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季度電商業務增幅97%,沃爾瑪正面“叫板”亞馬遜?

“100塊錢3桶油,最後一天甩貨了!”

8月17日下午4點,北京市海澱區知春路的沃爾瑪大賣場正式關閉,結局了15年的營業時光。關店前兩三天,搶購特價商品、退購物卡的人頭攢動。

據美股研究社了解,今年以來沃爾瑪已在中國關閉了多家門市:4月14日,沃爾瑪南京秦淮店閉店;5月14日,沃爾瑪重慶九龍廣場店閉店;5月19日,沃爾瑪廣州番禺分店停業。美股研究社獲悉,海澱區知春路店成為沃爾瑪今年來在中國關閉的第6家門市。對於關店的原因,沃爾瑪官方三緘其口。

頻繁關店的背後,沃爾瑪究竟在打著什麽算盤?這是否預示著沃爾瑪正在考慮轉變其發展策略?“天命之年”之際的這家美國零售業巨頭,在互聯網新秀狂追堵截的全球場域內是否依舊能打?

帶著同樣的好奇,美股研究社試圖從沃爾瑪於8月18日(美東時間)美股盤前發布的2021財年Q2財報裡尋找答案。

美國營收穩健海外市場下滑,中國市場推小業態布局成效待檢驗

二季度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季度總營收為137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04億美元相比,同比增長5.6%,與上一季度的1346億美元相較,環比上漲2.3%。財報發布前,分析師預計1354.8億美元。

公開數據與普遍直覺相反。與疫情以來大多數人形成的思維定勢不同,沃爾瑪這家以線下零售賣場為主要營收渠道的企業,在疫情期間的營收竟然沒有因為人流量的減少而降低,反而季度總營收依舊保持了穩健的增長幅度。在眾多零售賣場紛紛破產的2020年,沃爾瑪這一季度營收數據表現還是相當亮眼的。

美股研究社認為,這可能與企業提供的產品性質有關。大型零售超市從需求類型上而言,屬於生活必需品,縱然疫情期間“社交禁令”會衝擊人們的出行次數和購物次數,但並不會因此降低人們對於生活必需消耗品的需求量

關於這一點,在財報數據中得以證實:二季度,美國本土淨銷售額為852億美元,同比增長2.8%。其中,美國本土實體店面銷售額增長9.3%,主要是受普通商品和食品銷售量增加所致,增速超過市場預期的5.73%。此外,山姆會員店(Sam’club)銷售額增長13.3%,會員人數增加超60%。

在財報中,沃爾瑪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顧客購物次數雖減少,但是單次購買量比以前多。第二季度,沃爾瑪每筆訂單的平均價格增加了28%,與此同時交易量減少14%。

(圖源:百度圖片)

雖然美國本土線下零售賣場銷售額依舊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但並不代表沃爾瑪因此可以高枕無憂。從財報數據來看:二季度海外市場的營收下降6.8%至272億美元。

今年以來,沃爾瑪在中國區的多家線下門市的接連關閉,這一現象似乎向市場傳遞出某些訊息。據一位零售領域業內人士表示:“為應對新零售時代的發展趨勢,小業態布局的社區點或成為沃爾瑪未來線下門市的重點擴展方向。”

2018年4月6日,沃爾瑪在中國深圳市開設了第一家社區點,迄今為止,沃爾瑪社區店在廣東地區的門市數量已經超過10家。社區店與傳統的大賣場形式相比,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能夠滿足某一個社區的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和訴求。社區店的面積控制在600—1000平米,根據區域內顧客的消費偏好,優化商品數量和種類,同時擴大陳列區優化購物體驗。

除此之外,由於社區店的規模較之傳統的大賣場規模更小,因而整體的經營成本和運營風險也會較低。在消費端不斷倒逼產業端創新升級和迭代的年代,沃爾瑪作為傳統零售商中的佼佼者,做出一些調整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沃爾瑪的社區店究竟為整體營收增長帶來的貢獻如何,二季度財報中並未具體提及。在零售企業紛紛布局小業態所帶來的激烈市場競爭情況下,沃爾瑪的社區店布局能取得怎樣的效果,目前下定論恐怕還太早,仍需時間來檢驗。

電商版塊數據搶眼,但利潤貢獻率仍較低

二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沃爾瑪電商業務增幅較大,其中,美國市場電子商務銷售額漲幅為97%,山姆俱樂部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了39%。

從沃爾瑪電商板塊的銷售數據而言,表現較為亮眼。在這其中,固然有疫情的推動作用,人們減少了去線下實體賣場的次數和頻率,轉而在線上渠道購買。

但從更長的時間來看,沃爾瑪布局電商業務早有時日,2016年當時的管理層就積極發展電商零售品銷售業務。從近六個季度的增長數據來看,沃爾瑪的電商業務增幅總體保持較為穩定的高速發展態勢。這也表明,沃爾瑪的電商業務已初具規模,走上了穩定發展的道路。

據悉,沃爾瑪的電商銷售采取的是“線上-線下聯動的模式”,即顧客在線上通過沃爾瑪官網下單,後在就近的線下的實體店取貨。

美股研究社認為,這種電商零售模式的好處在於——沒有切割線上和線下銷售渠道的聯繫,而是將二者協同起來發展,線上下單,線下取貨,既推動了線上電商的發展,又增加了線下實體店的銷售額。

