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豎脊肌功能解剖

一、豎脊肌

1.概述

在起始的部位則主要是腱的結構。在腰部,豎脊肌較大,厚且多肉,往上分成三段,直至附著至脊椎骨和肋骨上,豎脊肌的尺度也會隨之漸漸變小

2.起止點

豎脊肌為脊柱後方的長肌,下起骶骨背面,上達枕骨後方,填於棘突與肋角之間的溝內

起止點

它以總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脊後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為三部:

外側為髂肋肌,止於肋角

中間為最長肌,止於橫突及其附近肋骨

內側為棘肌,止於棘突

副起點

豎脊肌的三部分,各肌還有一系列副起點發出的小肌束參與:

髂肋肌的副加小肌束起於髂脊、肋角和頸椎橫突

最長肌的小肌束起於骶骨、肋角和全部橫突

棘肌的小肌束起於胸椎和頸椎的棘突

3.功能

豎脊肌兩側同時收縮可使脊柱後伸,是維持人體直立姿勢的重要結構,故又名豎軀乾肌

一側豎脊肌收縮,可使軀乾向同側側屈

豎脊肌往上分為三段,分別為髂肋肌(外側柱)、最長肌(中柱)、棘肌(內側柱)

每一段肌肉由下而上可分別再分成三個部份:

外側柱:腰髂肋肌、胸髂肋肌、頸髂肋肌

腰髂肋肌:

胸髂肋肌:

1,下方,起自骶骨和髂骨

2,上方,至下6個肋骨的下緣

功能:伸展、側屈和旋轉腰椎,

頸髂肋肌:

1,下方,至上6個肋骨的上緣

2,上方,至中間掏椎的橫突

功能:伸展,和旋轉頸椎

中柱:胸最長肌、頸最長肌、頭最長肌

頭最長肌:

【起止點】

O:下3~4個頸關節突,上4~5個胸橫突

I:顳骨乳突後緣

【功能】:雙側收縮:豎直軀乾。單側收縮:使頭向同側旋轉

頸最長肌:

【起止點】

O:上4~5個胸橫突

I:C2~6橫突

【功能】:雙側收縮:豎直軀乾。單側收縮:使頭向同側旋轉

胸最長肌:

上方,至所有的胸椎橫突尖端和最後9個或10個肋骨的結節和角之間。

下方,至腰椎橫突。

【功能】:雙側收縮:豎直軀乾。單側收縮:使頭向同側旋轉

內側柱:背棘肌、頸棘肌、頭棘肌

頭棘肌:

【起止點】

O:上部6~7個胸,7頸棘突,4~6頸椎關節突

I:上下項線間的枕骨

【功能】:伸脊柱頸段

棘肌:

【起止點】

O:1~2胸,7頸棘突,項韌帶下部

I:C2/3`4棘突

【功能】:伸脊柱頸段

胸棘肌:

肌連接:上方,至中部和上部胸椎棘突。

下方,至上部腰椎和最下部2個胸椎的棘突。

功能:支撐和伸展脊柱。

二、重要圖示

1.頸棘間肌

解剖圖

側視圖、後視圖

頸棘間肌伸

2.橫突間肌

解剖圖

起止點

側視圖、後視圖

3.最長肌

起止點

側視圖、後視圖

最長肌伸

最長肌側屈

4.髂肋肌

起止點

側視圖、後視圖

髂肋肌伸

四、豎脊肌為什麼最容易受傷

1.重要性

我們站、坐、走、跑、彎腰等日常動作都需要動用到豎脊肌,所以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折磨著它

當我們在脊椎中立位時,豎脊肌和脊椎一樣,是處於一種穩定的生理曲度狀態。一旦我們身體處於脊椎非中立位時(如:含胸駝背等不良姿態),我們的豎脊肌就會立馬發揮它的作用

舉個例子:當我們重心偏向一側時,另一側的豎脊肌則會收縮來盡量維持軀乾穩定

在力量訓練中,豎脊肌必須擔負起穩定核心部位的作用。如果在訓練中,豎脊肌力量不夠或勞損,很容易導致脊椎受傷

建議在任何運動中注意保持脊柱中立位置,同時收緊腹肌,豎脊肌也會同時興奮起來,一同維持脊柱正直

2.為什麼最容易受傷

我們大部分時間脊椎都不是中立位的,所以基本上當你站著或坐著,健身時背部姿勢不正確,習慣性駝背,彎腰以及頭前伸,豎脊肌就必須持續用力,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肌肉勞損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附:針刀培訓計劃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