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怎樣走齣兒童癲癇認識誤區?兒童癲癇的6個誤區!

兩年後再查 患失神癲癇

一男童上課、吃飯時,會突然抽一下,兩年來一直被當成抽動症治療。病情不見好,家長帶他到兒童醫院就診,診斷後發現,男童患得不是抽動症,而是失神癲癇。兩年前,老師發現小剛上課經常點頭,看起來一副睡不醒的樣子,手裡的筆老是掉在地上。家長在家也發現,小剛吃飯的時候,會突然抽一下,筷子或者玩具拿在手裡也會突然掉下。經過腦電圖檢測和視頻觀察,醫生髮現小剛得的不是抽動症,而是失神癲癇。服藥一周左右,小剛的病情就緩解了,沒有再出現點頭等癥狀。

抽動症與癲癇的區別

抽動症和癲癇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疾病。癲癇俗稱羊癲瘋,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

由於癲癇小發作時也會出現面部肌肉抽動,也會出現把抽動症當癲癇治這種現象。兩者的區別在於:癲癇是因大腦皮層受到抑製,會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知覺恢復後患兒無法正確描述,多在夜間發作。

抽動症屬於運動神經問題,晚上沒事,絕對不會昏迷,也不倒地。到醫院做腦電圖檢查,抽動症孩子絕大多數正常,而癲癇兒童則會出現腦電圖異常。這是診斷區別的關鍵。

兒童癲癇的6個誤區

瀋陽六一兒童醫院兒科於福軍教授認為,在防治兒童癲癇上,家長必須糾正常見的幾個認識誤區。

誤區一,驚厥即為癲癇。很多父母以為,孩子驚厥發作就是得了癲癇,於是帶著孩子到處看病、尋偏方。實際上,據統計,約3.5%的人曾經有過一兩次驚厥發作,其中癲癇者僅佔0.5%.

誤區二,治療急於求成。不少家長希望短期治療就能除根,永不發作。這種期望本無可厚非,但目前的醫學技術不能達到這個要求。

誤區三,正規用藥會「變傻」.不少人以為,孩子進行藥物治療會「變傻」或「吃壞肝臟」.事實上,儘管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如果不予治療,就會使病情逐漸加重。

誤區四,用腦可加重病情。孩子一旦被診斷出患有癲癇,家人感覺從此低人一頭,並想方設法為孩子隱瞞病情。有的家長怕孩子上學用腦會促使癲癇發作,就讓孩子休學。其實,對於很大一部分癲癇患兒來說,用腦是不會促使癲癇發作的。

誤區五,得癲癇不能結婚生子。其實,癲癇是一種多因素引發的疾病,除非有家族遺傳史,只要注意預防,癲癇患兒長大後並非不能結婚生子。

誤區六,癲癇並非不可治。國內許多人對癲癇存在許多認識和診療上的誤區,認為癲癇是不治之症、遺傳性極大。實際上,若是及時給予正規抗癲癇診療,60%-70%患者的癲癇發作是可以完全控制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