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話”前後左右都是什麽

在剛過去的周末,發生一場以微博為主戰場的刷流量大戰,這是一場可以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形容的網絡事件:一位年輕網友在豆瓣上提出了一個問題,“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麽差,為什麽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正是這句話,先是啟動了從來不屑於投票、刷量、製造人氣的周杰倫粉絲的反擊熱情,後又帶動大量中年網友加入,“周杰倫超話”“周杰倫粉絲被迫營業”等成功進入熱搜。

與此相關的微博閱讀量之高,參與度之廣,是驚人的,“周杰倫超話”不是非得爭個高低與你死我活的娛樂鬧劇,它的背後折射著諸多有關年齡、文化、數據以及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分歧與斷層,通過這起事件,可以得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觀察。

以大爺大媽的表情圖來代表自己的形象,以“夕陽紅粉絲團”來命名為周杰倫打榜的群體,三四十歲的周杰倫粉絲,通過誇大自己的年齡,來刻意拉開與蔡徐坤等流量明星粉絲年齡的差距。“半夜沒收孩子的手機”,這個調侃的說法,客觀也真實反映出兩代人的權力關係——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中年人,與尚且沒有自立能力的年輕人,就此擁有了一次短暫而清晰的界限感,周杰倫能否佔據超話第一名,成為中年群體彰顯自身存在感的符號與標誌。

無論在現實當中還是在虛擬的網絡社交媒體上,中年群體已經是名符其實“沉默的大多數”,心智的成熟也好,迫於生活壓力也好,中年人已經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去了解飯圈的遊戲,更別說參與了。但這不意味著中年群體的失語,他們需要一個合適的機會與得體的方式,來展示“沉默者的力量”,他們紛紛啟用塵封的微博账號,學習如何使用積分打榜,刻意誇大自身的蒼老以製造悲情……但這一切動作的指向都只有一個:世界暫時還是我們的,不是你們的。

對實力的尊重與捍衛,是促使周杰倫粉絲“抱團”的動力,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在逐漸被年輕人改變或重新定義,但究竟什麽是好的音樂、什麽樣的明星是優質偶像,乃至於流行文化究竟應該以怎樣的位置來影響公眾的生活?這些似乎都到了一個需要重新辯論、爭議、厘清的時候,周杰倫14張專輯、正版就達到數千萬的銷量、每張專輯都會有紅遍大江南北的代表作,以及他用作品為整個華語樂壇帶來的榮譽,都是眼下這些被數據堆積出來的明星所不能比擬的。周杰倫的粉絲可以在很短時間裡買空周杰倫演唱會的門票,卻掩飾不住自己所看重的一切被忽略甚至被掩埋所帶來的失落與沮喪,把根本沒開微博的周杰倫,推向超話排行榜的首位,因此就具備了“行為藝術”的特徵。

在周杰倫周日成功登頂超話第一名位置之後,誰都知道,社交媒體的秩序又會恢復原樣,“夕陽紅粉絲團”會繼續地沉默下去,但這場“行為藝術”還是有著它的獨特價值,首先它是一場溫和的、不乏娛樂色彩的反抗行動,是對長期以來不斷跑偏的娛樂觀的一次強力糾正。其次它是一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文化反擊,飯圈用不講理的方式建立了一個水潑不進的刷量規則,而從來不懂這些的網民則用“以暴製暴”的方式,將貌似無比繁複的刷量手段全面曝光。

虛假流量的弊端被批評多次,包括“流量黑產”這樣的說法,都未能真正撼動刷量產業的根基,這是因為,無論怎麽被曝光,流量造假都還是被掌握在一些機構、群體手中的“特權”,許多根本不關心流量造假或者出於利益目的慫恿造假的人,仍然會把流量當成主要的衡量標準。而這次參與人數眾多(且多數此前不知道流量造假過程)的刷量打榜行動,則可以視為對流量的一次“集體審判”,經此一役,流量造假再無秘密與神秘可言,流量造假產業鏈就此開始真正的斷裂也不是沒有可能。

諸多公眾人物的跟進,不是在助長這起網絡事件的狂歡色彩,而是帶來了反思元素,平和的語言表達,傳遞出的其實是內心不同的憂慮,懷念與抗拒,擔心與渴望,這些複雜情緒的交織,也是社會文化心態的真實呈現。

2019年07月23日 08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