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癲癇病的誤區有什麼?

誤區一:癲癇是「不治之症」,是不可治癒的。

國外大量研究表明,若正規抗癲癇治療,70%患者發作可以得到控制。 2/3病人經過2-5年治療可停葯,所以按現代觀點,癲癇並不是「不治之症」,大部分癲癇病人經過合理用藥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工作、學習、生活。目前20% 左右的癲癇為難治性癲癇,多屬於顳葉癲癇,用現有的藥物治療效果差,但這部分病人應用外科手術方法治療,效果非常滿意,大部分病人可治癒。

誤區二、患者抽搐就是癲癇,不抽搐就不是癲癇。

抽搐是癲癇的主要癥狀之一,但並不是所有的抽搐都是癲癇。其它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癔病性抽搐、低血鈣抽搐、低血糖抽搐、藥物遲發性運動障礙抽搐等均不屬癲癇病的範疇。癔病性抽搐常發生在青年女性,多有情感刺激史,可叫之不應、肢體抽搐,但病人神志清楚,安慰治療即可緩解;低血糖抽搐是糖尿病人在嘔吐、腹瀉或進食較少時仍服用大量降糖葯的情況下引起的,血糖多低於正常,低血糖糾正後抽搐癥狀即可緩解。因此抽搐不一定都是癲癇病所致。不能把抽搐與癲癇等同起來。反之,很多類型的癲癇並不出現抽搐,有的癲癇病人表現為大喊大叫、裸奔、隨地大小便、購物、夜遊等,這種類型的癲癇病人都被誤認為精神病而到精神病院就診。有一位中年女性病人,發病時即大喊大叫、胡言亂語,有時上桌子、爬窗檯,曾被診斷為精神病,家人和她都非常痛苦,最後診斷為顳葉癲癇,手術後未再出現發作。所以並不能說不抽搐就不是癲癇。

誤區三、抽搐動作大是大發作,動作小是小發作。

通常說的癲癇大發作即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小發作即失神發作,它們都屬全身性發作。大小發作並不是按抽搐動作幅度大小區分的。大發作有全身四肢的抽搐,而典型小發作,僅有短暫的(不超過1分鐘)的意識喪失,而沒有抽搐動作。門診經常遇到父母帶孩子來看病的,說近期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上課常走神,吃飯時摔碗筷等,檢查發現孩子智能、體能都正常,但通過過度換氣和腦電圖檢查,診斷為典型失神癲癇發作。這種類型的癲癇屬全身性癲癇,為良性癲癇,藥物治療效果非常好。臨床醫生要根據患者的病史,發病癥狀和腦電圖進行準確分型,合理選葯,才能收到較好療效。有些患者或家屬把全身大發作以外的其它形式的發作都認定是小發作,顯然是不正確的的。

誤區四、癲癇發作時,患者都有意識喪失。

絕大部分癲癲患者發作都伴有神志喪失。但有些類型的癲癇,如局限性發作,肌陣攣癲癇等病人發作時意識清楚。有的病人癲癇發作時出現一側口角、面部、肢體抽搐、麻木,有的病人發病時聽到馬蹄聲、蟬鳴聲或聞到芳香味、焦臭味等,這謝都屬於部分性發作,無意識喪失,但自己不能控制。所以,不能因為患者神志不喪失,就否認癲癇的診斷而貽誤治療。

誤區五、原發性癲癇與遺傳有關,而繼發性癲癇與遺傳無關

通過對癲癇病人及其有血緣關係親屬的大量調查發現,不僅原發性癲癇與遺傳有關,而且繼發性癲癇的直系親屬發病率遠比普通人群高。從臨床上分析,發生了腦外傷、患過腦炎、腦膜炎、有產傷窒息史的患者不一定都發生癲癇。因而說明,是否發生癲癇不僅取決於環境因素的強弱,而重要是決定於先天的遺傳因素。遺傳決定了一個人發生驚厥的「驚厥閾」值的高低,這種閾值越低越易發生癲癇。若環境因素的強度,超過了其驚厥閾值,就會發生癲癇。從而說明,不僅原發性癲癇,而且繼發性癲癇都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誤區六、癲癇具有遺傳性,癲癇病人不宜生育。

癲癇雖有遺傳性,但對下代的影響不是百分之百的。一般說來,癲癇病人的子女只有5%發生癲癇,因此癲癇病人是可以生育的。我國法律也未明令禁止癲癇病人生育。但從優生學的角度,癲癇病人最好避免與驚厥閾值低的人(包括癲癇病人和有高熱驚厥史者)結婚,癲癇病人應在病情穩定,基本控制發作後生育。癲癇病人受孕前應到有關專科門診進行顧問,患者及其丈夫應該知道服用抗癲癇葯的母親生的孩子發生畸形的幾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抗癇藥物僅僅是造成這種危險性的一個方面。母親的健康狀況也是重要因素。應該詳細了解家族中有無發生畸形的基因。告訴病人採取多種防護措施以使這種危險性下降。90%以上的服用抗癇葯的婦女生育的孩子是完全正常的。

誤區七、腦電圖正常,就不能診斷癲癇。

腦電圖檢查對於癲癇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是診斷癲癇必不可少的輔助檢查手段。據統計80%的癲癇病人腦電圖異常,而有5-20%左右的癲癇病人發作間歇期腦電圖檢查正常,還有一些腦電圖異常的人始終沒有癲癇發作。因此,臨床上不能因腦電圖正常就排除癲癇病的診斷,也不能因腦電圖異常就診斷癲癇。醫生必須結合病史和臨床發作表現,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確診斷。

誤區八、幾種抗癲癇葯合用,效果一定會比單一用藥好。

抗癲癇用藥原則之一就是主張單一用藥。近年研究發現絕大數癲癇病人在血葯濃度監測下,服用一種合適劑量的抗癇劑,可以滿意地控制發作,沒有必要同時服用多種抗癇劑。聯合用藥易導致慢性中毒,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藥效,增加毒副作用,並使發作變頻,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若單一用藥,不能控制發作時,應分析原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聯合用藥。添加wvyxk22,了解相關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