但是,從更為實際的層面而言,沃爾瑪電商業務的增長對總利潤的貢獻卻不容樂觀。二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二季度的淨利潤為64.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6.1億美元上漲79.5%;而線上電商銷售對沃爾瑪美國市場的貢獻為4.0%,對其山姆會員店的貢獻為1.7%。由此可看出,電子銷售業務雖然在高速增長,但對沃爾瑪總營收的拉動作用甚小,線下實體賣場仍為其主要營收渠道。

這種電商業務銷售額強勁,但毛利率欠佳的局面已持續一段時間。財報中二季度毛利率為24.9%,從近六個季度的毛利率水準來看,沃爾瑪的毛利率表現整體呈現低迷,原因在於運輸成本和電商業務投資支出的增加。

除了在技術研發和配送業務上的持續投入,為與亞馬遜等電商平台進行競爭,沃爾瑪自身也不得不采取低價策略應對,電商渠道的利潤空間也因此遭到壓縮。換言之,電商業務的持續擴張,不可避免將拉低沃爾瑪整體的利潤率。這也是在二季度高速增長的電商業務數據背後,所應該看到的。

“探花”沃爾瑪晉升“榜眼”與“狀元”亞馬遜競爭日趨焦灼

這次受疫情影響,全球電商板塊整體利好。從二季度的營收增速來看,沃爾瑪跟亞馬遜在電商上的表現均不錯。只是就營收增速而言,沃爾瑪年複合增速僅有3%,遠不如競爭對手亞馬遜的29%亮眼。這次疫情雖加速了沃爾瑪跟亞馬遜的電商發展,但在另一個層面他們的火藥味也會更濃。

今年5月,沃爾瑪與Instacart達成合作,開始在美國境內的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克拉荷馬州的四個城市進行試點,提供雜貨商品的當日送貨服務。

得益於Prime會員資格和快速增長的自建物流網絡,亞馬遜能夠將其全食超市同Prime運輸優惠聯繫起來,允許其會員享受各種雜貨店購物折扣及免費送貨服務。

沃爾瑪和亞馬遜,在電商領域的競爭可以用“針尖對麥芒”來形容。一家是勢力雄厚的傳統零售業巨擘,另一邊是市值破兆美元的互聯網新貴。

今年6月,沃爾瑪公司在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份額首次超過了eBay,位列第二,僅次於亞馬遜。“探花”後來居上,超越了“榜眼”,準備與當朝“狀元”開展一場“撕逼大戰”!它的勝算有多大?

(圖源:百度圖片)

沃爾瑪電商業務負責人馬克·羅爾曾向管理層和董事會闡述這樣一個觀點:如果沃爾瑪想要與亞馬遜及其迅速發展的送貨服務展開激烈競爭,那麽每年都需要投入數十億美元在新型倉庫和物流建設上。

確實,目前亞馬遜在美國全境擁有約110個配送中心,而沃爾瑪大概只有20個。亞馬遜還通過與當地司機進行“Uber式”合作,向2000個特定地區的所有Prime會員免費提供兩小時內雜貨送達服務。無人倉儲、無人機送貨,也加入了亞馬遜“最後一公里配送”的豪華技術套餐。物流配送中心數量上的弱勢,也將會最終影響到商品配送效率,從而影響到客戶購物體驗。

不過,人們是否真的會因為配送效率棄沃爾瑪而擇亞馬遜,美股研究社認為這倒未必。不同於國內線上零售對線下實體賣場排山倒海式的擠壓,美國線下零售與線上零售更多的是分庭抗禮,甚至偶爾還能略佔上風。

零售分析公司First Insight分別於2017年12月、2018年9月和2019年9月對約1000人進行的三次消費者調查中,線上巨頭亞馬遜的消費者比例從80%一路將至40%,而商超巨頭沃爾瑪的購物比例則從47%增長到了55%。

為吸引更多客戶留存並為其提供高質服務體驗,沃爾瑪推出零售訂閱服務Walmart+,以每年98$的價格為其訂閱客戶提供當日送達和商品折扣服務。

而老對手亞馬遜的Prime的每年會員訂閱價格為119$,沃爾瑪在物流上尚不敵亞馬遜,但在會員費上,或許能吸引一部分對價格較為敏感的客戶,這對於亞馬遜而言恐怕也是一項威脅。

從電商產品選擇層面而言,調研公司Jumpshot跟蹤了來自全美500個不同電商零售商和平台的約1億件商品的網購情況,最終報告數據顯示:亞馬遜在電池、廚房和餐飲配件、家居裝修工具、高爾夫相關產品以及護膚品網購上均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尤其在利潤較高的護膚產品網購中,只有9%的市場份額流向了Target(塔吉特)、沃爾瑪等大型零售商,其余的通通都被亞馬遜收入囊中。

可以說,在商品選擇及銷售規模上,沃爾瑪在與亞馬遜的對戰中仍處下風。今年六月,美國電子商務市場上,亞馬遜以38%的市場份額雄踞榜首,而沃爾瑪的這一數字僅為5.8%。

沃爾瑪和亞馬遜的,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的競爭狀況恐怕還將持續。但美股研究社認為,沃爾瑪和亞馬遜其實是不同維度的公司——亞馬遜更多的似乎是一家具有“矽谷氣質”科技公司,最大的本體優勢還是技術創新。而與之相對的沃爾瑪其本質還是零售商,為人們提供最基礎的產品服務。

擁有11500家門市的沃爾瑪,和手握1.5億Prime會員的亞馬遜,將在風雲變幻的資本鬥獸場繼續鬥爭!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