,隨著醫學科學發展,新葯在不斷的研發出來,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方法去控制這個疾病。同時一定要在正規醫院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規範化的診治,這個疾病可以控制得很好,你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此外我要提醒各位病友的是,這個疾病目前認為不可治癒,絕大多數患者應該終生治療,誘導緩解後應長期維持治療,不能隨便自行停葯。我相信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對這種疾病發病機制的不斷深入研究、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攻克這個疾病。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應該了解了普通腸炎和潰瘍性結腸炎的區別。夏天已經來臨,也是腸胃疾病高發的季節,各位朋友們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遵循清淡飲食、規律飲食、搭配飲食、清潔飲食、水分充足的飲食原則,讓腸胃舒舒服服過個夏天。當然如果出現腸道不適,還是應該立即就醫!

葉 梅 主任醫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後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老年消化協作組成員

武漢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委員兼秘書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炎症性腸病專家委員會常委

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炎症性腸病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委員

中華老年醫學老年營養與肌少症協作組成員

中華醫學會武漢老年學會常務理事

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面上項目、青年基金等評審專家

360健康工作人員與葉教授採訪現場合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